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電載荷作用下溫度對微焊點界面擴散的影響(英文)

發(fā)布時間:2018-10-20 17:20
【摘要】:以Cu/SAC305/Cu為研究對象,研究溫度對電遷移過程中界面金屬間化合物(IMC)生長及Cu焊盤消耗的影響。試驗過程中加載的電流密度為0.76×104 A/cm2,試驗溫度分別為100、140、160和180°C。分別建立焊點陰極Cu焊盤消耗及陽極界面IMC厚度的本構(gòu)方程。在電遷移過程中,焊點陰極Cu焊盤消耗量與加載時間呈線性關(guān)系,Cu焊盤消耗速率與試樣溫度呈拋物線關(guān)系。陽極界面IMC厚度與加載時間的平方根呈線性關(guān)系,且界面IMC的生長速率與試樣溫度呈拋物線關(guān)系。在電遷移過程中,陽極界面IMC生長與陰極Cu焊盤消耗有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這是由于電流作用下焊點體釬料內(nèi)形成了大量的IMC。
[Abstract]: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u pad during electromigration was studied by Cu/SAC305/Cu. The loading current density is 0.76 脳 104A / cm ~ 2 and the test temperature is 100140160 擄C and 180 擄C, respectively.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Cu pad consumption and IMC thickness at the anode interface we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During electromigration, the Cu pad consumption of solder joint cathode i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loading time, and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Cu pad is parabola with the sample temperature. The thickness of IMC at the anode interface i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square root of the loading time,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interface IMC is parabola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 During electromigration, the growth of IMC at the anode interfa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the cathode Cu pad, which i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IMC. in the solder under the action of current.
【作者單位】: 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Project(51174069)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分類號】:TG45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姚健;衛(wèi)國強;石永華;谷豐;;電遷移極性效應及其對Sn-3.0Ag-0.5Cu無鉛焊點拉伸性能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1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Niwat Mookam;Kannachai Kanlayasiri;;Evolution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between Sn-0.3Ag-0.7Cu Low-silver Lead-free Solder and Cu Substrate during Thermal Aging[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01期

2 李毅;趙修臣;劉穎;李洪洋;;Effect of pad geometry on current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n solder bump joint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年02期

3 M.L.Huang;Z.J.Zhang;H.T.Ma;L.D.Chen;;Different Diffusion Behavior of Cu and Ni Undergoing Liquidesolid Electromigration[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12期

4 李雪梅;孫鳳蓮;劉洋;張浩;辛瞳;;電-熱耦合作用下Cu/SAC305/Cu中IMC的生長及元素擴散[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4年12期

5 劉培生;楊龍龍;盧穎;劉亞鴻;;倒裝芯片互連結(jié)構(gòu)中電流聚集研究[J];電子元件與材料;2015年03期

6 趙元虎;張元祥;許楊劍;梁利華;;Sn0.7Cu無鉛焊點的電遷移失效模擬及優(yōu)化分析[J];電子元件與材料;2015年04期

7 安彤;秦飛;王曉亮;;焊錫接點IMC層微結(jié)構(gòu)演化與力學行為[J];金屬學報;2013年09期

8 李偉;陳海燕;揭曉華;張海燕;郭黎;;等溫時效對SnX5.0Cu1.5Ni/Cu界面層組織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3年10期

9 羅亮亮;孫鳳蓮;朱艷;;微連接Cu/SAC305/Cu界面元素擴散與幾何尺寸效應[J];焊接學報;2013年12期

10 許媛媛;閆焉服;李帥;葛營;;循環(huán)周期對Sn3.0Ag0.5Cu/Cu釬焊接頭界面化合物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蔡幸j:;李俊德;林欣蓉;儕gqo";;高性能Ag-4Pd合金}跂麗w移破X捫芯縖A];2014海峽兩岸破壞科學與材料試驗學術(shù)會議暨第十二屆破壞科學研討會/第十屆全國MTS材料試驗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田野;倒裝芯片與OSP銅焊盤組裝焊點的界面反應及可靠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唐宇;焊料納米改性對無鉛焊點界面反應及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3 楊明;錫基釬料與多晶銅焊盤界面反應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田野;倒裝芯片與OSP銅焊盤組裝焊點的界面反應及可靠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岳武;結(jié)構(gòu)和組織不均勻性對無鉛微焊點電遷移行為影響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6 韋小鳳;電子封裝用AuSn20共晶焊料的制備及其相關(guān)基礎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7 安彤;焊錫接點金屬間化合物(IMC)微結(jié)構(gòu)演化與微觀—宏觀力學行為關(guān)系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秦紅波;無鉛微互連焊點力學性能及疲勞與電遷移行為的尺寸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魯濰;無鉛焊球界面反應的體積效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鄒建;微焊點界面的柯肯達爾孔洞生長及其抑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曾靖波;微小高度Ni/Sn3.0Ag0.5Cu/Ni線形焊點顯微組織演化及力學行為的尺寸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4 廖俊;微電子器件中的應力分析及改善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5 王凱;無鉛軟釬料焊點界面Cu_6Sn_5相的電遷移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李其海;電場作用下SiC陶瓷與Ti擴散連接工藝及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王寧;三維封裝芯片Cu-In體系固液互擴散低溫鍵合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秦敬凱;微互連焊點電遷移失效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王立全;時效條件下微焊點的界面形貌變化及其對性能影響的仿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羅亮亮;微連接Cu/SAC305/Cu界面擴散動力學與幾何尺寸關(guān)聯(lián)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刁慧;王春青;趙振清;田艷紅;孔令超;;SnCu釬料鍍層與Cu/Ni鍍層釬焊接頭的界面反應[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7年03期

2 王要利;張柯柯;韓麗娟;溫洪洪;;Sn-2.5Ag-0.7Cu(0.1RE)/Cu焊點界面區(qū)微觀組織與Cu_6Sn_5的生長動力學[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9年04期

,

本文編號:228385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28385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7e4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