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表4-6酶解時間對茶褐素提取率的影響;Table4-6Theeffectofenzym;酶解時間/min產(chǎn)率%;2022.526;4023.773;6022.683;8022.277;10021.507;提取率/%;酶解時間/min;圖4-4酶解時間與茶褐素提取率的關(guān)系;Figure4-4Relationsh
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
表4-6 酶解時間對茶褐素提取率的影響
Table 4-6 The effect of enzymolysis tim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Bs
酶解時間/min 產(chǎn)率 %
20 22.526
40 23.773
60 22.683
80 22.277
100 21.507
提取率/ %
酶解時間/ min
圖 4-4 酶解時間與茶褐素提取率的關(guān)系
Figure 4-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zymolysis time and the ratio
如圖4-4所示,在酶解時間的單因素實驗中,茶褐素的提取率在選取的時間范圍內(nèi),隨著時間的增長同樣呈現(xiàn)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最高的酶解時間為40 min。在20-40 min的時間段內(nèi),茶褐素粗品的提取率顯著增高,說明延長時間使得纖維素酶對底物進行充分的酶解,超過40 min時,酶解基本完成,延長時間反而降低了茶褐素粗品的提取率,因此我們選取40 min作為纖維素酶酶解的最佳時間。
4.3.2 正交試驗結(jié)果分析
在單因素試驗中,由于條件單一,實驗的結(jié)果往往分析性較低。正交試驗是一種綜合安排和分析實驗因素的設(shè)計方法。從實驗因素的全部水平組合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水平組合進行實驗。根據(jù)單因素的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為了找出茶褐素提取的最優(yōu)條件,本實驗中我們選取酶解溫度(A)、酶解用量(B)、PH值(C)、酶解時間(D)作為正交試驗的四種因素,每個因素選取三個水平進行L9(34)實驗。正交因素水平表(表一)及正交實驗設(shè)計表(表二)如下:
廣西師范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表4-7 水平因素 Table 4-7 Level factors
因素水平
水平 1 2 3
A (酶解溫度/℃)
30 40 50
B (酶解用量/mg)
10 20 30
表4-8 正交試驗 Table 4-8 Orthogonal test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對計算極差R值進行直觀分析可知,正交試驗中的四種影響因素對了六堡茶中茶褐素的提取率的影響順序是:D>C>B>A,即酶解時間>pH值>酶用量>酶解溫度。將實驗中提取率的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A1 B2 C2 D2的條件下,提取率是最高的,可達24.50%。
A 30 30 30 40 40 40 50 50 50 22.412 23.063 22.811 0.651
B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22.578 23.300 22.408 0.892
C 3 4 5 4 5 3 5 3 4 22.241 23.843 22.202 1.641
D 20 40 60 60 20 40 40 60 20 23.418 23.233 21.634 1.784
提取率% 22.363 24.503 20.371 22.832 23.697 22.659 22.538 21.700 24.194
C (pH值)
3 4 5
D (酶解時間/min)
20 40 60
4.4 結(jié)論
在單因素的基礎(chǔ)上利用正交試驗的全面性,設(shè)計了四因素三水平的L9 (34)試驗。對實
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
驗結(jié)果通過極差分析,找出了纖維素酶輔助法提取六堡茶中茶褐素粗品的最佳工藝條件?紤]到酶用量的增加會提高成本,同時溫度過高也會影響纖維素酶的活性,而且纖維素酶只有在最適的pH值條件下才能有最高的活性,因此我們選取當茶葉原料為10 g、料液比為1:10、超聲時間為30 min、回流時間為40 min (3次) 的條件下,六堡茶中茶褐素的最優(yōu)提取條件是:纖維素酶的用量為20 mg、酶解溫度為30 ℃、酶解時間為20 min、pH=4,在此條件下茶褐素粗品的提取率可達到24.50%。
廣西師范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參考文獻
[1] 楊錦泉. 廣西特產(chǎn)-六堡茶[J]. 茶業(yè)通報, 1999, 21(4): 31-31.
[2] 秘鳴, 周紅杰. 開發(fā)前景廣闊的茶葉生化產(chǎn)品茶色素[J]. 農(nóng)牧產(chǎn)品開發(fā), 1997 (8):
39-40.
[3] 梁名志, 夏麗飛, 陳林波, 等. 普洱茶渥堆發(fā)酵過程中理化指標的變化研究[J]. 中國農(nóng)
學通報, 2006, 22(10): 321-325.
[4] Fullbrook P D. The use of enzymes in the processing of oilseed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983, 60(2): 476-478.
[5] Dominguez H, Nunez M J, Lema J M. Oil extractability from enzymatically treated soybean
and sunflower: range of operational variables[J]. Food Chemistry, 1993, 46(3): 277-284.
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
第五章 大孔樹脂純化茶褐素的研究
六堡茶屬于黑茶中的一種,產(chǎn)于廣西蒼梧縣,在清嘉慶年間即被列為名茶[1]。六堡茶具有黑茶所特有的性質(zhì),對于黑茶中的茶色素的研究較早就已有報道,但是大多集中在普洱茶和烏龍茶[2]。大孔樹脂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酸堿和有機溶劑,在天然產(chǎn)物提取分離中是一種常用的方法[3]。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的劉亞林曾選取不同型號的大孔樹脂對普洱茶中的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成分進行純化研究[4],此后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易戀選取了不同型號的大孔樹脂對普洱茶中的茶褐素進行純化,選取了較優(yōu)的樹脂型號[5]。本文采用不同型號的大孔樹脂對六堡茶中的茶褐素進行吸附解脫試驗,,期望達到純化茶褐素的目的。
5.1 實驗材料與方法 5.1.1 實驗材料
D900、DM-301、ADS-17、S-8型號大孔吸附樹脂(均購于鄭州勤實科技有限公司);D101(購于天津市光復(fù)精細化工研究所);六堡茶由廣西梧州茶廠提供
5.1.2 實驗儀器
表5-1 實驗主要儀器
Table 5-1 Main Experiment Instrument
儀器名稱
100g手提式高速中藥粉粹機 DFT-100 數(shù)顯pH計 標準篩 三用恒溫水箱 電熱恒溫干燥箱 電子調(diào)溫電熱套 超聲波清洗機 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 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雙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計 電子天平
PHS-25
孔徑0.600 mm,60目 HH-W420 400-S-II 98-1-B KO-400B SHB-III R-1001N TU-1901 EL-204
型號
生產(chǎn)廠家
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智光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上虞市五四儀器廠 江蘇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 上海躍進醫(yī)療儀器廠 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公司 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 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 北京譜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
下載地址:92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_圖文.Doc
【】最新搜索
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_圖文
2016年大學生學習情況范文
登錄注冊
53內(nèi)科護理學題庫 第4章
數(shù)學認識時鐘
2016年另版澳門葡京賭俠詩
海底小分隊 動畫片
jessica krystal
76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關(guān)于印發(fā)87號文件
關(guān)于高效團隊成員不做的事,不正確的是
本文關(guān)鍵詞:廣西六堡茶化學成分分離、活性分析及茶褐素提取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33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8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