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切削加工技術及其重要應用領域淺析
【圖文】:
壓加載流量由10L/min調整151L/min。整個試驗過程中,被試發(fā)動機工作正常,液壓加載系統(tǒng)工作正常;在被試發(fā)動機最大爬升狀態(tài)下,液壓加載流量加至150L/min時,殼體回油溫度超過設定值后,系統(tǒng)故障燈亮,液壓加載自動卸載保護;當殼體回油溫度低于設定值后,故障燈滅,整個液壓加載系統(tǒng)工作正常。試驗曲線見圖8。圖8飛行臺液壓加載試驗圖9加載試驗過程中功率與流量曲線試驗過程中,空中試車員通過調整液壓加載控制面板上“功率設定”旋鈕來控制被試發(fā)動機。圖9給出了試驗過程中加載功率與流量的曲線。可看出:試驗過程中,加載控制系統(tǒng)可快速將空中試車員指令轉化為伺服控制電流,滿足被試發(fā)動機液壓加載試驗要求。6結論(1)采用電液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制飛行臺液壓加載系統(tǒng),實現飛行臺被試發(fā)動機試驗過程中,液壓加載無級可調的要求。(2)從試驗結果看,飛行臺液壓加載系統(tǒng)在被試發(fā)動機試驗過程中,可以按試驗要求模擬液壓功率提取,滿足系統(tǒng)設計指標要求。參考文獻:[1]江輝軍,安玉嬌,袁朝輝.飛機液壓系統(tǒng)流量壓力負載模擬[J].航空學報,2011,32(7):1357-1370.[2]宋曉軍,劉幫成.電液伺服閥測試臺液壓系統(tǒng)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1,39(12):47-48.[3]袁朝輝,馬科,江輝軍,等.某型飛機液壓能源系統(tǒng)原理驗證試驗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J].測控技術,,2010,29(6):48-53.[4]顏榮慶,李自光,賀尚紅.現代工程機械液壓與液力系統(tǒng)[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張玉蓮.液壓和氣動傳動與控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6]賈銘新.液壓傳動與控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1.(上接第180頁)[21]KOELSCHJamesR.High-speedMachining:AStrate
壓加載流量由10L/min調整151L/min。整個試驗過程中,被試發(fā)動機工作正常,液壓加載系統(tǒng)工作正常;在被試發(fā)動機最大爬升狀態(tài)下,液壓加載流量加至150L/min時,殼體回油溫度超過設定值后,系統(tǒng)故障燈亮,液壓加載自動卸載保護;當殼體回油溫度低于設定值后,故障燈滅,整個液壓加載系統(tǒng)工作正常。試驗曲線見圖8。圖8飛行臺液壓加載試驗圖9加載試驗過程中功率與流量曲線試驗過程中,空中試車員通過調整液壓加載控制面板上“功率設定”旋鈕來控制被試發(fā)動機。圖9給出了試驗過程中加載功率與流量的曲線?煽闯:試驗過程中,加載控制系統(tǒng)可快速將空中試車員指令轉化為伺服控制電流,滿足被試發(fā)動機液壓加載試驗要求。6結論(1)采用電液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制飛行臺液壓加載系統(tǒng),實現飛行臺被試發(fā)動機試驗過程中,液壓加載無級可調的要求。(2)從試驗結果看,飛行臺液壓加載系統(tǒng)在被試發(fā)動機試驗過程中,可以按試驗要求模擬液壓功率提取,滿足系統(tǒng)設計指標要求。參考文獻:[1]江輝軍,安玉嬌,袁朝輝.飛機液壓系統(tǒng)流量壓力負載模擬[J].航空學報,2011,32(7):1357-1370.[2]宋曉軍,劉幫成.電液伺服閥測試臺液壓系統(tǒng)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1,39(12):47-48.[3]袁朝輝,馬科,江輝軍,等.某型飛機液壓能源系統(tǒng)原理驗證試驗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J].測控技術,2010,29(6):48-53.[4]顏榮慶,李自光,賀尚紅.現代工程機械液壓與液力系統(tǒng)[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張玉蓮.液壓和氣動傳動與控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6]賈銘新.液壓傳動與控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1.(上接第180頁)[21]KOELSCHJamesR.High-speedMachining:AStrate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彥學,高鋒;我國高速加工技術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工具技術;2002年01期
2 喬陽;艾興;趙軍;劉戰(zhàn)強;;高溫合金高速加工技術及刀具材料研究[J];工具技術;2010年06期
3 劉益萍;;高速加工技術在模具加工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2年17期
4 趙立;劉迎春;;高速加工技術在加工旋翼夾頭中的應用[J];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5 周文;;高速切削技術在薄壁零件加工中的應用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1年12期
6 郭微;李學飛;;高速切削加工的排屑[J];機電產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11年04期
7 KKB Hon;BT Hang Tuah Baharudin;;The Impact of High Speed Machining on Computing and Autom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2006年01期
8 康文利;周學輝;;基于CAXA的鋁合金薄壁件高速加工應用[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0年07期
