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柵導軌拼接與故障檢測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實現
本文關鍵詞:磁柵導軌拼接與故障檢測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實現
更多相關文章: 磁柵導軌拼接 故障檢測 基于Nuttall窗的相位差檢測算法 失真度 李薩如圖形
【摘要】:在現今機械行業(yè)中,尤其是極端制造領域,大型裝備中所用的導軌長度越來越長,如我國某重型運載火箭整流罩鉚接設備行程達70~80米。磁柵直線導軌因兼有測量系統(tǒng),磁柵熱變形小,測量精度較高,環(huán)境適應性強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高端機床位置測量領域。由于國內外磁柵導軌多以3米/根或5米/根生產和銷售,大行程機床導軌采用多節(jié)導軌拼接來實現。若磁柵導軌僅采用傳統(tǒng)的“機械式”拼接,磁柵測量滑塊通過導軌接縫時,可能會造成信號畸變、失真,乃至丟失,會導致測量精度顯著下降甚至測量失效;另一方面,磁柵導軌在拼接完成后,因長時間使用后磁柵失磁、地基沉降與溫度變化等因素造成接縫偏移,甚至導軌扭曲等現象非常普遍,這就對導軌的定期維護和穩(wěn)定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因此,研究一種新型的磁柵導軌“無縫”拼接及故障檢測技術,具有極大的工程應用價值。本文通過對磁柵導軌“無縫”拼接原理的研究,將磁柵導軌拼接問題轉換為磁柵信號相位差精確檢測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文中從導軌拼接過程中磁柵信號的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種基于Nuttall窗的高效的相位差檢測算法,并與傳統(tǒng)HDFT(加漢寧(Hanning)窗DFT算法)、K-DFT算法(加Kaiser5窗DFT算法)等進行了仿真對比,結果表明:該算法不需要預先知道信號頻率,不要求被測信號頻率恒定,不需要整周期采樣,且具有良好的噪聲抑制能力,可以保證磁柵讀數頭以任意速度和加速度通過導軌接縫時,均可實現高精度的相位差實時檢測。本文通過對磁柵導軌所特有的故障模式的歸納分析,進行了磁柵導軌故障檢測原理研究,提出了以THD+N失真度檢測等技術為基礎的多特征磁柵信號質量檢測評價方法和以李薩如圖形為基礎的信號質量圖形化顯示方法,設計了磁柵導軌故障識別規(guī)則。最后,本文給出了基于以上技術的磁柵導軌拼接與故障檢測儀的工程設計方案,對其軟硬件設計與實現進行了描述和說明。通過對檢測儀的實驗室測試和工業(yè)現場驗證,結果表明:實測結果和仿真分析數據一致,能夠高質量的實現磁柵導軌拼接與故障檢測功能。因此,上述磁柵導軌拼接與故障檢測技術具有良好的工程可實現性,具有極為廣闊的技術推廣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502.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傲勝;曹小榮;;故障檢測綜述[J];煤礦機械;2008年03期
2 葉銀忠;潘日芳;蔣慰孫;;過程系統(tǒng)的在線故障檢測、診斷和預報技術(一)[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88年02期
3 葉銀忠;潘日芳;蔣慰孫;;過程系統(tǒng)的在線故障檢測、診斷和預報技術(四)[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88年05期
4 葉銀忠;潘日芳;蔣慰孫;;過程系統(tǒng)的在線故障檢測、診斷和預報技術(二) 第二講 生產過程的在線故障檢測與診斷方法:原理及應用[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88年03期
5 萬惠春;;西洋管樂器常見故障檢測(六)[J];樂器;2006年11期
6 葉銀忠;潘日芳;蔣慰孫;;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在線故障檢測、診斷和預報技術(三)[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88年04期
7 李勇;;機電設備的故障檢測與診斷[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10年01期
8 苗愛敏;葛志強;宋執(zhí)環(huán);蔣立;周樂;;基于時序擴展的鄰域保持嵌入算法及其在故障檢測中的應用[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9 王艷;郭懷德;李小燕;;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及故障檢測新方法[J];煤炭技術;2012年02期
10 王曰英;周平方;陳麗;段登平;;基于多面體系統(tǒng)表征的不確定性系統(tǒng)的魯棒故障檢測[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漢國;;大系統(tǒng)的故障檢測——隨機情形[A];1993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2 周東華;;一種工業(yè)異步電機的在線故障檢測與診斷新方法[A];1994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4年
3 趙琦;周東華;;閉環(huán)系統(tǒng)的小故障檢測與分離方法[A];第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二)[C];2000年
4 李福明;段廣仁;;一種魯棒故障檢測與分離的參數化方法[A];第16屆中國過程控制學術年會暨第4屆全國故障診斷與安全性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王洪江;孫保民;田進步;;一種圖形化的故障檢測和診斷方法[A];全國第19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彭濤;桂衛(wèi)華;Ding Steven X;湯瓊;李昊;;一種基于混合H_-/H_∞的故障檢測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方法[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魏晨;陳宗基;;非線性系統(tǒng)的魯棒故障檢測與診斷[A];第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二)[C];2000年
8 韓兵;陳新海;;隨機參數最小均方濾波及其在飛行器故障檢測中的應用[A];199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9 葛彤;鄧建華;;復雜動態(tài)系統(tǒng)故障檢測與診斷的層次遞進方法[A];199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10 方華京;;控制系統(tǒng)故障檢測的l~1優(yōu)化方法[A];第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二)[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陳代壽;BFD高速路由故障檢測[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2 涵薏;排除風電系統(tǒng)中的故障[N];上海科技報;2010年
3 上海 徐亞東;ADSL故障檢測利器[N];電腦報;2004年
4 暴青雨 本報特約通訊員 趙彥斌;為了戰(zhàn)時能打贏[N];解放軍報;2011年
5 翟衛(wèi)平;梁來潤;為了航天員的生命安全[N];中國航天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喬常明;故障檢測與診斷方法研究及其在網絡化系統(tǒng)中的應用[D];黑龍江大學;2015年
2 王紅茹;動態(tài)系統(tǒng)的魯棒故障檢測與分離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楊青;集合型故障檢測與診斷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3年
4 張登峰;動態(tài)系統(tǒng)的故障檢測與診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5 李霄劍;魯棒自適應故障檢測與隔離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6 馬傳峰;基于觀測器的魯棒H_∞故障檢測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周樂;基于概率的工業(yè)過程數據建模與故障檢測[D];浙江大學;2015年
8 趙海軍;新一代互聯網服務及故障檢測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9 朱張青;動態(tài)系統(tǒng)的魯棒故障檢測與診斷技術[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10 李岳煬;基于觀測器的離散時變系統(tǒng)魯棒故障檢測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荷;基于PU學習的軟件故障檢測方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妥建軍;一種配電網有源相間故障檢測技術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鄭茜予;基于主元分析的微小故障檢測[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4 翟夢佳;基于數據的燃料電池典型非正常工況故障檢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陳姣;基于子空間辨識方法的動態(tài)系統(tǒng)的故障檢測與診斷[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6 吳翔;可實現任意可靠度的故障檢測與切換系統(tǒng)模型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5年
7 樓嘉宇;基于機器學習的電弧故障檢測算法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洪碩果;SDN網絡的故障檢測和恢復技術研究與實現[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9 林圣才;基于核可預測元分析算法的故障檢測與診斷[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10 冉永清;基于增量式核非負矩陣分解算法的數據流故障檢測與診斷[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375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13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