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 0.6 CoCrFeNi高熵合金在不同條件下的摩擦磨損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1-09-08 21:34
近些年來,高熵合金由于其結構簡單、性能優(yōu)異吸引了大批學者的關注。但他們大多致力于如何提升和改善合金的微觀結構及其力學性能,至于其表面性能,尤其是摩擦磨損性能很少關注。本文研究了Al0.6CoCrFeNi高熵合金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摩擦磨損性能。采用真空電弧熔煉法制備鑄態(tài)高熵合金Al0.6CoCrFeNi,取一組樣品退火,分別研究其高溫和常溫磨損性能。在室溫條件下,所用的儀器為球盤式高速往復磨損試驗裝置(MFT-R4000),分別在干燥、去離子水、酸雨以及模擬海水中進行。往復運動頻率分別為2、3、4和5 Hz。高溫實驗是在干燥條件下進行,采用的是高溫球盤式摩擦磨損試驗機(HT-4001)。溫度分別設置為20、100、200、300、400、500和600℃。另外,用GCr15作為對比材料。實驗過程中,采用原子力顯微鏡(AFM)、維氏硬度儀、XRD、帶EDS的掃描電鏡(SEM)分析儀、3D白光衍射儀、XPS等儀器來分析合金的微觀結構以及摩擦磨損性能。研究結果顯示:(1)鑄態(tài)高熵合金Al0.6CoCrFeNi具有典型的枝晶結構,包含...
【文章來源】: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組元數(n)與混合熵(ΔSconf)的關系曲線
–ΔSmix–δ的三維圖(圖1-2)。很明顯,高熵合金的混合焓的絕對值和熵值小于非晶合金,同時原子尺寸差也小。3、電子濃度經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系統(tǒng)的電子濃度能夠影響固溶體的晶體結構。電子濃度在控制合金的相穩(wěn)定性和物理性能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子濃度有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流動電子的平均原子比(e/a),另一種是總電子數(VEC)(包括價帶中的 d 電子)[26]。例如,對于純Cu([Ar]3d104s1),e/a 和VEC 分別為1 和11。e/a 和VEC 都與合金的相穩(wěn)
i為第 i 個原子的價電子濃度。根據此定律, 郭盛等人總結出通過電子濃度 VEC 判斷相結構的規(guī)律,如圖1-3所示。圖1-3 合金價電子濃度與相結構的組成規(guī)律[30]Fig.1-3Compositionofvalenceelectronconcentrationandphasestructureofalloy[30]當VEC ≥ 8.0時,固溶體傾向于單一的FCC相;當6.87 ≤ VEC ≤ 8.0時,合金組織是FCC和BCC共存的混合相;當VEC≤6.87時,FCC相消失,為單一的BCC相。然而,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當VEC≤2.8時,合金中出現了單一的HCP結構。除了這種方法以外,合金的組織結構還可以通過 CALPHAD 相圖模擬計算、AIDM 以及 DFT(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數理論)來預測[30]。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VEC的值越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世界汽車鎂合金材料技術的新進展[J]. 馮美斌,褚東寧,敖炳秋,袁序弟,王勇. 汽車工藝與材料. 2008(03)
[2]鈦合金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邵娟. 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 2007(04)
[3]多主元高熵合金研究進展[J]. 劉源,李言祥,陳祥,陳敏. 材料導報. 2006(04)
[4]鎳基高溫合金的強化[J]. 顏鳴皋,陳學印. 金屬學報. 1964(03)
本文編號:3391524
【文章來源】: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組元數(n)與混合熵(ΔSconf)的關系曲線
–ΔSmix–δ的三維圖(圖1-2)。很明顯,高熵合金的混合焓的絕對值和熵值小于非晶合金,同時原子尺寸差也小。3、電子濃度經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系統(tǒng)的電子濃度能夠影響固溶體的晶體結構。電子濃度在控制合金的相穩(wěn)定性和物理性能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子濃度有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流動電子的平均原子比(e/a),另一種是總電子數(VEC)(包括價帶中的 d 電子)[26]。例如,對于純Cu([Ar]3d104s1),e/a 和VEC 分別為1 和11。e/a 和VEC 都與合金的相穩(wěn)
i為第 i 個原子的價電子濃度。根據此定律, 郭盛等人總結出通過電子濃度 VEC 判斷相結構的規(guī)律,如圖1-3所示。圖1-3 合金價電子濃度與相結構的組成規(guī)律[30]Fig.1-3Compositionofvalenceelectronconcentrationandphasestructureofalloy[30]當VEC ≥ 8.0時,固溶體傾向于單一的FCC相;當6.87 ≤ VEC ≤ 8.0時,合金組織是FCC和BCC共存的混合相;當VEC≤6.87時,FCC相消失,為單一的BCC相。然而,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當VEC≤2.8時,合金中出現了單一的HCP結構。除了這種方法以外,合金的組織結構還可以通過 CALPHAD 相圖模擬計算、AIDM 以及 DFT(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數理論)來預測[30]。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VEC的值越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世界汽車鎂合金材料技術的新進展[J]. 馮美斌,褚東寧,敖炳秋,袁序弟,王勇. 汽車工藝與材料. 2008(03)
[2]鈦合金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邵娟. 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 2007(04)
[3]多主元高熵合金研究進展[J]. 劉源,李言祥,陳祥,陳敏. 材料導報. 2006(04)
[4]鎳基高溫合金的強化[J]. 顏鳴皋,陳學印. 金屬學報. 1964(03)
本文編號:33915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33915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