9 潘傳藝;;高速加工技術及其潤滑[J];模具制造;2011年08期
10 周樹義;;高速加工技術在汽車模具開發(fā)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0年Z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貴根;薛世峰;仝興華;戴蘭宏;;高速切削TiAl6V4溫度和切削力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J];工具技術;2011年08期
2 馬曉云,林建平;淬硬模具鋼SKD61的高速銑削加工研究[J];機械工程材料;2004年06期
3 楊軍;陳鳴;陳云;劉洪;李發(fā)強;謝勇;;高速成型車削鎳基合金Inconel718的建模和有限元分析[J];工具技術;2012年07期
4 金狂浩;陳康華;祝昌軍;王云志;劉敏;王社權;;硬質合金基體對涂層刀具高速切削鎳基高溫合金切削性能的影響[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12年04期
5 揭文愷;王貴成;陳建;;高速主軸/刀柄接口聯結特性[J];工具技術;2014年02期
6 曹文娟;;普通銑床銑削軸上鍵槽工藝的探討[J];電子制作;2014年07期
7 謝大葉;張震;安衛(wèi)星;;航空復雜模鍛件的高速加工技術[J];工具技術;2015年01期
8 頡龍;趙興龍;朱巖;劉文義;徐敏;;AHP10V粉末冶金工具鋼切削試驗與分析[J];工具技術;2015年01期
9 王雅;;基于STEP的高速銑削斜向進刀分析研究[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10 范夢吾,張伯霖,郭軍,李志英;兩種電主軸熱態(tài)特性的比較分析[J];航空制造技術;2004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新;祁有麗;魯倩;;汽車變速器殼體高速切削加工技術及油液選擇[A];第三屆全國金屬加工潤滑技術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1年
2 安衛(wèi)星;謝大葉;;航空長梁類薄壁零件高效加工應用技術研究[A];探索 創(chuàng)新 交流——第五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第5集)[C];2012年
3 王雅;;基于STEP的高速銑削斜向進刀分析研究[A];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設計與傳動專業(yè)委員會暨武漢市機械設計與傳動學會第18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新玉;鎳基合金Inconel 718高速切削刀具磨損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萬熠;高速銑削航空鋁合金刀具失效機理及刀具壽命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阮景奎;汽車覆蓋件模具高速切削加工過程的數值模擬與關鍵工藝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徐進;硬質合金涂層刀具(CN35)高速車削淬硬鋼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4年
5 姜彬;高速面銑刀切削穩(wěn)定性及其結構化設計方法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6 許鴻昊;拉伸裝夾高速銑削鈦合金的疲勞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7 馬丙輝;基于熱管傳熱的液體靜壓電主軸熱態(tài)性能及相關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8 邵芳;難加工材料切削刀具磨損的熱力學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張宗陽;基于最小表面磨損率的刀具磨損及加工表面層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崔曉斌;高速斷續(xù)切削淬硬鋼刀具失效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淼;納米氮化硼的控制合成及其相變過程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曾寶平;小直徑銑刀高速加工淬硬鋼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3 范夢吾;高速電主軸熱變形的有限元分析[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4年
4 胡家國;銑削力及銑削表面微觀形貌分維數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5 劉文芝;NAK80材料高速銑削機理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6 李德普;CAD/CAM技術及在大連機車廠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7 胡科峰;高速高精運動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吳昊;數控機床性能仿真系統(tǒng)方案研究與實現[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熊小青;鋁合金消失模模具材質及其快速制造工藝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10 王雅;HSM銑刀優(yōu)化分析及系統(tǒng)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福生;先進制造技術進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臧小俊;徐鋒;張柳;;銑削加工中切削參數對切削力的影響[J];電子機械工程;2011年03期
3 王寶友,崔麗華,黃傳真,艾興;陶瓷刀具的發(fā)展與應用[J];工具技術;2001年01期
