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_xCu_y金屬間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和熱學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
本文選題:AuxCuy金屬間化合物 + 彈性常數(shù); 參考:《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5年11期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論研究了Au_xCu_y金屬間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熱學和力學性能。通過計算Au_xCu_y各合金相的形成能和生成焓可知各個合金相是熱力學穩(wěn)定的,且計算出來的晶格常數(shù)與實驗值吻合得較好。采用準簡諧近似法計算了合金相的定容比熱,對與化學鍵強度相關的德拜溫度也進行了討論。體模量,楊氏模量等彈性性質(zhì)用Hill法進行了計算。通過計算聲子譜和聲子態(tài)密度討論了2種不同結構AuCu合金相的穩(wěn)定性。研究結果將為Au-Cu系的進一步開發(fā)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Abstract]:The stability,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u_xCu_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were studi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By calculating the formation energy and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each phase of Au_xCu_y, it is known that each phase of the alloy is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nd the calculated lattice constan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The constant volume specific heat of the alloy phase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quasi-simple harmonic approximation method, and the Debye temperature related to the chemical bond strength was also discussed. The elastic properties such as bulk modulus and Young's modulus are calculated by Hill method. The stability of two AuCu alloy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as discussed by calculating the phonon spectrum and the density of phonon states.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Cu system.
【作者單位】: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U1302272,51267007,51461023,51164015) Key Project of Yunnan on Applied Fundamental Research(2011FA026) Innovative Team of Yunnan Province(2012HC027) Innovative Team of Kunming City(2012-01-01-A-R-07-0005)
【分類號】:TG1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巍;朱嘉琦;武洪臣;張華芳;崔向中;;四面體非晶碳結構建模的第一性原理模擬方法[J];功能材料;2010年S2期
2 陶輝錦;陳偉民;王赫男;;鎳晶格穩(wěn)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導報;2009年18期
3 梁景南;符春林;蔡葦;郭倩;張朝陽;;銦摻雜二氧化錫透明導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2年S2期
4 胡盟;程杰;何巨龍;;新型立方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5 蘇昀;吳曉靜;權俊杰;于亞鵬;;甲基苯丙胺在水溶液中第一性原理研究[J];化學工程師;2013年10期
6 李培芳;包剛;;金屬元素鎂高壓屬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7 江勇;許燦輝;藍國強;;金屬氧化物表面與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熱力學:一個研究實例(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3年01期
8 黃元春;肖政兵;張歡歡;劉宇;;平衡相對Al-7.8Zn-1.6Mg-1.8Cu-0.12Zr鋁合金性能影響:第一性原理研究[J];航空材料學報;2014年03期
9 李淼泉;姚曉燕;;應用第一性原理研究置氫α鈦晶體的電子結構和性能[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3年05期
10 魏娜然;溫斌;宮長偉;馬紅軍;李廷舉;;新金剛石電子結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曉庶;Walter R.L.Lambrecht;;半導體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1)[C];2007年
2 鄭曉;陳冠華;;開放電子體系的第一性原理方法[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量子化學學術會議暨慶祝徐光憲教授從教六十年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宋慶功;褚勇;王艷波;耿德平;郭艷蕊;;有序α-(Al_(1/4)Cr_(3/4))_2O_3的結構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A];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進展——2010(13)卷[C];2010年
4 孫學勤;周樹蘭;林娜;李良;張玉芬;趙顯;;關于金剛石的硬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量子化學學術會議暨慶祝徐光憲教授從教六十年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安;舒翠翠;劉立勝;翟鵬程;;雙填充方鈷礦電子結構和電傳輸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曾凡林;孫毅;;PVDF單鏈拉伸的第一性原理模擬[A];第七屆海峽兩岸工程力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潘紅亮;王月花;;鐵酸鉍光學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宋慶功;王延峰;康建海;嚴慧羽;;第一性原理方法在插層化合物Li_xTiS_2結構與性能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劉紅;鄧莉;劉雷;杜建國;;MgSiO_3熔體高溫高壓狀態(tài)方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10 平飛林;蔣剛;張林;朱正和;;~3He對LaNi_5儲氚性能影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八屆全國核靶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金平;水溶液環(huán)境羥基磷灰石/鈦界面結構與性質(zhì)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陳默涵;基于局域軌道的第一性原理軟件發(fā)展[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3 張玉娟;溫稠密乙烷等流體物性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4 李達;典型輕元素超硬多功能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倪利紅;應力、應變誘導鈣鈦礦及類鈣鈦礦材料鐵電相變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張素紅;純鋯及銠鋯金屬間化合物結構與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7 孫源;多鐵材料結構與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王雪黎;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自旋轉(zhuǎn)換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蔣雪;碳基和類碳超硬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10 包剛;高壓下鹵仿晶體結構、電子結構及光學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鳳;正交系超硬材料bc-BC_xN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烏日勒;三元混晶GaAs_(1-x)Sb_x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3 尹夢園;摻雜CoO與鐵磁體/MoS_2界面的電子結構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4 牛之慧;單相多鐵性體CaMn_7O_(1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5 金元俊;壓力下122系鐵基超導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6 張蓉芳;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7 王永真;Ba_2Ti_2Fe_2As_4O和CaIr_2的電子結構及光學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8 張智;摻N的4H-SiC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熊志華;集流體材料銅薄膜中鋰離子輸運機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潘洪哲;β相氮化硅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081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90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