硬質合金插銑刀具的切削性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714
【圖文】:
圖 1-2 葉輪圖片 圖 1-3 水輪機的水斗Fig.1-2 Integral impeller Fig.1-3 The pelton of turbine當前,刀具材料通常采用的是硬質合金及其涂層刀具,其擁有較高的韌抗彎強度,同時涂層部分的材料,耐高溫及耐磨損性能優(yōu)良,可以適用于齒進給量和較大切削速度的情況。刀具和刀片的幾何形狀在很大程度上決
逡堵?圖 1-2);水力發(fā)電中沖擊式水輪機關鍵部件水斗(圖1-3),在刀具大懸深和加工條件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極易發(fā)生振動,而插銑切削方式是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法,盡量大的金屬去除率是插銑的最終目標,其主要應用場合是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在反復插銑達到預定深度時,刀具不斷地縮回和復位以便于下一次插銑時可迅速地從重疊走刀處去除大量金屬,無論對于大金屬量切削加工,還是對具有復雜幾何形狀的航空零件的加工,插銑都將是優(yōu)先考慮的加工方式。因其性能良好,近年來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但是由于這種加工方式出現(xiàn)時間短,關于其切削性能部分的研究仍然處于初級階段。
圖 1-4 水斗處產生振紋 圖 1-5 刀片發(fā)生破損Fig.1-4 Produce ripples at the bucket Fig.1-5 Blade broke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小林;徐明剛;張振;;基于ANSYS/Workbench不同微織構刀具強度有限元分析(英文)[J];機床與液壓;2015年12期
2 劉文輝;張平;楊迅雷;唐昌平;;基于反求法的7055鋁合金Johnson-Cook本構模型研究[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15年04期
3 張紹武;孟憲立;任宏斌;冷建偉;;基于遺傳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插銑銑削力建模與分析[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4 曹瑞軍;林晨光;馬旭東;;WC-Co硬質合金磨損性能研究進展[J];硬質合金;2014年03期
5 翟元盛;張吉軍;胡靜姝;李玉甫;;基于遺傳算法工具箱的插銑切削力的預測模型[J];工具技術;2014年04期
6 王亮;李亮;戚寶運;;表面微坑織構刀具結構強度的有限元仿真[J];工具技術;2011年09期
7 李nI;陳五一;陳彩紅;;整體葉輪插銑粗加工算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0年08期
8 任軍學;劉博;姚倡鋒;石凱;梁永收;羅遠鋒;;TC11鈦合金插銑工藝切削參數(shù)選擇方法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10年05期
9 韓雄;劉強;;PH13-8Mo插銑銑削力建模與分析[J];航空制造技術;2010年05期
10 焦鋒;趙勇;李太平;;超聲硬切削45淬火鋼有限元分析[J];工具技術;2009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兵;高速切削材料變形及斷裂行為對切屑形成的影響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2 劉鵬;超硬刀具高速銑削鈦合金的基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黃長明;基于刀具—工件接觸摩擦特性的高溫合金熱切削加工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2 楊志平;拋光涂層硬質合金刀片加工不銹鋼的切削性能試驗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3 謝浚堯;基于切屑形態(tài)分析的鈦合金螺旋銑孔熱力耦合模型[D];浙江大學;2016年
4 武繼將;高速銑削鈦合金薄壁件切屑形成機理及刀具磨損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5 張燦銘;Si/Al復合材料溶滲組織及性能[D];南昌航空大學;2014年
6 柯志勇;熱管刀具切削加工的熱力耦合建模與測試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7 齊文國;插銑過程刀具性能模糊綜合評判[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518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75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