4 梁彥學,高鋒;我國高速加工技術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工具技術;2002年01期
5 劉戰(zhàn)強,王兆輝,劉逢時;先進切削加工技術綜述[J];工具技術;2003年05期
6 吳衛(wèi)國;王貴成;馬利杰;沈春根;;高速加工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研究進展[J];工具技術;2007年10期
7 李鵬南;張厚安;張永忠;胡忠舉;;高速切削刀具材料及其與工件匹配研究[J];工具技術;2008年06期
8 宋新玉;趙軍;;加工In718時硬質合金涂層刀具的磨損機理[J];工具技術;2008年07期
9 謝國如;張福豹;;氮化硅陶瓷刀具在超硬材料加工中的應用[J];工具技術;2008年11期
10 周正干,王美清,李和平,鄔學禮,崔在成;高速加工的核心技術和方法[J];航空制造技術;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萃;紀義國;;高速切削加工中新型智能刀柄單元的設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2 楊靜;鄒必尚;;數控高速切削加工技術應用的探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2年21期
3 劉志剛;;淺談高速切削加工在機械制造刀具中運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年30期
4 李學飛;郭微;;高速切削加工的應用[J];機電產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13年06期
5 楊祖孝;高速切削加工及其關鍵技術[J];新技術新工藝;2000年02期
6 姜軍生,楊祖孝;高速切削加工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機械工程師;2001年10期
7 楊祖孝;高速切削加工工具技術研究[J];現代制造工程;2002年12期
8 徐林紅 ,盧紅 ,鄒華;淺論高速切削加工的實現條件[J];現代機械;2002年04期
9 孫利;高速切削加工關鍵技術現狀與發(fā)展[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2年04期
10 ;萊茵化學信箱[J];石油商技;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楊曉光;;高速切削加工中工藝系統(tǒng)熱平衡變化對質量的影響[A];探索 創(chuàng)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C];2010年
2 張沖;汪方寶;李滬曾;;高速切削加工技術應用研究[A];全國先進制造技術高層論壇暨制造業(yè)自動化、信息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劉新;祁有麗;魯倩;;汽車變速器殼體高速切削加工技術及油液選擇[A];第三屆全國金屬加工潤滑技術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1年
4 袁軍堂;程寓;胡小秋;;特種防護橡膠內襯的高速切削加工技術[A];特種加工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袁軍堂;程寓;胡小秋;;特種防護橡膠內襯的高速切削加工技術[A];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阮景奎;柯映林;董輝躍;楊勇;;汽車覆蓋件模具鉬鉻鑄鐵高速切削加工的有限元模擬[A];2006年湖北省博士論壇——先進制造技術與制造裝備論文集[C];2006年
7 楊曉光;;航空發(fā)動機零件的高速切削加工[A];探索 創(chuàng)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C];2010年
8 張曉兵;S.V.Subramanian;;鋼高速切削加工中刀具損壞機理及新一代自潤滑易切削鋼[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9 許會妍;張偉;姚明輝;何漫麗;;高速銑床切削再生顫振的非線性動力學分析[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阮景奎;汽車覆蓋件模具高速切削加工過程的數值模擬與關鍵工藝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明;數控高速切削加工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鄧小野;鈦合金高速切削加工機理的仿真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2年
3 黃美霞;虛擬高速切削加工仿真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10年
4 劉慶濤;鋁合金高速切削加工機理的仿真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2年
5 楊輝;高速加工機床進給驅動系統(tǒng)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孔虎星;鈦合金高速正交切削過程的數值模擬及熱力學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7 趙劉根;基于SPA技術的高速切削加工參數優(yōu)化與應用的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
8 王威;高速切削加工高溫鎳基合金GH4169的切削力和切削熱的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0年
9 詹陽烈;型腔高速切削加工的刀具軌跡規(guī)劃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10 袁崇輝;高溫合金GH4169高速切削加工的有限元模擬與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624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56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