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熱加工圖的20CrMnTiH鋼熱成形性能及斜齒輪熱成形模擬
【圖文】:
圖220CrMnTiH鋼在不同應變條件下的熱加工圖(a)0.2(b)0.4(c)0.6(d)0.8(e)0.916Fig.2Hotprocessingmapsof20CrMnTiHsteelwithdifferentstrains由圖2可知,不同應變下的熱加工圖表現了不同的特點。一方面,高η值從處于低應變0.2,,0.4和0.6的熱加工圖中右下角區(qū)域轉變?yōu)楦邞?.8和0.916中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區(qū)域,即由整個中高溫區(qū)域變?yōu)楦邞兿碌牡蜏亍⒌退俾屎椭袦、高速率區(qū)域。另一方面,ζ<0的失穩(wěn)區(qū)域面積隨著應變的增加逐漸減小到熱加工圖的左上角區(qū)域,即轉變?yōu)榈蜏、高速率的條件區(qū)域,表明該材料在大應變熱塑性變形過程中具有較寬的加工條件區(qū)間。因此,隨著應變的增加,熱加工圖形成了圖2d和圖2e中的A,B,C和D這4個特征區(qū)域。由圖2e可知,陰影區(qū)域A為變形失穩(wěn)區(qū),處于低溫、低應變速率區(qū)間:850~956℃,0.23~1s-1,該區(qū)域會出現絕熱剪切帶、局部流動、機械孿晶和裂紋等流動失穩(wěn)問題,因此熱加工條件應避免處于這個區(qū)域。區(qū)域B和C為具有高η值的變形條件區(qū)間,區(qū)域B的最大η值為0.43,處于中溫、高應變速率工藝條件下:1040~1066℃,0.67~1s-1;區(qū)域C的最大η值為0.36,處于低溫、低應變速率工藝條件下:850~906℃,0.01~0.02s-1。然而,區(qū)域D具有較低的η值,低于0.11,處于中高溫、低應變速率區(qū)域。根據文獻[8],高的η值表明微觀組織演化所消耗的能量比例增加,主要發(fā)生動態(tài)回復、動態(tài)再結晶等行為,且一般對應動態(tài)回復和動態(tài)再結晶的η值分別為0.2~0.3和0.35~0.45。因此,材料在高η值的變形溫度和應變速率條件下具有好的熱加工性能,即得到其最優(yōu)工藝窗口為850~906℃,0.01~0.02s-1和1040~1066℃,0.67~1s-1。圖3為20CrMnTiH鋼在ε=0.916下對應熱加工圖中特征區(qū)域A,B,
結晶軟化行為形成的均勻細化的再結晶組織,能提高材料熱變形后的力學性能。圖3d為急劇長大的再結晶晶粒,由于其處于高溫、低應變速率的變形條件,具有足夠的能量和時間來發(fā)生晶界的遷移,導致晶粒粗大,容易形成晶間開裂等缺陷,其對應熱加工圖中低η值的區(qū)域。圖3ε=0.916下對應特征區(qū)域A,B,C和D的微觀組織圖(a)A:T=850℃,ε·=1s-1(b)B:T=1050℃,ε·=1s-1(c)C:T=950℃,ε·=0.01s-1(d)D:T=1050℃,ε·=0.01s-1Fig.3MicrostructuralmetallographscorrespondingtotheregionofA,B,CandDwiththestrainof0.916根據熱加工圖所獲得的20CrMnTiH鋼的熱變形優(yōu)化工藝窗口850~906℃,0.01~0.02s-1和1040~1066℃,0.67~1s-1,選取高η值的工藝條件作為研究對象,建立了對應工藝條件下的熱壓縮變形-傳熱-微觀組織演化有限元模型,進行微觀組織的模擬分析,以驗證該優(yōu)化工藝的可靠性。圖4和圖5分別為所選取的優(yōu)化參數條件下的動態(tài)再結晶體積分數和動態(tài)再結晶晶粒尺寸的模擬結果分布圖。由圖4可知,除了圖4a中鐓粗試樣上下端面區(qū)域未發(fā)生完全動態(tài)再結晶外,其他條件下的試樣均發(fā)生了完全動態(tài)再結晶行為,完全再結晶節(jié)點百分數均達到90%以上。同時,由圖5b~圖5f可得到發(fā)生完全動態(tài)再結晶行為的條件下的平均動態(tài)再結晶晶粒尺寸模擬值分別為21.8,26.2,24.4,21.9和26.0μm,這是因為高η值下的動態(tài)再結晶行為改善了材料的內部組織,得到了均勻細化的再結晶晶粒。根據熱壓縮實驗組織分析可知,對應圖4c和圖4e條件下的平均動態(tài)再結晶晶粒尺寸實驗值分別為24.34和22μm,對比可知其誤差值分別為7.64%和0.45%,可知二者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因此,結合熱壓縮試樣組織和有限元組織模擬結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代汽車零部件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475344)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4CFB855)
【分類號】:TG14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海東;周照耀;;粉末冶金斜齒輪系統模態(tài)分析[J];現代制造工程;2010年05期
