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彈性材料界面結(jié)構(gòu)在溫度載荷下的斷裂行為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5-04-01 00:04
推進劑結(jié)構(gòu)中的裂紋問題一直是相關(guān)的研究重點,由于裂紋的存在而引起的安全問題是導(dǎo)彈可靠性分析的熱點。但是關(guān)于界面裂紋的研究,國內(nèi)才剛剛起步。本文針對襯層——推進劑之間的界面裂紋問題作了一系列的有限元研究計算。 本文首先大致介紹了粘彈性材料的基本理論和內(nèi)聚力單元的本構(gòu)模型,列舉了一些國內(nèi)外關(guān)于推進劑和界面材料的文獻資料和研究進展。然后,針對推進劑系統(tǒng)界面不存在初始裂紋的情況,運用內(nèi)聚力單元模擬界面的脫粘,分析了在以恒定速率降溫的過程中,界面和推進劑的力學(xué)響應(yīng),計算出了界面處發(fā)生破壞時的臨界降溫溫差。接著,根據(jù)文獻中關(guān)于測量推進劑界面層J積分臨界值的實驗,建立了帶弧度的原始模型和根據(jù)J積分實驗試件而得到的矩形實驗?zāi)P。依?jù)J積分實驗中的載荷條件和邊界約束,計算了兩組模型的J積分。根據(jù)J積分實驗結(jié)果,修正了原始模型在不同溫度下的J積分臨界值,并將其擬合成線性函數(shù)。最后,對原始模型進行降溫溫度載荷的施加,輔以對稱的邊界約束,計算了含有不同長度裂紋的原始模型的J積分值。以J積分臨界值的線性函數(shù)為參照,研究出與不同裂紋長度對應(yīng)的裂紋擴展臨界溫度。根據(jù)以上分析,得到了一條線性函數(shù),用于描述裂紋長度與...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來源和背景
1.2 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
1.3.1 推進劑研究內(nèi)容
1.3.2 襯層 - 推進劑界面研究內(nèi)容
1.4 導(dǎo)彈發(fā)動機材料組成
第2章 理論基礎(chǔ)
2.1 粘彈性材料
2.1.1 一維線性粘彈性本構(gòu)方程
2.1.2 三維線性粘彈性本構(gòu)關(guān)系
2.1.3 時間一溫度等效原理和主曲線
2.2 Cohesive單元
2.2.1 Cohesive單元本構(gòu)模型
2.2.2 Cohesive單元的損傷模型
2.2.3 Cohesive單元的損傷法則
2.2.4 Cohesive單元的損傷擴展法則
2.2.5 線性損傷擴展法則
2.3 J 積分
2.3.1 J 積分的定義
2.3.2 J 積分的守恒性
2.3.3 J 積分準(zhǔn)則
第3章 溫度載荷下的推進劑內(nèi)聚力模型分析
3.1 引言
3.2 模型和載荷條件
3.2.1 有限元模型
3.2.2 邊界條件和載荷
3.3 計算結(jié)果
3.3.1 界面層的變化
3.3.2 推進劑的變化
3.4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原始模型與J積分實驗?zāi)P偷谋容^
4.1 引言
4.2 文獻中J積分實驗介紹
4.2.1 實驗原理
4.2.2 實驗試件和邊界條件
4.3 模型和載荷
4.4 兩組模型在溫度 20℃條件下的裂紋 J 積分對比
4.4.1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1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2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1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3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2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4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2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5 溫度20 ℃條件下原始模型的裂紋 J 積分臨界值
4.5 兩組模型在溫度60℃條件下的裂紋 J 積分對比
4.5.1 兩組存在1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2 兩組存在1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3 兩組存在2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4 兩組存在2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5 溫度 60 ℃條件下原始模型的裂紋 J 積分臨界值
4.6 不同溫度下的原始模型J積分臨界值
4.7 本章小結(jié)
第5章 推進劑系統(tǒng)界面裂紋的J積分
5.1 引言
5.2 模型與載荷分析
5.3 結(jié)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38626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來源和背景
1.2 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
1.3.1 推進劑研究內(nèi)容
1.3.2 襯層 - 推進劑界面研究內(nèi)容
1.4 導(dǎo)彈發(fā)動機材料組成
第2章 理論基礎(chǔ)
2.1 粘彈性材料
2.1.1 一維線性粘彈性本構(gòu)方程
2.1.2 三維線性粘彈性本構(gòu)關(guān)系
2.1.3 時間一溫度等效原理和主曲線
2.2 Cohesive單元
2.2.1 Cohesive單元本構(gòu)模型
2.2.2 Cohesive單元的損傷模型
2.2.3 Cohesive單元的損傷法則
2.2.4 Cohesive單元的損傷擴展法則
2.2.5 線性損傷擴展法則
2.3 J 積分
2.3.1 J 積分的定義
2.3.2 J 積分的守恒性
2.3.3 J 積分準(zhǔn)則
第3章 溫度載荷下的推進劑內(nèi)聚力模型分析
3.1 引言
3.2 模型和載荷條件
3.2.1 有限元模型
3.2.2 邊界條件和載荷
3.3 計算結(jié)果
3.3.1 界面層的變化
3.3.2 推進劑的變化
3.4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原始模型與J積分實驗?zāi)P偷谋容^
4.1 引言
4.2 文獻中J積分實驗介紹
4.2.1 實驗原理
4.2.2 實驗試件和邊界條件
4.3 模型和載荷
4.4 兩組模型在溫度 20℃條件下的裂紋 J 積分對比
4.4.1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1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2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1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3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2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4 溫度20℃條件下兩組存在2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4.5 溫度20 ℃條件下原始模型的裂紋 J 積分臨界值
4.5 兩組模型在溫度60℃條件下的裂紋 J 積分對比
4.5.1 兩組存在1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2 兩組存在1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3 兩組存在20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4 兩組存在25mm雙邊裂紋的模型的對比
4.5.5 溫度 60 ℃條件下原始模型的裂紋 J 積分臨界值
4.6 不同溫度下的原始模型J積分臨界值
4.7 本章小結(jié)
第5章 推進劑系統(tǒng)界面裂紋的J積分
5.1 引言
5.2 模型與載荷分析
5.3 結(jié)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386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403862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