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硬鋼加工用冠球頭銑刀設計制備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淬硬鋼加工用冠球頭銑刀設計制備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淬硬鋼 冠球頭銑刀 刀具設計 磨削軌跡 切削性能
【摘要】:淬硬鋼材料具有硬度高、延伸率小、塑性低和易形成高光潔加工表面等優(yōu)點,在轎車覆蓋件模具行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然而,由于大型淬硬鋼模具高硬度、型面特征復雜的特點,加工過程中切削載荷較大且多變,易導致刀具磨、破損,進而降低模具加工表面質量,對切削刀具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為了提升大型淬硬鋼模具切削的穩(wěn)定性和表面質量,本文開展了冠球頭銑刀的設計制備技術研究。首先,通過對球頭銑刀和環(huán)形銑刀的切削特性分析,設計了面向淬硬鋼加工的冠球頭銑刀。針對冠球頭銑刀多段螺旋刃線光滑過渡連接的問題,運用積分、微分幾何學,建立了冠球頭銑刀輪廓面和螺旋刃線的數學模型,并結合MATLAB軟件,實現了冠球頭銑刀的輪廓面和切削刃線數學模型的仿真。其次,根據冠球頭銑刀的結構特征,開展了砂輪磨削工藝研究,制定了冠球頭銑刀磨制工藝。建立了冠球頭銑刀螺旋槽和前刀面的磨削軌跡數學模型,并結合仿真軟件,完成了磨削軌跡數學模型仿真。然后,完成了冠球頭銑刀磨制和磨削精度檢測,結合螺旋槽和前刀面的磨削仿真,驗證了磨削軌跡的正確性,實現了冠球頭銑刀螺旋槽和前刀面切削刃的光滑過渡磨削。最后,開展了球頭銑刀和冠球頭銑刀的切削性能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在保證切削效率的前提下,冠球頭銑刀具有良好的切削穩(wěn)定性和表面質量,尤其在加工坡度10°~30°曲面時,冠球頭銑刀表現出更為優(yōu)異的切削性能。本文不但提供了冠球頭銑刀的設計制備方法,而且還分析了冠球頭銑刀切削性能,對冠球頭銑刀的推廣及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G71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茂福;劉林枝;;球頭銑刀的設計與仿真[J];機械;2011年11期
2 尚廣慶,孫春華,唐余勇,劉華明;球頭銑刀橢圓形刃口曲線幾何模型的研究[J];工具技術;2001年05期
3 趙麗杰,唐余勇,吳昌祚;與軸線成定角的球頭銑刀的問題與處理方法[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4 汪云濤,鮑青山,唐余勇;S形刃口球頭銑刀加工的誤差分析[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2年08期
5 鮑青山,汪云濤,唐余勇;錐球頭銑刀新型刃口的設計方法[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6 侯風波,唐余勇;球頭銑刀上的連續(xù)刃口與三溝槽截形設計問題[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7 汪云濤,鮑青山,唐余勇;磨削球頭銑刀后刀面的不同方法及對應模型[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8 姜彬,鄭敏利,楊樹財;球頭銑刀使用壽命數學模型的建立[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3年08期
9 姜彬,鄭敏利,李振加;球頭銑刀使用壽命數學模型的建立[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10 劉曉宇,李春玲,唐余勇,吳昌祚;一種柱球頭銑刀新型刃口的數學模型[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畢經碩;球頭銑刀加工過程中的動力學建模與仿真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2 于云;球頭銑刀銑削模具鋼加工機理及磨損失效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6年
3 牛燦;球頭立銑刀數控磨削加工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李顯創(chuàng);淬硬鋼加工用冠球頭銑刀設計制備技術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6年
5 黃承軍;球頭銑刀曲面加工過程的振動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6 王來華;基于逆向工程的球頭銑刀實體造型及其仿真加工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張輝;球頭銑刀參數化設計及其軟件開發(fā)[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8 王玉濤;球頭銑刀磨損智能檢測技術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馮闖;基于鈦合金切削的硬質合金球頭銑刀磨損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年
10 臧運峰;五軸加工中心球頭銑刀切削力建模及對加工質量影響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501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15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