2 周伯和;斜齒輪注塑模[J];模具通訊;1981年05期
3 王如賓,韓文光;注塑精密斜齒輪模[J];模具工業(yè);1985年01期
4 劉印科;;斜齒輪n蕕娓叨鵲募撲鉡J];機械工藝師;1989年12期
5 劉善臣;斜齒輪主要參數的測量和計算[J];汽車技術;1990年02期
6 李相彬;;斜齒輪一次成型注射模具問世[J];電子工藝技術;1990年03期
7 于華;;注塑斜齒輪脫模機構的設計[J];模具技術;1990年05期
8 袁國華;巧磨斜齒輪內孔[J];機械工人.冷加工;1991年04期
9 陳鑫;塑料斜齒輪模具設計[J];工程塑料應用;1993年01期
10 鄧中民,徐太榮;斜齒輪的成形磨削逼近法研究[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舒長生;;錐度斜齒輪[A];設備維修與改造技術論文集[C];2000年
2 謝海東;周照耀;夏偉;;粉末冶金溫壓斜齒輪傳動性能研究[A];2005年全國計算材料、模擬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黃紀蓉;王寶棣;溫靜嫻;;汽車斜齒輪生產工藝對其使用壽命的影響[A];2006年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鄧國強;徐飛;劉鐵;;低噪聲塑料斜齒輪和蝸桿傳動的試驗研究[A];第11屆粵港機械電子工程技術與應用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操鴻;王文中;;漸開線斜齒輪非穩(wěn)態(tài)彈流潤滑數值模擬研究[A];2011年全國青年摩擦學與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邵朋禮;魏來生;姚文杰;;某變速箱輸出軸齒輪有限元強度分析[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王龍龍;劉清友;葉永彪;;基于Pro/E的漸開線頂驅斜齒輪參數化建模[A];2005年石油裝備技術發(fā)展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瑩;張立新;;某特種車輛斜齒輪輪齒斷裂分析[A];2007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劉鴻寬;孫志杰;;齒數大于100的質數斜齒輪加工[A];中國電子學會生產技術學分會機械加工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小靈;摩托車常見故障診排法[N];重慶商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明勇;基于有限長線接觸斜齒輪熱彈性流體動力潤滑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2 解志杰;面向全壽命過程的低速斜齒輪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董輝立;油潤滑漸開線斜齒輪摩擦動力學特性及疲勞壽命預估[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虎森;斜齒輪修形與摩擦激勵耦合動力學建模及噪聲分析[D];重慶大學;2015年
2 王博;塑料斜齒輪鋼制蝸桿傳動強度與傳動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龔龍權;有限元與半平面法結合的技術在斜齒輪有限元后處理中的應用[D];重慶大學;2016年
4 楊曉華;交錯軸斜齒輪的仿真及有限元解析[D];四川大學;2005年
5 張德寶;斜齒輪形狀誤差測量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李曉冬;圓柱斜齒輪塑性成形工藝數值模擬與試驗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宋文成;高精度同步傳動中斜齒輪磨損的數值計算[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孫紅;兩級星型斜齒輪傳動系統均載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郭磊;斜齒輪多間隙非線性耦合系統動力學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10 宮曉凱;基于Pro/E精確建模的漸開線斜齒輪設計及應力有限元分析[D];天津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223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2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