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稀土鎂合金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本文關鍵詞:壓鑄稀土鎂合金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摘要】:對壓鑄稀土鎂合金的基本特性、力學性能及其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綜述,分析了稀土及其它合金元素對壓鑄稀土鎂合金力學性能及耐熱性能的影響,并對壓鑄稀土鎂合金材料的發(fā)展趨勢作了簡要的論述。
【作者單位】: 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壓鑄 稀土鎂合金 合金化
【基金】:江西省博士后科研資助項目(2015KY33) 江西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項目(JW-14A-02)
【分類號】:TG146.22
【正文快照】: 鎂合金是目前工程應用中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密度約1.8 g/cm3,具有質量小、強度高、鑄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好等優(yōu)點,被譽為“21世紀綠色工程材料”[1-3]。按照成形方法的不同,鎂合金分為鑄造鎂合金和變形鎂合金。而壓力鑄造(以下簡稱“壓鑄”)是鑄造鎂合金最主要的成形工藝[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祁慶琚;;含稀土鎂合金的摩擦磨損性能[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6年07期
2 彭光懷;張小聯(lián);邱承洲;胡珊玲;;稀土鎂合金的研究進展[J];江西有色金屬;2006年03期
3 余強國;翁國慶;;稀土鎂合金的發(fā)展、應用及開發(fā)[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2006年03期
4 周開文;孫仙奇;莊應烘;;稀土鎂合金的研究狀況[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S1期
5 沈遠香;張秀蓉;羅明文;;高性能稀土鎂合金的研發(fā)現(xiàn)狀及應用[J];四川兵工學報;2008年05期
6 鄧永和;;稀土鎂合金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稀土;2009年01期
7 ;高性能稀土鎂合金研發(fā)及產業(yè)化取得新進展[J];稀土信息;2010年02期
8 王祝堂;;高強高韌可焊變形稀土鎂合金[J];輕合金加工技術;2012年08期
9 ;洞穴加入稀土鎂合金[J];鑄工;1972年01期
10 ;洞穴加入稀土鎂合金澆鑄球鐵[J];國內鐵道動態(tài);197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任永紅;張志宏;;氯化物電解制備稀土鎂合金工藝研究[A];中國稀土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2 李偉;高正源;王超淵;;稀土鎂合金薄壁細管的擠壓工藝及組織性能研究[A];2009(重慶)中西部第二屆有色金屬工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張德平;王鴻燕;魯化一;孟健;;稀土鎂合金中元素的ICP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報告暨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7年
4 王勇;高家誠;李偉;王強;;Mg-Y-Nd-Zr稀土鎂合金熱變形行為研究[A];2008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甘肅省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5 俞在宏;;稀土鎂合金在Y_2盲孔端蓋生產中的應用[A];第八屆21省(市、自治區(qū))4市鑄造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俞在宏;;稀土鎂合金在Y_2盲孔端蓋生產中的應用[A];首屆安徽鑄造技術大會論文集[C];2006年
7 俞在宏;;稀土鎂合金在Y_2盲孔端蓋生產中的應用[A];2008年安徽省科協(xié)年會機械工程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常建衛(wèi);郭興伍;彭立明;丁文江;彭穎紅;;250℃下時效時間對Mg-10Gd-3Y-0.4Zr稀土鎂合金腐蝕行為的影響[A];2008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劉峻瑋;李瑛;王福會;;固態(tài)NaCl鹽膜和水蒸氣對稀土鎂合金高溫腐蝕影響的電化學研究[A];2008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柏林;長春稀土鎂合金技術聯(lián)盟成立[N];中國化工報;2007年
2 記者 張兆軍邋通訊員 于柏林;長春建立稀土鎂合金產學研聯(lián)盟[N];科技日報;2007年
3 ;高性能稀土鎂合金助汽車行業(yè)邁向綠色環(huán)保[N];上?萍紙;2008年
4 ;稀土鎂合金產業(yè)技術發(fā)展趨勢分析[N];包頭日報;2012年
5 記者 趙偉 通訊員 于柏林 李巖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yè)化 搶占技術和產業(yè)制高點[N];長春日報;2007年
6 通訊員 于柏林 記者 魏巍;我國最大稀土鎂合金產業(yè)化示范基地在長投產[N];長春日報;2007年
7 柏林邋記者 孫春艷 劉庭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N];吉林日報;2007年
8 佳音;稀土鎂合金材料為重卡零部件創(chuàng)新助力[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7年
9 耿明哲;我國最大稀土鎂合金產業(yè)化示范基地在長春投產[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7年
10 通訊員 于柏林邋記者 張兆軍;我建成最大稀土鎂合金基地[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吳玉蓉;稀土鎂合金的熱力學及固溶特性的理論模擬[D];湖南大學;2007年
2 吳安如;含稀土鎂合金細晶化、塑性變形再結晶、時效脫溶及焊接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3 李偉;固態(tài)稀土鎂合金燃燒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崔亞;稀土鎂合金變壁厚異型板類構件控形控性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5 李揚欣;稀土鎂合金中的長周期堆垛有序結構相及其對組織與性能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孟凡桂;部分稀土鎂合金體系相關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7 徐永東;稀土鎂合金組織和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8 戚海英;部分高強耐熱稀土鎂合金體系的相關系及其凝固組織分析[D];中南大學;2014年
9 蘇桂花;稀土鎂合金的組織、性能及半固態(tài)組織演變規(guī)律[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費厚軍;部分稀土鎂合金體系400℃相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2 韓冰;稀土鎂合金微弧氧化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3 周銀鵬;等通道角擠壓Mg-Gd-Y稀土鎂合金組織與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4 陳平;稀土鎂合金β'和β"以及6HLPS相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賀睿;AZ81基稀土鎂合金組織與腐蝕性能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任大為;稀土鎂合金變壁厚葉片成形工藝研究[D];中北大學;2014年
7 何旭丹;Mg-Nd-Zn-Zr稀土鎂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組織和性能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4年
8 張秀芝;稀土鎂合金低周疲勞行為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2年
9 興成堯;Mg-Y-Nd-xGd稀土鎂合金的組織與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肖龍;Mg-Y-Gd-Nd中部分三元體系的相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987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89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