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秒脈沖激光輻照金屬玻璃表面結構形成機制
本文選題:激光輻照 + 金屬玻璃。 參考:《稀有金屬》2017年10期
【摘要】:脈沖納秒激光輻照金屬玻璃材料會在表面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波紋形貌,波紋的波長和振幅由內至外逐漸減小。利用掃描電鏡(SE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觀測了一種Ti基金屬玻璃Ti_(40)Zr_(25)Cu_(12)Ni_3Be_(20)(%,質量分數(shù))被納秒脈沖激光輻照后表面的波紋形貌。與Zr基和La金屬玻璃的實驗結果相比,Ti基金屬玻璃表面波紋形貌具有更廣的范圍和更小的特征尺度。在實驗觀測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假設來簡化模型,假設波紋形貌是由于小振幅表面波在深水域不可壓粘性液體中傳播,并在傳播過程中被凝固而形成的。考慮波群理論和等離子體與熔融液體相互作用的影響,對實驗結果進行理論分析。理論分析表明波長短的波傳播更快,凝固前波傳播的距離更遠,所以越靠近邊緣波的波長越短,分析結果也可以解釋Ti基金屬玻璃表面波紋范圍更廣的原因。此外,激光輻照金屬玻璃會電離產(chǎn)生等離子體,通過理論計算發(fā)現(xiàn)變化的等離子體速度、密度和粘性等條件也會影響波紋形貌的形成,不同等離子體條件對應不同的波數(shù),亦可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觀測的波數(shù)值反推等離子體條件。
[Abstract]:Pulsed nanosecond laser irradiation of metallic glass materials will produce a special corrugated shape on the surface, and the wavelength and amplitude of the ripples gradually decrease from inside to outsid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corrugated morphology of a Ti-base metallic glass TiSZ 40ZZ / 25CuD / 12Ni3BeT / 20 / mass fraction (mass fraction) irradiated by nanosecond pulsed laser (nanosecond pulse laser).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Zr-based and La metallic glasses, the corrugate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i-based metallic glasses has a wider range and smaller characteristic scale.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reasonable assumptions are made to simplify the model. It is assumed that the ripple morphology is formed by the propagation of small amplitude surface waves in incompressible viscous fluids in deep water and solidification during propagation.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wave group theor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sma and molten liqui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wave propagation of short wavelength is faster and the distance of wave propagation before solidification is longer. Therefore, the closer the wavelength of the edge wave is, the shorter the wavelength is, which can also explain the wider ripple range on Ti based metallic glass surface. In addition, metal glass irradiated by laser will ionize to produce plasma.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of plasma velocity, density and viscosity will also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corrugated morphology. Different plasma condition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wave numbers. The plasma condition can also be inversely deduced from the wave numerical data.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工學院湍流與復雜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732010,10972110,11028206)資助
【分類號】:TG139.8;TG6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敏偉 ,孟曙光;金屬玻璃[J];金屬世界;2000年01期
2 孟曙光;;未來的材料——金屬玻璃[J];杭氧科技;2000年02期
3 ;金屬玻璃的熱壓過冷液相連接[J];金屬功能材料;2007年05期
4 ;超強金屬玻璃揭秘:3mm粗棒可撐起卡車[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8年03期
5 ;美國開發(fā)出新型“金屬玻璃”[J];大眾科技;2009年02期
6 ;美國研發(fā)出新型“金屬玻璃”[J];材料工程;2009年02期
7 ;美研究人員開發(fā)出新型“金屬玻璃”[J];遼寧建材;2009年02期
