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橋梁工程防洪評價關鍵技術框架與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7-05 18:36
如何減免河道管理范圍內橋梁工程建設對河道防洪的影響,并保證建筑物自身安全是防洪評價工作的重點。通過總結跨河橋梁防洪評價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一套適合跨河橋梁防洪評價報告編制的結構框架。為進一步定性和定量刻畫防洪評價關鍵技術,從防洪標準、水文成果、河勢演變、橋梁布置、壅水影響、橋梁安全、橋下沖刷、三者影響和補救措施等10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評價要求、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jù),并將其應用于洮河流域某橋梁防洪評價工作。所提關鍵技術要點對河道管理范圍內跨河橋梁工程的防洪影響評價工作可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同時對指導跨河橋梁工程設計方案優(yōu)化和項目主管部門審批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橋梁平面布置圖
本次橋墩附近流場結構分析應用大型有限元ANSYS ICEM CFD技術處理,建模時水流區(qū)域用長方體模擬,橋墩用圓柱體模擬,涉水橋墩為1~4號橋墩,1號橋墩和4號橋墩布置于距離河岸4 m處,橋墩間距20 m,順水流方向6 m,橋墩直徑1.30 m,初始流速為斷面平均流速v0=4.46 m/s。建模時對橋墩周圍和水體交界面附近網(wǎng)格進行加密,以保證計算精度。物理模型和計算網(wǎng)格劃分如圖2。采用大渦理論對橋墩附近二維流場進行了模擬,得出了橋墩附近流場分布的特征和流速變化,模擬結果見圖3~圖5。圖3 橋墩周圍流線分布特征
橋墩周圍流線分布特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防洪評價和洪水影響評價的異同與融合[J]. 于國卿,李趁趁,李建軍. 水利發(fā)展研究. 2016(09)
[2]鐵路跨河橋梁工程防洪評價常見問題探討[J]. 馬進榮,李宗駿.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15(06)
[3]近58a來洮河流域水沙演變特征與驅動力分析[J]. 張春林,凡炳文,劉國華. 人民黃河. 2014(08)
[4]跨河橋梁防洪影響評價研究[J]. 楊文海,路志強,劉濤.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3(02)
[5]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若干問題探討[J]. 鐘鳴輝. 中國水利. 2013(06)
[6]橋梁工程跨堤布置與防洪影響研究[J]. 陳景開,袁鵬,劉剛,凌旋. 水電能源科學. 2013(02)
[7]鐵路斜交橋對河道行洪的影響及對策[J]. 張林,程琳,孫東坡,張先起.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12(01)
[8]關于防洪評價報告編制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J]. 蔣俊. 水利建設與管理. 2010(07)
[9]圓柱形橋墩附近三維流場及河床局部沖刷分析[J]. 凌建明,林小平,趙鴻鐸.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5)
[10]黃河上橋梁建設防洪方面的幾個主要技術問題[J]. 翟家瑞. 人民黃河. 2006(10)
本文編號:3266605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橋梁平面布置圖
本次橋墩附近流場結構分析應用大型有限元ANSYS ICEM CFD技術處理,建模時水流區(qū)域用長方體模擬,橋墩用圓柱體模擬,涉水橋墩為1~4號橋墩,1號橋墩和4號橋墩布置于距離河岸4 m處,橋墩間距20 m,順水流方向6 m,橋墩直徑1.30 m,初始流速為斷面平均流速v0=4.46 m/s。建模時對橋墩周圍和水體交界面附近網(wǎng)格進行加密,以保證計算精度。物理模型和計算網(wǎng)格劃分如圖2。采用大渦理論對橋墩附近二維流場進行了模擬,得出了橋墩附近流場分布的特征和流速變化,模擬結果見圖3~圖5。圖3 橋墩周圍流線分布特征
橋墩周圍流線分布特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防洪評價和洪水影響評價的異同與融合[J]. 于國卿,李趁趁,李建軍. 水利發(fā)展研究. 2016(09)
[2]鐵路跨河橋梁工程防洪評價常見問題探討[J]. 馬進榮,李宗駿.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15(06)
[3]近58a來洮河流域水沙演變特征與驅動力分析[J]. 張春林,凡炳文,劉國華. 人民黃河. 2014(08)
[4]跨河橋梁防洪影響評價研究[J]. 楊文海,路志強,劉濤.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3(02)
[5]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若干問題探討[J]. 鐘鳴輝. 中國水利. 2013(06)
[6]橋梁工程跨堤布置與防洪影響研究[J]. 陳景開,袁鵬,劉剛,凌旋. 水電能源科學. 2013(02)
[7]鐵路斜交橋對河道行洪的影響及對策[J]. 張林,程琳,孫東坡,張先起.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12(01)
[8]關于防洪評價報告編制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J]. 蔣俊. 水利建設與管理. 2010(07)
[9]圓柱形橋墩附近三維流場及河床局部沖刷分析[J]. 凌建明,林小平,趙鴻鐸.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5)
[10]黃河上橋梁建設防洪方面的幾個主要技術問題[J]. 翟家瑞. 人民黃河. 2006(10)
本文編號:32666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6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