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10對鎂合金表面釩酸鹽轉(zhuǎn)化膜的耐蝕改性研究
本文選題:鎂合金 + 釩酸鹽轉(zhuǎn)化膜; 參考:《材料保護》2017年09期
【摘要】:為了研究非離子表面活性劑OP10對鎂合金表面釩酸鹽轉(zhuǎn)化膜形成過程中氣泡黏附的影響,通過接觸角測量儀、掃描電鏡及能譜儀、電化學測試和中性鹽霧試驗等對鎂合金轉(zhuǎn)化試樣表面的接觸角、元素組成及耐蝕性進行了測試分析。結(jié)果表明:與未加OP10轉(zhuǎn)化液處理的鎂合金樣品相比,加入OP10處理過的試樣固液接觸角從43.48°減小到5.66°,O、S元素含量增加,腐蝕電位正移了280 m V,腐蝕電流密度降低了98%,中性耐鹽霧時間從72h增加到140 h,鎂合金的耐蝕性能顯著提高。
[Abstract]:The contact angle ,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urface of magnesium alloy were measur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ing instrument ,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 electrochemical test and neutral salt spray tes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act angle decreased from 43.48 擄 to 5.66 擄 , O and S elements increased ,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shifted 280 m V ,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decreased by 98 % , the neutral salt spray time increased from 72 h to 140 h , an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
【作者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北水資源與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976143)資助
【分類號】:TG17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第七屆全國轉(zhuǎn)化膜會議暨技術研討會征文通知[J];表面工程資訊;2007年01期
2 ;鋁合金氟氫酸轉(zhuǎn)化膜的研究[J];材料保護;1999年10期
3 ;第十屆全國轉(zhuǎn)化膜及表面精飾學術年會征文通知(第二輪)[J];材料保護;2013年12期
4 鄭旦亮,唐電;不同工藝制備的鋁表面轉(zhuǎn)化膜形成機理初探[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5 石磊,王清,王澤波;轉(zhuǎn)化膜性能的測試技術[J];腐蝕與防護;2004年10期
6 羅福林;;鍍層及轉(zhuǎn)化膜的精飾處理──拉絲、研磨及雙色處理[J];電鍍與涂飾;2007年11期
7 郭瑞光;耿志良;;無鉻轉(zhuǎn)化膜技術研究的幾點建議[J];電鍍與涂飾;2008年05期
8 宮承鵬;王昕;劉浩泉;盧軒;;不同添加劑對鋁表面鈰轉(zhuǎn)化膜耐蝕性的影響[J];中國稀土學報;2011年02期
9 單美華;郭瑞光;馬建青;;鋅片表面鈦鹽轉(zhuǎn)化膜的制備及其性能[J];材料保護;2011年08期
10 王玉琴;路品;陳澤民;張娜;高艷炫;;鋼鐵表面鈦鹽轉(zhuǎn)化膜[J];腐蝕與防護;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喬麗英;張婷;謝奉妤;張飛云;高家誠;;制備工藝對純鎂表面植酸轉(zhuǎn)化膜的緩蝕性影響的研究[A];2011中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崔秀芳;李慶芬;王福會;;鎂、鋁及其合金表面植酸轉(zhuǎn)化膜研究[A];第八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三屆青年表面工程學術論壇論文集(六)[C];2010年
3 陳東初;吳飛鵬;李文芳;;植酸在鎂合金表面無鉻化學轉(zhuǎn)化膜中的應用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4 易愛華;李文芳;杜軍;穆松林;;鋁合金表面有色鈦/鋯轉(zhuǎn)化膜的制備[A];第九屆全國轉(zhuǎn)化膜及表面精飾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農(nóng)登;宋東福;戚文軍;梁濤;王海艷;;鎂合金磷酸鹽-高錳酸鹽轉(zhuǎn)化膜工藝研究[A];2013廣東材料發(fā)展論壇——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新材料科技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楊在興;霍宏偉;;AZ91D表面鈰轉(zhuǎn)化膜成膜工藝及其耐腐蝕性的研究[A];2008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盤艷紅;杜軍;李文芳;穆松林;;鎂合金表面Ce-Mn轉(zhuǎn)化膜組織結(jié)構(gòu)及耐蝕性研究[A];第九屆全國轉(zhuǎn)化膜及表面精飾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李業(yè)萍;張樹永;;鎂合金有機羧酸鈉轉(zhuǎn)化膜的制備和性能研究[A];中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專業(yè)委員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陳義慶;徐承明;敖列哥;徐小連;肖宇;武裕民;;硫酸鋅對鍍鋅鋼板中鉻酸鹽轉(zhuǎn)化膜檢測的影響[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陸飚;黃清安;;鎂合金無鉻有機轉(zhuǎn)化膜研究現(xiàn)狀[A];第九屆全國轉(zhuǎn)化膜及表面精飾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冬博;鎂合金腐蝕防護轉(zhuǎn)化膜研究進展順利[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申Pr伯;生物活性涂層包覆鎂合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2 高蕊;鎂合金表面超疏水膜層構(gòu)筑及其防腐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
3 張玉芬;鎂合金表面超疏水涂層的構(gòu)建及其腐蝕行為[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4 雷黎;鎂合金鈰轉(zhuǎn)化膜與鈰/硅烷復合轉(zhuǎn)化膜的成膜機理及腐蝕行為[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5 張雙紅;鋅層表面硅酸鹽和鑭鹽轉(zhuǎn)化膜的結(jié)構(gòu)及改性[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6 陳廷益;6063鋁合金表面著色鋯(鈦)無鉻轉(zhuǎn)化膜的成膜及其機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高煥方;鎂合金環(huán)保型化學轉(zhuǎn)化膜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8 易建龍;Mg-9Gd-4Y-1Nd-0.6Zr合金的耐蝕性及鈰轉(zhuǎn)化膜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陳曉明;鎂合金上單寧酸系轉(zhuǎn)化膜和鈣系磷化膜的制備和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袁美蓉;熱浸鍍鋅層表面硅酸鹽轉(zhuǎn)化膜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弋;脈沖強磁場處理AZ31鎂合金的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研究[D];江蘇大學;2017年
2 張敏;鎂合金表面植酸/羥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層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3 劉耿;新型全降解鎂合金氣管支架的制備及性能評價[D];鄭州大學;2017年
4 張佳斌;Ca和Ce/La在鎂合金中的協(xié)同強化機制及其防護涂層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5 張賀宏;鋁合金表面耐蝕防污化學轉(zhuǎn)化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6 劉超;鋁合金三價鉻復合轉(zhuǎn)化膜制備及性能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吳曉曉;熱浸Galfan鍍層表面鑭鹽轉(zhuǎn)化膜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8 付義坤;鋁合金表面鈦鋯轉(zhuǎn)化膜處理液的極限成膜能力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9 石琴;鎂合金表面轉(zhuǎn)化膜—化學鍍 Ni-P 層的制備及耐蝕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10 張睿悅;醫(yī)用鎂合金表面介孔45S5生物活性玻璃/植酸轉(zhuǎn)化膜復合涂層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8148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81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