8 龍斌;;美開發(fā)出以鈦為基礎的新型“金屬玻璃”[J];功能材料信息;2009年01期
9 美君;;金屬玻璃[J];建材發(fā)展導向;2009年01期
10 李兵;;玻璃金屬和金屬玻璃[J];金屬世界;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水嘉鵬;劉軍民;王玉林;;金屬玻璃的彈性模量和動態(tài)粘度[A];內耗與超聲衰減——第三次全國固體內耗與超聲衰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1年
2 張新建;陳旭;;塊狀金屬玻璃疲勞的研究進展[A];第十四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官可洪;曹玉梁;支起錚;郭恩霖;;鐵基金屬玻璃的熱磁特性[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4 李繼承;陳小偉;;金屬玻璃及其復合材料的壓縮剪切試驗研究進展[A];第十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蔣敏強;戴蘭宏;江峰;;金屬玻璃斷裂的韌脆轉變機理[A];第16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會議程序冊[C];2012年
6 劉凱欣;劉偉東;葉林茂;;高速沖擊載荷下金屬玻璃的力學特性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何怡貞;;金屬玻璃在玻璃轉變溫區(qū)的結構穩(wěn)定性——預晶化與相分離[A];內耗與超聲衰減——第三次全國固體內耗與超聲衰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1年
8 戴蘭宏;;探索大塊金屬玻璃剪切帶起源[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上)[C];2007年
9 潘正堂;;熱可塑鎂基塊狀金屬玻璃之微成型功能性研究[A];2010年第四屆微納米海峽兩岸科技暨納微米系統(tǒng)與加工制備中的力學問題研討會摘要集[C];2010年
10 張海峰;張慶生;胡壯麒;;銅基塊狀非晶制備與性能[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節(jié)浩;新型金屬玻璃在美國研制成功[N];中國建材報;2009年
2 劉霞;美發(fā)明處理金屬玻璃新方法[N];科技日報;2011年
3 王小龍;美制造出單晶體結構金屬玻璃[N];科技日報;2011年
4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 汪衛(wèi)華;金屬玻璃[N];光明日報;2012年
5 張樂;浙江大學研制成功大規(guī)格新型金屬玻璃[N];大眾科技報;2007年
6 張樂;我國研制成功大規(guī)格新型金屬玻璃[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7年
7 陳捷邋劉茜 記者 束洪福;金屬玻璃能“感知冷暖”[N];科技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王冠;金屬玻璃:比塑料易塑,比不銹鋼還剛[N];科技日報;2011年
9 劉霞;澳用金屬玻璃取代塑料造出場發(fā)射電極[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秀茹;快速增壓法制備大塊金屬玻璃及金屬玻璃的高壓相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2 胡浩;Ti基大塊金屬玻璃表面制備生物活性涂層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3 吳念初;鋁基塊體金屬玻璃結構模型及其玻璃形成能力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5年
4 崔晶;鈦基非晶復合材料變形行為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Azkar Saeed Ahmad;無序態(tài)材料在極端條件下的表現(xiàn)行為[D];浙江大學;2016年
6 薛榮潔;高壓對金屬玻璃性能的影響和金屬玻璃β弛豫行為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7 曾橋石;金屬玻璃在壓力下多形態(tài)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楊亮;金屬玻璃原子結構的同步輻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韓光;理想金屬玻璃的團簇共振模型[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陳連義;單相大塊金屬玻璃的塑性變形[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榮潔;金屬玻璃的密度與缺陷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盧金平;基于M-C屈服準則的金屬玻璃切削力學建模與實驗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3 馬雯麗;Zr_(61.7)Al_8Ni_(13)Cu_(17)Sn_(0.3)金屬玻璃單向壓縮變形后剪切帶的密度與分布[D];蘭州大學;2015年
4 周超;金屬玻璃液體的異常動力學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侯文婧;500keV的He~(2+)離子輻照Fe基、Ni基、Ti基金屬玻璃損傷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6 胡超;金屬玻璃的局域原子結構的表征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王海波;工業(yè)純原料制備的鐵基金屬玻璃及其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田雪坤;金屬玻璃球殼熱屈曲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5年
9 李鋒;AL-TM-RE合金體系中相似組元替換對金屬玻璃形成能力的影響[D];東北大學;2014年
10 陳燕;基于模量法則的銅鋯體系金屬玻璃設計及其性能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345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03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