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元素Nb對含Mo低碳貝氏體鋼冷軋退火后組織與性能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微合金元素Nb對含Mo低碳貝氏體鋼冷軋退火后組織與性能的影響研究
【摘要】:本文根據汽車用鋼等冷軋產品的市場需求,結合貝氏體鋼良好的力學性能及發(fā)展應用前景,設計并制備了兩種不同Fe-C-Si-Mn成分系列低碳貝氏體鋼,其中鋼種A單獨添加微合金元素Mo,鋼種B復合添加微合金元素Nb、Mo。對兩組實驗鋼采用相同的軋制工藝進行熱軋與冷軋,并在相同的退火條件下進行退火處理。分別對兩個實驗鋼種進行微觀組織分析與力學性能檢驗,并從微觀機理以及強化機制對兩鋼種的組織與性能進行比較分析,結合理論計算結果,研究微合金元素Nb對于含Mo低碳貝氏體鋼冷軋退火后組織與性能的影響,為冷軋微合金高強鋼的成分設計和優(yōu)化提供依據。實驗結果表明,兩種成分的低碳鋼熱軋后均獲得了貝氏體組織,復合添加Nb、Mo熱軋時有利于提高鋼種的強度。雖然同一退火工藝條件下兩個實驗鋼種的平均晶粒尺寸相差不大,而且再結晶溫度都在550-650℃之間,但是再結晶過程中鋼種A中沒有觀察到析出物,鋼種B中觀察到了Nb(C,N)析出以及(Nb,Mo)(C,N)的復合析出。因此,兩個鋼種細晶強化基本相同,引起兩鋼種強度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析出強化的不同,Nb元素通過析出強化提高鋼種B冷軋退火后的強度,與熱軋過程中Nb通過晶粒細化和析出強化來提高鋼種的強度明顯的不同。
【關鍵詞】:貝氏體鋼 微合金元素 冷軋 退火 析出強化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G142.1;TG335.12;TG16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1章 緒論7-34
- 1.1 貝氏體鋼及發(fā)展8-22
- 1.1.1 貝氏體相變機制11-13
- 1.1.2 貝氏體相變動力學13-16
- 1.1.3 貝氏體的類型16-20
- 1.1.4 貝氏體機械性能及其應用20-22
- 1.2 鋼的強化機制22-27
- 1.3 鋼的微合金化27-30
- 1.4 鋼的退火熱處理30-32
- 1.5 課題來源及研究內容32-34
- 第2章 貝氏體鋼成分設計與軋制工藝34-40
- 2.1 貝氏體鋼成分設計34-37
- 2.2 冶煉與熱軋37-39
- 2.3 冷軋實驗39
- 2.4 本章小結39-40
- 第3章 低碳貝氏體鋼退火工藝研究40-49
- 3.1 顯微組織40-44
- 3.2 晶粒尺寸44-46
- 3.3 析出物46-47
- 3.4 力學性能47-48
- 3.5 本章小結48-49
- 第4章 Nb對冷軋退火后低碳貝氏體鋼組織性能的影響49-54
- 4.1 低碳貝氏體鋼冷軋退火后組織與性能分析49-50
- 4.2 Nb對低碳貝氏體鋼冷軋退火后力學性能的影響50-52
- 4.3 本章小結52-54
- 第5章 結論54-56
- 致謝56-57
- 參考文獻57-62
- 附錄一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2-63
- 附錄二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洪波;劉向東;金寶士;黃志求;;一種新型低碳貝氏體鋼的研制[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2 陳忠偉;張玉柱;楊林浩;;低碳貝氏體鋼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前景[J];材料導報;2006年10期
3 李勇偉;;高強度低碳貝氏體鋼管的研制及在東海大橋的應用[J];焊管;2008年02期
4 王克魯;魯世強;康永林;李鑫;鄭海忠;;硼對高強度低碳貝氏體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2009年03期
5 顏慧成;曹慧泉;羅登;李廣敏;夏政海;劉家琪;;鈦、鈮、硼對低碳貝氏體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鋼鐵研究學報;2010年05期
6 盧學云;;微合金成分對低碳貝氏體鋼強度的影響[J];南方金屬;2011年05期
7 張濤;侯華興;衣海龍;陳軍平;王小強;劉明;;硼含量及熱處理對低碳貝氏體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2011年11期
8 張明星;康沫狂;周鹿賓;;高強高韌低碳貝氏體鋼的化學成份與力學性能關系研究[J];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9 張明星;王軍;康沫狂;;硅在低碳合金鋼中作用的研究(Ⅱ)——硅對低碳貝氏體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1992年09期
10 劉東雨,方鴻生,白秉哲,徐平光;我國中低碳貝氏體鋼的發(fā)展[J];江蘇冶金;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陳慶豐;朱玉秀;羅國華;嚴翔;張彥文;陳邦文;;低碳貝氏體鋼中織構的變化[A];第二屆全國背散射電子衍射(EBSD)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全國材料科學與圖像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曹慧泉;顏慧成;李廣敏;仇圣桃;羅登;夏政海;;坯料溫降過程中低碳貝氏體鋼硫化物的析出行為[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大會論文集(中)[C];2009年
3 關云;李平和;劉繼雄;陳慶豐;吳立新;;低碳貝氏體鋼不同冷卻速度下的組織結構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趙運堂;郭佳;高圣勇;陽代軍;崔陽;朱國森;王全禮;;奧氏體變形終止溫度對含B低碳貝氏體鋼淬透性的影響[A];2012年全國軋鋼生產技術會論文集(上)[C];2012年
5 于愛民;;低碳貝氏體鋼AH70DB工藝探討[A];河南省金屬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聶q,
本文編號:10033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00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