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磨損仿真的研究進展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ool wear simulation in cutting process, discusses several common methods for predicting tool wear, and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powerful numerical analysis abili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ool wear predicti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predict the tool wear is expounded,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odel of tool wear rate and the discrete technique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ol wear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作者單位】: 安徽工業(yè)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5003,50775115) 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201410360031)
【分類號】:TG50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燕;楊樹寶;傅玉燦;徐九華;蘇宏華;;鈦合金TC4高速切削刀具磨損的有限元仿真[J];航空學報;2013年0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曉琴;鈦合金Ti6Al4V高效切削刀具摩擦磨損特性及刀具壽命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迎春;林琪;龐繼有;劉戰(zhàn)強;;切削用量對立銑加工鈦合金Ti6Al4V切削力和切削溫度影響規(guī)律的有限元仿真研究[J];工具技術(shù);2012年10期
2 秦國華;易鑫;李怡冉;謝文斌;;刀具磨損的自動檢測及檢測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14年12期
3 何寶;鄧子龍;高興軍;;鈦合金TC4的切削溫度場分析及刀具磨損研究[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4 鄭敏利;范依航;;高速切削典型難加工材料刀具摩擦與磨損機理研究現(xiàn)狀[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5 李靈光;王愛民;王小龍;;基于力-熱耦合的三面刃銑刀三維銑削仿真分析[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4年16期
6 付杰;王伏林;楊旭靜;朱克憶;;考慮材料損傷演化的鈦合金切削過程仿真及試驗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shù);2014年08期
7 楊升;董瓊;彭芳瑜;林森;閆蓉;;超高強度鋼立銑工件溫度分析及對加工表面質(zhì)量的影響[J];航空學報;2015年05期
8 趙威;王盛璋;李亮;楊吟飛;;面向鈦合金結(jié)構(gòu)件的銑削刀具性能評價[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9期
9 韓冰;姜增輝;劉朋和;;切削速度對車削TC4鈦合金硬質(zhì)合金刀具磨損的影響[J];沈陽理工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10 楊蕊;薛國彬;鄭清春;胡亞輝;;切削鈦合金刀具后刀面滑動接觸過程的應力分析[J];潤滑與密封;2015年08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宋新玉;鎳基合金Inconel 718高速切削刀具磨損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范依航;高效切削鈦合金Ti6Al4V刀具磨損特性及切削性能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3 張為;高速切削鈦合金薄壁件表面完整性及型面變形預測[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4 張宗陽;基于最小表面磨損率的刀具磨損及加工表面層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楊樹寶;置氫鈦合金高效切削仿真及刀具磨損預測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楊釩;水蒸汽冷卻潤滑時Al_2O_3基陶瓷刀具切削和磨損特性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7 劉麗娟;鈦合金Ti-6A1-4V修正本構(gòu)模型在高速銑削中的應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8 孫玉晶;鈦合金銑削加工過程參量建模及刀具磨損狀態(tài)預測[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建林;具有微結(jié)構(gòu)功能表面的刀具及車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羅漢兵;鈦合金高速銑削刀具失效及加工表面質(zhì)量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徐濤;航空用鈦合金結(jié)構(gòu)件精密銑削參數(shù)優(yōu)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王遠濤;鋁包清洗機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林琪;刀具和切削參數(shù)對Ti6AI4V立銑加工影響的仿真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王琳琳;硬質(zhì)合金刀具切削鈦合金刀具磨損機理的試驗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3年
7 代寶林;整體CBN刀具切削鈦合金機理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3年
8 付杰;難加工金屬材料切削加工過程物理仿真與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9 李馳明;數(shù)控刀具信息智能化傳輸系統(tǒng)[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10 喬帥;超硬刀具車削高溫合金過程熱力耦合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章燕;研究切削過程的新方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1989年02期
2 趙永慶,魏建峰,高占軍,李月璐,吳歡,劉彩利,馮亮,常輝;鈦合金的應用和低成本制造技術(shù)[J];材料導報;2003年04期
3 M.A.Meyers;;Deformation,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in the Shear Bands Induced by High-Strain Rate Loading in Titanium and Its Alloy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6年06期
4 史廷春,陳森燦;TC_4鈦合金高溫鍛造本構(gòu)模型的實驗研究[J];鍛壓技術(shù);1999年03期
5 許春停;張沖;;高速銑削時銑削力的研究[J];電子機械工程;2009年01期
6 李益鋒;;二維金屬切削的熱力耦合模型及數(shù)值模擬[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7 劉戰(zhàn)強,黃傳真,萬熠,艾興;切削溫度測量方法綜述[J];工具技術(shù);2002年03期
8 付秀麗;艾興;張松;潘永智;;航空整體結(jié)構(gòu)件的高速切削加工[J];工具技術(shù);2006年03期
9 韓滿林;李一民;趙威;;高速切削Ti6Al4V鈦合金時切削溫度的試驗研究[J];工具技術(shù);2008年06期
