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超高強度鋼立銑工件溫度分析及對加工表面質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1-19 03:31

  本文關鍵詞: M鋼 立銑 工件溫度 相變 殘余應力 顯微硬度 出處:《航空學報》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航空難加工材料300M鋼為研究對象,基于立銑加工中的工件溫度判斷在銑削加工中是否出現(xiàn)了金相組織轉變,進而分析不同工況下影響加工表面質量的因素。首先,將移動熱源法應用于銑削加工中,計算考慮后刀面磨損的立銑加工工件溫度,實驗表明,計算值與實驗值相比誤差在10%以內。然后,分析了工件溫度在時間上與空間上的分布,以及不同刀具磨損和加工參數(shù)條件下工件表面的溫升規(guī)律,據此預測加工表面是否出現(xiàn)了組織轉變,并結合金相組織觀察進一步確認。最后,依據加工表面質量物理層面殘余應力和顯微硬度的檢測數(shù)據,初步探討了各因素對表面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研究的加工參數(shù)范圍內,并未達到金相組織轉變溫度,表面質量主要受銑削熱力作用下的剪切面塑性凸出效應、后刀面擠光效應和熱效應的影響。
[Abstract]:Taking 300M ste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orkpiece in the end milling process, the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change occurred in the milling process is judged. At first, the moving heat sourc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milling process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nd milling workpiece considering the wear of the rear cutter surfa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The error between the calculated value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 is less than 10%. Then, the distribution of workpiece temperature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rule of workpiece surface temperature rise under different cutting tool wear and machining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e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is predicted, and further confirmed by metallographic observation. Finally, the residual stress and microhardness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quality are measured. Th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surface quality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llographic microstructur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not reached within the range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studied. The surface quality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plastic protruding effect of the shear surface, the squeezing effect of the rear cutter surface and the thermal effect under the thermal action of milling.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數(shù)控系統(tǒng)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數(shù)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1CB7068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21002) 湖北省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計劃(2013AAA008)~~
【分類號】:TG54
【正文快照】: 網絡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il/10.7527/S1000-6893.2014.0261.html引用格式:Yang S,Dong Q,Peng F Y,et al.Workpiece temperature analysis and its impact on machined surface quality of ultra-highstrength steel in end milling[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立濤,柯映林,黃志剛,許德,吳群;航空結構件銑削殘余應力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J];航空學報;2003年03期

2 陳燕;楊樹寶;傅玉燦;徐九華;蘇宏華;;鈦合金TC4高速切削刀具磨損的有限元仿真[J];航空學報;2013年09期

3 胡春燕;劉新靈;陳星;陶春虎;;主起落架上轉軸開裂原因分析[J];航空學報;2014年02期

4 杜隨更;姜哲;張定華;巨江濤;李娜;;GH4169DA磨削表面變質層軟化機理[J];航空學報;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立濤,許玲萍,張海濤,王仲玨;銑削加工殘余應力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2 陳剛;張磊;吳保橋;鐘斌;吳勇忠;;噴丸處理對S形輻板車輪輻板表面周向殘余應力變化影響的試驗研究[J];安徽冶金;2009年04期

3 張亦良;黃惠茹;李想;;車削加工殘余應力分布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4 裴旭明,陳五一,任炳義,韓譽;制孔工藝對7075鋁合金孔表面完整性的影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5 李強偉;;高速硬切削刀具的磨損和破損[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年01期

6 王海耀;張瑞宏;王明友;繆宏;;數(shù)控切削過程中切削力對加工變形影響的研究[J];成組技術與生產現(xiàn)代化;2008年03期

7 蘇景云,陳錦江,,徐毅光,張林;對金屬切削毛刺的試驗分析[J];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8 金振林,楊志學,譚兆彥,范文剛;刀具耐用度分布試驗研究中的數(shù)據優(yōu)化處理[J];燕山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9 楊曉琦;韓鳳起;;基于正應力摩擦模型的金屬切削有限元仿真[J];電子機械工程;2008年04期

10 全燕鳴,葉邦彥;復合材料的切削加工表面結構與表面粗糙度[J];復合材料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段守財;景紅;劉敏;吳鑫;張發(fā)平;;柴油機氣缸蓋精密加工技術研究及應用[A];第十七屆全國大功率柴油機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景紅;李愛平;王剛;吳鑫;;引進消化吸收產品調噴器加工工藝技術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大功率柴油機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熊勇;陳昌達;李永斌;陳勇;鄭芝梅;;從動圓錐齒輪裂紋故障分析[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3分會場:航空發(fā)動機設計、制造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新玉;鎳基合金Inconel 718高速切削刀具磨損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喬陽;高效切削粉末冶金高溫合金的加工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李月恩;模具鋼高速球頭銑削加工表面質量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張輝;硬脆刀具材料的高溫摩擦磨損特性及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皇攀凌;面向鈦合金銑削的變齒距立銑刀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肖茂華;鎳基高溫合金高速切削刀具磨損機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7 汪洪峰;7022鋁合金攪拌摩擦連接工藝及后續(xù)銑削變形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8 胡海軍;超聲振動微銑削系統(tǒng)的建立及銑削力和殘余應力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史振宇;基于最小切除厚度的微切削加工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蘇國勝;高速切削鋸齒形切屑形成過程與形成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庭科;PCBN刀具車削鎳基高溫合金切削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傳泰;基于遺傳算法和有限元的工件裝夾優(yōu)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徐飛飛;整體薄壁結構件殘余應力預測與銑削加工變形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黎險峰;淬硬模具鋼高速切削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楊剛;Ni基高溫合金切削性能試驗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陽啟華;端面立銑加工過程數(shù)值仿真及銑削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7 鄧昭帥;銅陽極板銑削刀具磨損原因分析及刀具耐用度的確定[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8 王小平;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切削加工建模技術研究及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9 孫婉婷;金剛石飛切最小切削厚度預測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支新濤;高體分SiCp/Al復合材料超聲高速銑削試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q

本文編號:14424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4424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c75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