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滑翔導彈制導控制方法研究
【學位單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J76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導彈制導控制方法研究現(xiàn)狀
1.2.1 有限時間控制及自抗擾控制研究現(xiàn)狀
1.2.2 滑模控制研究現(xiàn)狀
1.2.3 現(xiàn)代制導律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內(nèi)容與組織結構
第二章 導彈動力學建模與模型特性分析
2.1 導彈動力學模型
2.1.1 常用坐標系
2.1.2 常用坐標系之間的轉(zhuǎn)換
2.1.3 導彈六自由度運動模型
2.2 參數(shù)偏差與風干擾建模
2.2.1 參數(shù)偏差建模
2.2.2 風干擾建模
2.3 導彈動力學模型特性分析
2.3.1 穩(wěn)定性分析
2.3.2 氣動非線性度的討論
第三章 三維耦合制導律設計
3.1 相對運動模型
3.2 經(jīng)典比例導引律的討論
3.2.1 經(jīng)典比例導引律的收斂性與有效性
3.2.2 多角度攻擊問題闡述
3.2.3 基于導彈運動特性的制導指令快速求解算法
3.3 三維耦合制導律設計
3.3.1 相對運動方程的線性化
3.3.2 帶終端角約束的三維耦合制導律設計
3.3.3 基于干擾補償?shù)娜S耦合制導律設計
第四章 導彈自抗擾滑?刂品椒ㄑ芯
4.1 數(shù)學基礎
4.2 導彈姿態(tài)運動方程的線性化
4.2.1 導彈姿態(tài)運動方程的全狀態(tài)反饋精確線性化
4.2.2 導彈姿態(tài)運動方程的小擾動線性化
4.3 有限時間收斂的干擾觀測器(FTCDO)設計
4.3.1 ESO與FTCDO設計結果
4.3.2 FTCDO收斂性的證明
4.3.3 ESO與FTCDO比較研究
4.4 導彈自抗擾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4.4.1 滑模跟蹤控制器設計
4.4.2 自抗擾滑?刂破髟O計
4.4.3 數(shù)學仿真研究
第五章 導彈制導控制系統(tǒng)的聯(lián)合仿真驗證
5.1 各飛行階段制導方案及交接班處的平滑處理
5.1.1 主動段制導方案
5.1.2 慣性上升段制導方案
5.1.3 滑翔下滑段與俯沖攻擊段制導方案
5.1.4 交接班處的平滑處理
5.2 導彈制導控制系統(tǒng)的聯(lián)合仿真驗證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附錄 氣動參數(shù)偏差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少鋒;王衛(wèi)紅;劉曉東;王森;武亮;;考慮導彈自動駕駛儀動態(tài)特性的帶攻擊角度約束制導律[J];控制與決策;2015年04期
2 張旭;雷虎民;李炯;張金鵬;張蓬蓬;;基于改進視線坐標系的三維L_2-增益制導律研究[J];固體火箭技術;2014年04期
3 王坤;蔡遠利;;基于自抗擾控制的空間飛行器姿態(tài)控制研究[J];信息技術;2014年07期
4 劉叢輝;;基于非光滑控制的三維制導律設計[J];戰(zhàn)術導彈技術;2014年02期
5 張大元;雷虎民;吳玲;邵雷;李炯;;基于滑模變結構的彈道跟蹤制導律設計[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4年04期
6 高志強;;自抗擾控制思想探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3年12期
7 Zhang Youan;Ma Guoxin;Liu Aili;;Guidance law with impact time and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3年04期
8 王鵬;劉魯華;吳杰;;高超聲速飛行器Terminal滑模控制系統(tǒng)設計[J];航天控制;2012年05期
9 趙東亞;趙永瑞;張?zhí)m;;機械臂任務空間魯棒Terminal滑?刂芠J];機械工程學報;2012年05期
10 張亞松;任宏光;吳震;吳彤薇;;帶落角約束的滑模變結構制導律研究[J];電光與控制;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鵬;高超聲速巡航飛行器姿態(tài)控制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廖啟亮;先進滑模控制策略在非線性控制系統(tǒng)中的研究與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海香;自抗擾控制器的優(yōu)化設計與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726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7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