10 李一民;韓滿林;趙威;;硬質(zhì)合金刀具高速切削Ti6Al4V合金時擴散磨損的數(shù)值模擬[J];工具技術(shù);2008年0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素玉;高速銑削加工表面質(zhì)量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萬熠;高速銑削航空鋁合金刀具失效機理及刀具壽命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平;淺談刀具磨損與刀具的使用壽命[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李國富;;刀具材料的合理選擇[J];科技資訊;2006年16期
3 單清亮;;論未來刀具材料的發(fā)展方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23期
4 ;刀具材料發(fā)展簡史[J];超硬材料工程;2009年01期
5 ;擴、鉸聯(lián)合刀具[J];機床與工具;1956年18期
6 朱世和,高東;刀具配置的逐層優(yōu)化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1995年S1期
7 朱世和,高東;實現(xiàn)刀具優(yōu)化配置的方法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shù);1995年04期
8 趙秋榮;不同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與評價[J];華北工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9 袁人煒,陳明;高速切削加工中刀具材料的選用[J];機械工程師;2000年02期
10 白保良;鈦合金的車削刀具[J];鈦工業(yè)進展;200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道宇;李炳新;;中國刀具歷史發(fā)展簡論[A];九省二區(qū)第三屆泛珠三角先進制造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李友生;鄧建新;石磊;;加工鈦合金刀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研究[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張慶;;刀具材料的應用和發(fā)展[A];第十五屆華東地區(qū)熱處理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熱處理年會三十周年紀念活動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閆利平;;淺析刀具磨損[A];第十五屆全國汽車檢測技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戰(zhàn)強;王遵彤;萬熠;艾興;;基于實例推理的刀具材料選擇系統(tǒng)的研究[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鄧建新;曹同坤;艾興;;自潤滑刀具的設計及其減摩機理研究[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張曉饒;梁鑫;;提高油田井下鉆銑刀具效率及壽命的研究[A];2010全國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技術(shù)(廣州)高峰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8 黃傳真;徐立強;王隨蓮;劉增文;;金屬陶瓷刀具材料晶粒生長模型[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戚正風;任瑞銘;;國內(nèi)外刀具材料發(fā)展現(xiàn)狀[A];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10 韓建華;宦鴻信;劉植群;;刀具鍍膜的進展與對策[A];上海市真空學會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峰;國產(chǎn)刀具要在高和專上下功夫[N];消費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楊明;龍頭企業(yè)喪失話語權(quán) 刀具行業(yè)誰主沉。縖N];中國工業(yè)報;2005年
3 ;高效刀具:現(xiàn)代制造的另一個話語權(quán)[N];機電商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楊紅英;面對金融危機 國產(chǎn)刀具行業(yè)應看到機遇[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賀延芳;“洋刀”搶灘,刀具大國如何鍛造中國“寶刀”?[N];中國知識產(chǎn)權(quán)報;2012年
6 劉戰(zhàn)強 作者系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刀具人才[N];機電商報;2005年
7 林朝平;應大力推廣綠色刀具[N];中國工業(yè)報;2003年
8 張麗娜;洋刀霍霍中國刀企還要磨刀幾回?[N];消費日報;2006年
9 炳楨;加快刀具關(guān)鍵技術(shù)的開發(fā)應用[N];中國工業(yè)報;2003年
10 太原東山煤礦有限責任公司 王志榮;自潤滑刀具材料研究[N];山西科技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欣;表面微織構(gòu)WC-10Ni_3Al刀具切削Ti6Al4V的磨損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高宏力;切削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的智能監(jiān)測技術(sh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3 王蘇安;面向全壽命周期管理的刀具直接標識與信息追蹤技術(shù)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宋文龍;微池自潤滑刀具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王立輝;全斷面巖石掘進機刀具磨損狀態(tài)的分析與識別[D];天津大學;2012年
6 陳侃;基于多模型決策融合的刀具磨損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7 張輝;硬脆刀具材料的高溫摩擦磨損特性及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劉敏;等離子表面改性技術(shù)在刀具材料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2年
9 陳洪濤;基于多參量信息融合的刀具磨損狀態(tài)識別及預測技術(sh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10 孫玉晶;鈦合金銑削加工過程參量建模及刀具磨損狀態(tài)預測[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詠平;基于跨尺度的切削鈦合金刀具磨損機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2 錢德成;基于MES的刀具選擇優(yōu)化及管理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江南大學;2015年
3 崔洪胤;微織構(gòu)刀具骨切削過程的仿真和試驗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4 于東民;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紙蜂窩板銑削實驗研究[D];集美大學;2015年
5 王文凱;軸向車銑鈦合金刀具磨損機理的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6 黃亮;模具鋼金剛石切削時冷卻潤滑條件對刀具磨損影響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彭鑫榮;刀具材料及切削參數(shù)對木材切削表面質(zhì)量影響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8 祁瑞廣;發(fā)動機用刀具鈍化機的研發(fā)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8年
9 張玉芝;基于多智能體的刀具調(diào)度系統(tǒng)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曹麗欣;面向敏捷制造單元的刀具信息跟蹤系統(tǒng)[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462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44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