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2009年
本文關鍵詞:汽車發(fā)動機缸孔珩磨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2009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2009年
缸蓋螺栓預緊力對機體缸孔變形影響的研究
徐玉梁 祖炳鋒 付光琦 劉捷 康秀玲 杜建秋 叢玉堃
【摘要】:以493車用柴油機為研究對象,建立了研究缸孔變形的整體接觸關系模型,提出了缸蓋墊的非線性組合模型及缸套圓環(huán)模型,為整體接觸模型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提供了保障。對缸孔在缸蓋螺栓預緊力下的變形進行數(shù)值模擬,并在相同狀態(tài)下進行靜態(tài)測量,既獲得了缸孔變形的全面信息,為優(yōu)化結構設計提供依據(jù),同時對模型和邊界條件進行了標定和驗證,為進一步進行發(fā)動機在實際工作狀況下缸孔變形的多場耦合模擬分析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
【分類號】:U464.172
【正文快照】:
Research on Cylinder Bore Deformation under Cylinder-head Bolt Screw Pre-momentXu Yuliang,Zu Bingfeng,Fu Guangqi,Liu Jie,Kang Xiuling,Du Jiangqiu,Cong YukunTianj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Tianjin University弓| _車用柴油機機體缸孔變形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尹琪,卓斌,鄔靜川;車用柴油機降低機油耗減少顆粒排放研究動態(tài)[J];車用發(fā)動機;1996年01期
2 王娜,李同勇,沈瑞琪;三維多接觸復雜非線性問題的分析與研究[J];機械;2004年02期
3 曾金玲,李康,蔣文虎;采用模擬缸蓋時發(fā)動機缸筒變形的仿真分析[J];汽車技術;2005年01期
4 石秀勇;李國祥;胡玉平;;基于接觸分析的氣缸蓋/氣缸套密封性能研究[J];潤滑與密封;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平學成;楊延功;;有限元分析復合層板在力載荷下的自由邊應力[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2 寇海磊;張明義;白曉宇;趙英群;;新型壓擴多支盤灌注樁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3 徐百龍,郭英男,譚滿志,劉金山,姜立永;利用排氣再循環(huán)降低輕型車NO_x排氣污染物[J];兵工學報(坦克裝甲車與發(fā)動機分冊);2000年03期
4 王長宇,黃英,葛蘊珊,張付軍,郝利君,孫業(yè)保;汽車排放法規(guī)的發(fā)展歷程和技術對策[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0年04期
5 譚建偉;葛蘊珊;李文祥;張世鷹;;非道路用柴油機與車用重型柴油機排放標準相關性研究[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5年04期
6 高呂和,胡定軍;汽車尾氣的催化凈化技術研究[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張雄;李孟良;喬維高;;汽車排放污染物測試的發(fā)展方向——車載排放測試[J];北京汽車;2006年06期
8 秦敬哲;王天友;;稀薄燃燒汽油機NO_x排放后處理研究進展[J];北京汽車;2007年05期
9 張媛,傅程;蜂窩紙板的靜態(tài)特性研究[J];包裝工程;2005年03期
10 朱發(fā)新;林少芬;陳躍坡;;船舶柴油機曲軸的模態(tài)分析[J];船舶工程;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浩;陳光明;;動柱式數(shù)控龍門雙主軸鉆床橫梁結構的動態(tài)特性分析[A];第七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暨2011全國計算機輔助工程(CAE)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海宏;龍連春;;風電葉片的模態(tài)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陳士力;;汽車排氣催化轉化器技術及應用[A];成都市汽車工程學會第四屆理事會議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4 李浩;陳光明;;動柱式數(shù)控龍門雙主軸鉆床橫梁結構的動態(tài)特性分析[A];全國先進制造技術高層論壇暨第十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孫冬梅;;機動車尾氣污染狀況及其控制技術[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8年
6 殷亮;;降低車用柴油機有害排放物的試驗研究[A];第三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省汽學會理事會議資料[C];2006年
7 殷亮;;降低車用柴油機有害排放物的試驗研究[A];第三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姚春德;吉慶;李琦;程傳輝;王艷霞;于浩波;;汽油加入生物添加劑對發(fā)動機廢氣排放影響的研究[A];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11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姚春德;吉慶;李琦;程傳輝;王艷霞;;汽油加入生物添加劑對發(fā)動機燃油經(jīng)濟性影響的研究[A];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11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姚春德;李琦;吉慶;姚廣濤;王艷霞;;生物基添加劑對車用乙醇汽油性能影響的研究[A];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11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輝;轎車柴油機微粒捕集器工作過程數(shù)值模擬及再生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趙弘志;汽油機動力總成系統(tǒng)匹配標定及優(yōu)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倪松遠;基于模態(tài)分析的木塑復合板材振動特性研究與缺陷識別[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葉麗華;生物柴油噴霧特性與NOx排放控制的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5 