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度影響下駕駛員自主安全車速選擇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05:58
良好的能見度條件是保證駕駛員安全行車的關鍵,低能見度已成為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嚴重威脅道路交通安全。合理、安全的行駛速度是行車安全的重要保證,駕駛員自主安全車速受能見度及道路線形影響較大,尤其是能見度變化時,駕駛員行駛速度波動較大。速度過快不僅會影響駕駛員的心理反應,引發(fā)緊張情緒,進而導致駕駛操作失誤,還會導致制動距離增加,影響行車安全。探索不同能見度和道路線形下,駕駛員自主安全車速選擇行為規(guī)律,找出自主安全車速與能見度、道路線形參數的關系,并建立心率增長率-能見度-自主安全車速-道路線形參數四參數回歸模型,根據心率增長率閾值,給定能見度和道路線形參數可推導出道路上對應的自主安全車速極限值,為低能見度下的速度管理提供理論參考,對降低低能見度下交通事故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論文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能見度影響下的公路交通流事故風險評估與安全設計參數優(yōu)化(No.51578207)”內容展開,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設計“低能見度下駕駛員自主安全車速選擇調查問卷”調查駕駛員速度選擇行為,檢驗量表信效度,利用Pearson相關系數法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駕駛員個人屬性與低能見度下自主安...
【文章來源】: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駕駛模擬器實拍圖
圖 3.2 駕駛員視野范圍示意圖Fig 3.2 Driver's scope of vision)MP150 多導生理儀150 是基于計算機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心電(ECG)、腦電(EEMG)等多種電生理信號的采集與分析。在實際的應用中,實驗人員據需要,自由地組配信號采集接口模塊。本次實驗僅采用其中的心駕駛員行車過程中的心率變化數據。
圖 3.3 MP150 生理儀及心率數據采集Fig 3.3 MP150 physiology instrument and heart rate data acquisition(3)駕駛員基本情況調查問卷(見附錄)駕駛員人口學信息:性別、年齡、駕齡、受教育程度、是否職業(yè)駕駛員行駛里程、過去 3 年受到闖紅燈/超速/違規(guī)停車等處罰的次數、過去 3 年事故的次數、過去 3 年發(fā)生低能見度事故的次數。駕駛技術量表(Driving Skill Inventory):駕駛技能量表是 1995 年由 L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ssessment of driver compliance on roadside safety signs with auditory warning sounds generated from pavement surfaceea driving simulator study[J]. Min-Wook Kang,Salah Uddin Momtaz.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8(01)
[2]惡劣天氣下駕駛人生理反應與行車安全關系[J]. 趙亮,劉浩學,王磊,魏華. 中國公路學報. 2016(11)
[3]2005—2014年我國不利天氣條件下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 寧貴財,康彩燕,陳東輝,孫廣林,劉君,王式功,尚可政,馬敏勁. 干旱氣象. 2016(05)
[4]駕駛模擬器運動系統(tǒng)對自由駕駛行為的影響分析[J]. 涂輝招,李振飛,孫立軍.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1)
[5]前車突然切入時駕駛人應激生理特性研究[J]. 郭艷君,徐遠新,王黨青.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5(02)
[6]霧天對彎道駕駛行為的影響研究[J]. 李曉夢,閆學東,趙佳,王江鋒. 交通信息與安全. 2014(05)
[7]不同駕齡駕駛人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 鄧毅萍,常宇,高巖. 交通信息與安全. 2014(05)
[8]駕駛員因素對道路交通事故指標的影響分析[J]. 張麗霞,劉濤,潘福全,郭濤,劉瑞昌.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4(05)
[9]基于駕駛模擬器的霧天駕駛行為特性研究[J]. 陳秀鋒,曲大義,劉尊民,郝杰.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3(04)
[10]駕駛人個人特征對行車速度的影響[J]. 馮忠祥,袁華智,劉靜,張衛(wèi)華,劉鴻潮.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12(06)
博士論文
[1]基于駕駛員心理生理反應的高速公路線形研究[D]. 鄭柯.北京工業(yè)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我國31個省會城市空氣質量指數的分布特征及其與氣象因素的關系[D]. 羅琳.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7
[2]公交司機不良駕駛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及其矯正研究[D]. 易恬.西南交通大學 2015
[3]基于駕駛模擬器的情境風險度評價[D]. 張紅強.昆明理工大學 2014
