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鋼沖壓模具凸模疲勞壽命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
本文選題:高強鋼 + 沖壓 ; 參考:《塑性工程學報》2015年06期
【摘要】:高強度鋼板以其較高的強度和良好的成形性能,在車身輕量化以及提高車身強度方面實現(xiàn)了良好的應用,但在實際生產(chǎn)中容易導致模具破壞,給沖壓模具的結構設計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文章基于通用顯示動力分析求解器LS-DYNA,對拉延模沖壓過程進行了有限元仿真,獲得了不同時刻凸模應力應變分布情況。根據(jù)仿真結果,運用ANSYS的FATIGUE模塊對凸模進行了疲勞分析,獲得了凸模的疲勞壽命;谄趬勖治鼋Y果,結合實際設計和制造經(jīng)驗,運用HYPERWORKS的OPTISTRUCT模塊對凸模結構進行了拓撲優(yōu)化設計,在滿足使用壽命的前提下,有效減小了凸模的重量及沖壓過程中的峰值應力,為同類型高強鋼沖壓模具凸模設計提供了依據(jù)。
[Abstract]:Because of its high strength and good formability, the high strength steel plate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light weight of the bod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rength of the body, but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die damage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t brings new challenge to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stamping die. Based on the general display dynamic analysis solver LS-DYNA, the stamping process of drawing die is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stress-strain distribution of punch at different times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fatigue analysis of the punch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FATIGUE module of ANSYS,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punch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fatigue life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xperience,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unch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OPTISTRUCT module of HYPERWORKS. The weight of punch and the peak stress in stamping process are reduced effectively,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punching die of the same type of high strength steel.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拖拉機內(nèi)燃機有限公司;
【分類號】:TG38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揚;劉漢武;杜云慧;張鵬;;汽車用先進高強鋼的應用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J];材料導報;2011年13期
2 王彥偉;羅繼偉;葉軍;陳立平;;基于有限元的疲勞分析方法及實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8年01期
3 周偉;汪宏斌;吳曉春;;汽車覆蓋件沖壓模具用球墨鑄鐵的研究[J];上海金屬;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乃寧;宋林紅;魏國儉;李敏;張秀華;關長江;張文良;赫斌;;閥門用金屬波紋管疲勞壽命的有限元分析[J];閥門;2008年05期
2 沈春根;王貴成;吳衛(wèi)國;;HSK主軸/刀柄聯(lián)接錐面的疲勞壽命分析與計算[J];工具技術;2009年10期
3 原政軍;唐炳濤;耿宗亮;王蘭城;張觀耀;;一種超高強硼鋼板B1500HS奧氏體狀態(tài)流變模型[J];鍛壓技術;2012年04期
4 孫薊泉;李雙嬌;尹衍軍;;高強鋼先進成型技術和本構模型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鞍鋼技術;2014年05期
5 李愛紅;;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對齒輪油泵齒輪軸的疲勞分析[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6 歐陽祥森;周正祥;梁橋;;銹蝕鋼筋混凝土梁疲勞性能數(shù)值模擬分析[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2期
7 莫國影;曾勇軍;;HD型轉葉式舵機疲勞性能基本研究[J];江蘇船舶;2009年06期
8 衛(wèi)新亮;張慶;劉毅;崔仕嘉;溫偉;;機械設備疲勞影響因素分析及預防[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0年03期
9 陳玉蓮;肖曙紅;陳署泉;楊士鐵;;高速角接觸球軸承接觸疲勞壽命的有限元分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9年09期