陳緒平;柴油乙醇組合燃燒及其在發(fā)動機上應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李云璋;黃土地區(qū)密肋復合墻結構地基基礎靜動力共同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7 郭世永;改性碳纖維降低發(fā)動機NOX排放的機理及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8 劉軍;汽車排氣后處理裝置工作過程數(shù)值模擬[D];江蘇大學;2002年
9 陳盛樑;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的系統(tǒng)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10 許曉光;基于紅外加熱再生的柴油機排氣微粒后處理技術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磊;振動篩分機械的動態(tài)特性分析與結構優(yōu)化設計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慶亮;軸流式轉子輪轂關鍵部位的有限元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任泉;基于光纖傳感的細紗小張力檢測技術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紀文文;超重力燃燒合成YAG陶瓷熱力學計算及過程仿真[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張坤;車用柴油機冷EGR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波;缸內流場結構對天然氣發(fā)動機性能影響的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方立輝;4G94D4發(fā)動機電噴系統(tǒng)臺架匹配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崔金龍;BHS40110型博后篩動力學性能及振動模態(tài)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9 麻蕾;石英音叉諧振器熱敏機理的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元平;覆蓋層上的水閘三維有限元靜力模擬分析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廖日東,左正興;柴油機氣缸蓋/氣缸套之間的密封性能研究[J];兵工學報;2000年01期
2 邱國平;D系列柴油機氣缸套變形和氣缸墊密封可靠性的有限元分析[J];柴油機設計與制造;1998年04期
3 左衛(wèi)東,于溯源,劉俊杰,何樹延;10MW高溫氣冷堆壓力容器主法蘭結構的有限元接觸分析[J];核動力工程;2001年03期
4 劉啟華;朱埏章;倪翔華;程德興;;螺旋撐簧油環(huán)刮油邊高度的研究[J];內燃機工程;1991年03期
5 陳新,孫慶鴻,毛海軍,陳南;基于接觸單元的磨床螺栓連接面有限元建模與模型修正[J];中國機械工程;200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惠勇;王偉;張陵;;基于庫侖摩擦力的結構地震響應混合控制仿真研究[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玉梁;李吉亮;祖炳鋒;劉捷;郝長利;杜建秋;潘棟超;;基于多場耦合的缸孔變形評價方法研究[J];汽車工程;2013年12期
2 白恩霖;謝書文;楊清太;張建安;;采用模擬缸蓋技術缸孔變形的數(shù)值分析與試驗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4年01期
3 周明彪;缸孔平臺結構的優(yōu)化及圓柱度的改善[J];汽車技術;2001年07期
4 張國忠,董海燕;關于汽車液壓制動器輪缸孔與活塞的配合間隙[J];城市公共交通;2003年01期
5 陳國友;;發(fā)動機缸孔變形試驗及工藝分析[J];現(xiàn)代零部件;2010年08期
6 高羅輝;張雪萍;姚振強;;汽車發(fā)動機缸孔珩磨軌跡重構與精度控制[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3年01期
7 肖鐵忠;羅靜;龔文均;詹捷;趙勇;;汽車發(fā)動機汽缸體缸孔雙軸精鏜加工工藝[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3年02期
8 陳承銳;楊瀟;;發(fā)動機缸體缸孔坐標簡易測量裝置[J];裝備制造技術;2011年12期
9 田立儉;臺階油缸孔的加工方法[J];制造技術與機床;1996年08期
10 關懷;應用激光表面強化技術維修缸孔[J];汽車工藝與材料;199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方和杰;;發(fā)動機缸孔平臺珩磨關鍵技術研究[A];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繆紅燕;;發(fā)動機缸孔磨損的分析及控制[A];重慶汽車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張效工;李建華;;滿足更高排放法規(guī)的新結構內燃機[A];2007年APC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玉梁;正向工程中車用柴油機缸孔變形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高羅輝;汽車發(fā)動機缸孔珩磨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2 朱明宇;退役車用發(fā)動機缸體再制造工藝與關鍵設備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汽車發(fā)動機缸孔珩磨誤差分析與精度控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56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2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