[4]基于Node.js的汽車駕駛行為分析服務的研究與實現(xiàn)[D]. 李澤.東北大學 2013
[5]駕駛人危險感知及影響因素研究[D]. 鄭東鵬.上海交通大學 2013
[6]基于駕駛模擬器的人車側撞事故中駕駛員應急反應研究[D]. 王一幟.清華大學 2012
[7]高速公路長大下坡路段線形對駕駛員心理生理影響研究[D]. 黃江.湖南大學 2009
[8]基于駕駛員視知覺的車速控制和車道保持機理研究[D]. 劉兵.武漢理工大學 2008
[9]駕駛員駕車生理、心理反應與道路線形關系的研究[D]. 唐登科.東南大學 2006
[10]公路長大下坡路段線形指標對駕駛員心理生理影響的研究[D]. 閆瑩.長安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74336
【文章來源】: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駕駛模擬器實拍圖
圖 3.2 駕駛員視野范圍示意圖Fig 3.2 Driver's scope of vision)MP150 多導生理儀150 是基于計算機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心電(ECG)、腦電(EEMG)等多種電生理信號的采集與分析。在實際的應用中,實驗人員據需要,自由地組配信號采集接口模塊。本次實驗僅采用其中的心駕駛員行車過程中的心率變化數據。
圖 3.3 MP150 生理儀及心率數據采集Fig 3.3 MP150 physiology instrument and heart rate data acquisition(3)駕駛員基本情況調查問卷(見附錄)駕駛員人口學信息:性別、年齡、駕齡、受教育程度、是否職業(yè)駕駛員行駛里程、過去 3 年受到闖紅燈/超速/違規(guī)停車等處罰的次數、過去 3 年事故的次數、過去 3 年發(fā)生低能見度事故的次數。駕駛技術量表(Driving Skill Inventory):駕駛技能量表是 1995 年由 L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ssessment of driver compliance on roadside safety signs with auditory warning sounds generated from pavement surfaceea driving simulator study[J]. Min-Wook Kang,Salah Uddin Momtaz.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8(01)
[2]惡劣天氣下駕駛人生理反應與行車安全關系[J]. 趙亮,劉浩學,王磊,魏華. 中國公路學報. 2016(11)
[3]2005—2014年我國不利天氣條件下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 寧貴財,康彩燕,陳東輝,孫廣林,劉君,王式功,尚可政,馬敏勁. 干旱氣象. 2016(05)
[4]駕駛模擬器運動系統(tǒng)對自由駕駛行為的影響分析[J]. 涂輝招,李振飛,孫立軍.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1)
[5]前車突然切入時駕駛人應激生理特性研究[J]. 郭艷君,徐遠新,王黨青.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5(02)
[6]霧天對彎道駕駛行為的影響研究[J]. 李曉夢,閆學東,趙佳,王江鋒. 交通信息與安全. 2014(05)
[7]不同駕齡駕駛人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 鄧毅萍,常宇,高巖. 交通信息與安全. 2014(05)
[8]駕駛員因素對道路交通事故指標的影響分析[J]. 張麗霞,劉濤,潘福全,郭濤,劉瑞昌.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4(05)
[9]基于駕駛模擬器的霧天駕駛行為特性研究[J]. 陳秀鋒,曲大義,劉尊民,郝杰.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3(04)
[10]駕駛人個人特征對行車速度的影響[J]. 馮忠祥,袁華智,劉靜,張衛(wèi)華,劉鴻潮.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12(06)
博士論文
[1]基于駕駛員心理生理反應的高速公路線形研究[D]. 鄭柯.北京工業(yè)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我國31個省會城市空氣質量指數的分布特征及其與氣象因素的關系[D]. 羅琳.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7
[2]公交司機不良駕駛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及其矯正研究[D]. 易恬.西南交通大學 2015
[3]基于駕駛模擬器的情境風險度評價[D]. 張紅強.昆明理工大學 2014
[4]基于Node.js的汽車駕駛行為分析服務的研究與實現(xiàn)[D]. 李澤.東北大學 2013
[5]駕駛人危險感知及影響因素研究[D]. 鄭東鵬.上海交通大學 2013
[6]基于駕駛模擬器的人車側撞事故中駕駛員應急反應研究[D]. 王一幟.清華大學 2012
[7]高速公路長大下坡路段線形對駕駛員心理生理影響研究[D]. 黃江.湖南大學 2009
[8]基于駕駛員視知覺的車速控制和車道保持機理研究[D]. 劉兵.武漢理工大學 2008
[9]駕駛員駕車生理、心理反應與道路線形關系的研究[D]. 唐登科.東南大學 2006
[10]公路長大下坡路段線形指標對駕駛員心理生理影響的研究[D]. 閆瑩.長安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743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7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