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_xCoCrFeNi和Gd_xCoCrFeNiCu系高熵合金結構和性能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Y_xCoCrFeNi和Gd_xCoCrFeNiCu系高熵合金結構和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熵合金 稀土元素 顯微結構 納米壓痕 耐腐蝕性
【摘要】:高熵合金獨特的設計理念,多樣性的元素組成,特殊的晶體結構使得其具有四個特殊的效應:高熵效應、遲滯的擴散效應、晶格畸變效應以及雞尾酒效應。這四大效應使高熵合金相比于傳統(tǒng)合金具有很多優(yōu)異的性能,例如:高的強度和硬度、良好的塑性和耐磨性、強的抗腐蝕性和高溫抗氧化性等。近來,人們對高熵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金成分的選擇、合金性能的優(yōu)化及合金變形機制的探討等方面。本文采用真空電弧熔煉的方法制備了YxCoCrFeNi和GdxCoCrFeNi系高熵合金。利用X射線衍射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了YxCoCrFeNi和GdxCoCrFeNi系高熵合金的晶體結構,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對高熵合金顯微結構的影響,并利用能譜儀對合金不同的相做了化學成分的分析。實驗結果表明Y元素的添加使YxCoCrFeNi高熵合金由單相FCC變?yōu)镕CC和Laves相的雙相結構,Gd元素的添加使GdxCoCrFeNiCu合金由兩種FCC相變?yōu)镕CC相和Laves的結構。利用顯微硬度儀和納米壓痕硬度儀分析了不同稀土含量的高熵合金的硬度的變化,發(fā)現(xiàn)隨著稀土元素含量的升高,合金的硬度都有所增加。利用萬能試驗機測試了合金體系的室溫壓縮性能,發(fā)現(xiàn)隨著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強度升高,但塑性降低。采用電化學測試系統(tǒng)測量了合金體系在3.5 wt%NaCl溶液當中的極化曲線,通過分析電化學參數(shù)和極化曲線的變化揭示了不同稀土含量對合金在鹽溶液中的耐腐蝕性能的影響。利用納米壓痕測試系統(tǒng),分析了合金不同相的硬度、彈性模量、初始塑性變形以及抗蠕變性能。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1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慶麟 ,何純孝 ,許顯光;美國合金相圖資料計劃及第三次國際合金相圖委員會簡況[J];貴金屬;1982年02期
2 劉靜安;幾種高性能汽車用鑄造鋁-硅合金[J];輕合金加工技術;2002年03期
3 劉相果,彭曉東,謝衛(wèi)東,魏群義;金屬鍶及其合金的研究現(xiàn)狀與應用[J];稀有金屬;2004年04期
4 李英;高志;高明;;數(shù)字化合金相圖的研究[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7年03期
5 祝國梁;疏達;王俊;孫寶德;;鋁及其合金熔體中去除雜質硅元素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8年10期
6 袁孚勝;李明茂;朱應祿;鐘海燕;;稀土在鋁及其合金中的作用和應用[J];上海有色金屬;2009年03期
7 熊柏青;李錫武;張永安;李志輝;朱寶宏;王鋒;劉紅偉;;新型高強韌低淬火敏感性Al-7.5Zn-1.65Mg-1.4Cu-0.12Zr合金[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9年09期
8 陳季香;王清;王英敏;董闖;;團簇線規(guī)律在合金相結構中的應用[J];材料導報;2009年24期
9 張國鵬;楊伏良;馬政;黨小荔;熊落保;尹德艷;;新型高強高韌鋁鎂硅合金的組織和性能[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大日方一司;任繼嘉;;最近捔合金的研究趨勢[J];國外輕金屬;196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近朱;歐陽明安;馬勵;張國威;歐陽錦林;;含硫鎳基高溫自潤滑合金的研究(1)[A];第一屆全國青年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1年
2 曾建民;周懷營;孫仙奇;周開文;;Al7Si0.3Mg合金的合金化原理及性能[A];第十屆全國相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3 周曉松;彭述明;郝萬立;龍興貴;李宏發(fā);羅順忠;;Zr_3V_3O合金的結構及吸放氘性能研究[A];第八屆全國核靶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黃國杰;謝水生;米緒軍;李華清;;高速鐵路用Cu-Cr-Zr合金的研究[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十二屆材料科學與合金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麗娟;肖樹龍;陳玉勇;;Mo含量對牙科用Ti-Mo合金顯微組織及性能的影響[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5)[C];2007年
6 柳瑞清;劉東輝;胡斐斐;劉羽飛;;Si含量對鑄態(tài)C72500合金的組織及性能影響[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十四屆材料科學與合金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王本力;李莉;鄭玉峰;;生物醫(yī)用Ti-Nb基合金的顯微組織與耐磨性[A];第十四屆全國鈦及鈦合金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冒國兵;張光勝;孫宇峰;劉琪;余小魯;;Mg-5Al-xY合金的鑄態(tài)組織及力學性能[A];第十三屆21。ㄊ小^(qū))4市鑄造會議暨第七屆安徽省鑄造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李霞;趙棟梁;張羊換;許劍軼;胡鋒;張胤;;球磨La_2Mg_(17)與Ni復合合金的電化學貯氫性能研究[A];第十七屆(2013年)全國冶金反應工程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3年
10 熱焱;曲迎東;邱克強;;Sb對Mg-4Si合金中Mg_2Si相形貌與結構的影響[A];創(chuàng)新裝備技術 給力地方經(jīng)濟——第三屆全國地方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有觀;日本研制出兩種新鈦合金[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2 王祝堂;航空航天鋁合金發(fā)展的里程碑(二)[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光山;Y和Nd對Mg-Zn-Mn-Sn系變形鎂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5年
2 魯若鵬;Mg-Zn-Y合金中LPSO相的調控及其對阻尼和力學性能的影響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3 萬剛;鎂合金變形組織、織構的演變規(guī)律及其力學行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4 李亞瓊;Si-Al(-Sn)合金凝固精煉過程中硼雜質分凝行為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周振平;Al-Fe合金熔體處理及凝固特性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史鵬;合金化元素鈦對U-0.79wt.%Ti合金氫化行為影響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7 李寶增;基于穩(wěn)定固溶體團簇結構模型的Fe基多元合金[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8 李婷;EW75合金的組織結構及在制備加工中的演化[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3年
9 周宇;新型醫(yī)用鈦合金的制備、熱機械加工工藝及表面生物活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侯清宇;Mg-Gd-Y合金的塑性變形特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雪林;非晶Mg-Ni合金的結構改性及電化學儲氫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童立甲;Fe-Mn合金的彈性性能和電子結構的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李冬;高強高韌Ti-Al-Fe-V-Cr-Zr合金顯微組織與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5年
4 程艷茹;晶粒度對Mg-Ca-Nd合金力學及腐蝕性能的影響[D];長安大學;2015年
5 劉秋平;稀土元素對7075合金機械性能的影響及回歸工藝的優(yōu)化[D];鄭州大學;2015年
6 石磊;Al-10Si-2Cu合金共晶團的細化及其對熱裂敏感性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5年
7 寧韶奇;Al對Fe_(81)Ga_(19)合金顯微組織及磁致伸縮應變的影響[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張永銳;Al-Si-Ge合金中Si(Ge)相的演變及控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汪光亮;鑄造Al-11.9Si-3.5Cu-1.7Ni-0.8Mg鋁合金熱處理工藝及力學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10 徐興隆;Zn元素對7072Al合金微觀組織與性能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569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25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