10 陳亞娟;汪小平;劉承科;;基于有限元法的摩托車車架疲勞壽命分析[J];摩托車技術;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劉捷;邊飛;;機載雷達波導器件疲勞特性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2009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鄭燕萍;倪曉宇;方明霞;何海波;;基于隨機載荷的汽車驅動橋殼概率疲勞計算[A];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龍老虎;張邦強;;疲勞壽命預測方法概述[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透平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劉化民;趙振山;;冷彎型鋼在板材深加工中的應用[A];2014年全國鋼材深加工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5 龍老虎;張邦強;;疲勞壽命預測方法概述[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透平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S01汽輪機論文集[C];2013年
6 張兆龍;夏旭東;李鵬;;淺談汽車起重機采用先進高強鋼的趨勢[A];第十一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7 葉友君;韓慶華;;組合梁疲勞壽命預測的數(shù)值模擬[A];第十二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索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行志;鈦合金電子束焊接接頭顯微組織及疲勞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方兵;精密數(shù)控機床及其典型結合面理論建模與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桂中祥;高性能硼鋼熱沖壓成形及Al-Si鍍層開裂失效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趙聃;汽車輕量化板材溫熱變形本構積分算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5 董瑞;中錳鋼組織演變規(guī)律與相變誘導塑性行為[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桂景;SYB500輸油臂關鍵技術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麗;輸電線絕緣子金具的風振響應及疲勞特性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易柳峰;新型無鍵式膜片聯(lián)軸器的研制開發(fā)[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張玉美;某轎車車輪的有限元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吉林大學;2011年
5 常超;基于熱—機耦合的發(fā)動機缸蓋承載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陳帥;柴油機油底殼疲勞分析、壽命預測與優(yōu)化設計方法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7 劉志敏;印刷電路板機械彎曲作用下的失效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包士維;摩托車振動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9 張玉濤;單搭自沖鉚接頭的動力學分析與疲勞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10 楊俊;旋片干燥機的結構強度分析[D];東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吳曉春,楊行玉,汪宏斌;汽車大型模具感應熱處理工藝的研究[J];上海金屬;2005年01期
2 張向;楊慶雄;;帶孔元件裂紋形成及裂紋擴展的全壽命計算方法[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1984年04期
3 康斌;;國內(nèi)外高強度汽車板熱沖壓技術研究現(xiàn)狀[J];冶金管理;2009年08期
4 王冬生;柳百成;芮爭家;陳鶴濤;張祖臨;;錫、銅促進球鐵基體珠光體化[J];鑄造技術;199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本潤;郭洪全;宋鈞;劉建中;;標準差S在材料疲勞壽命分析中的作用[J];失效分析與預防;2007年03期
2 梁朝虎;秦平彥;林偉明;付恒生;;基于虛擬仿真的過山車輪架疲勞壽命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年07期
3 王志群,查子初,朱務學;自緊炮管的疲勞壽命分析[J];力學與實踐;1990年02期
4 陳建橋;;汽車鋼板拉剪點焊接頭疲勞壽命分析[J];機械強度;1993年01期
5 翁劍成;;基于ANSYS軟件的三通管疲勞壽命分析[J];化工設備與管道;2011年03期
6 杜鳳山;王丹超;閆亮;戴圣龍;楊守杰;;2E12鋁合金中心孔板材疲勞壽命分析[J];材料工程;2009年07期
7 童靳于;潘紫微;包家漢;潘天成;;基于ANSYS的扭力桿裝置疲勞壽命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8 谷正氣;臧曉蕾;伍文廣;米承繼;王玉濤;蔣金星;;礦用清障車托舉機構疲勞壽命分析及結構優(yōu)化[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9 張自斌;王偉民;趙玉軍;舒海燕;;基于VB焊接疲勞壽命分析系統(tǒng)的開發(fā)[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3年06期
10 徐玉興;李國勝;蓋作有;;轉子強度及疲勞壽命分析[J];橡塑技術與裝備;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第8講 疲勞壽命分析[A];第八屆全國非線性有限元高級講習班講義[C];2012年
2 黃志超;黃薇;;汽車后橋有限元疲勞壽命分析[A];第二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李偉;劉俊;陳國浩;張軍;;彎扭復合應力作用下構件的疲勞壽命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熊淵博;張發(fā)用;陳昌萍;;車門鎖扣安裝板焊點失效及疲勞壽命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程永欣;王奇志;;簡單鉚釘連接模型中接觸疲勞壽命分析的有限元損傷力學方法[A];北京力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孫建勇;;某產(chǎn)品振動疲勞壽命分析與驗證[A];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7 張曉慧;劉mu;劉國寧;趙明v,
本文編號:20025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00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