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工程論文 >

煤矸石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8 13:17

  本文關鍵詞:煤矸石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煤矸石混凝土 強度 彈性模量 數(shù)學模型


【摘要】:主要研究煤矸石摻量對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的影響,建立煤矸石混凝土彈性模量計算的數(shù)學模型。試驗設計C20~C50四個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按照等量取代法,用20%~100%煤矸石取代碎石,通過外加劑調整混凝土的工作性,制成混凝土試件。依據(jù)GB/T 50081進行測試,通過試驗結果研究煤矸石摻量對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的影響,建立煤矸石混凝土強度、表觀密度和彈性模量的數(shù)學模型。試驗結果表明:煤矸石摻量的變化對C20等級的混凝土強度影響不大;C30等級的混凝土,當煤矸石摻量在40%以內時,強度變化不大;但是當煤矸石摻量繼續(xù)增大到60%時,強度出現(xiàn)明顯降低趨勢;C40~C50等級的混凝土煤矸石摻量達到20%時強度降低5%,因此煤矸石摻量應控制在20%內。通過對混凝土模量和強度的研究以及試驗結果建立了煤矸石混凝土彈性模量計算的數(shù)學模型,E_c=429.1/(9.003+151.4/f_c)或者E_c=6.036×10~(-3)×ρ×f_c~(0.238 8)。
【作者單位】: 沈陽建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十二五國家支撐項目子課題(2012BAJ17B01)
【分類號】:TU528
【正文快照】: 0引言煤矸石作為混凝土骨料的替代材料,已經(jīng)在混凝土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煤矸石骨料與碎石相比,具有密度小,強度低,吸附性強,吸水率大等特點,科研工作者對煤矸石混凝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段曉牧、宋洋等人研究得出在高強水泥基體下,由于集料強度低于水泥基體的強度,應提高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曉牧;夏軍武;楊風州;曹極昌;張志雄;;煤矸石集料性質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4年03期

2 李楊;;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計算方法[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3 韓宇棟;張君;王振波;;粗骨料體積分數(shù)對混凝土彈模和抗壓強度的影響[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4 郭金敏;朱伶俐;;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的正交試驗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5 顧章川;陳夢成;許開成;;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試驗研究[J];混凝土;2011年05期

6 張金喜;陳煒林;金珊珊;陳春珍;楊榮俊;;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7 何盛東;劉立新;王俊;王荔荔;;不同替代率下機制砂混凝土彈性模量試驗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8 雷秀玲;李艷萍;葉遠勝;黃茹卉;;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測試方法及影響因素研究[J];東北水利水電;2009年07期

9 鄭建軍;呂建平;吳智敏;;考慮不均勻界面時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J];復合材料學報;2008年05期

10 張利娟;徐亦冬;;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與彈性模量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向東;李慶文;李桂秀;李洋;;凍融-碳化耦合環(huán)境下自燃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實驗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6年05期

2 李慶文;張向東;李桂秀;李洋;張晉;;自燃煤矸石輕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6年05期

3 陳彥文;牛晚揚;丁兆陽;;煤矸石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2016年04期

4 張向東;李慶文;;凍融交替作用下煤矸石混凝土性能裂化的研究[J];非金屬礦;2016年02期

5 董作超;夏軍武;段曉牧;曹極昌;;基于養(yǎng)護齡期的煅燒煤矸石細集料砂漿X射線衍射及掃描電鏡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6年03期

6 程振華;;煤矸石集料混凝土的微觀結構與物理力學性能研究[J];科技資訊;2015年29期

7 楊華;李宗利;惠弘毅;;基于隨機骨料模型的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6年02期

8 覃荷瑛;唐慧;;粗骨料含量對再生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中外公路;2015年06期

9 董作超;夏軍武;段曉牧;張志雄;;基于徐州礦區(qū)煅燒煤矸石細集料活性的砂漿孔結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6年04期

10 羅作球;姚源;孟剛;張凱峰;鄧天明;王寧;趙世冉;;煤矸石用作混凝土集料的建材資源化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5年S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宇棟;張君;高原;;粗骨料體積含量對混凝土斷裂參數(shù)的影響[J];工程力學;2013年03期

2 楊林;楊靜;姬宏奎;;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3 侯東偉;張君;陳浩宇;劉文;;干燥與潮濕環(huán)境下混凝土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發(fā)展分析[J];水利學報;2012年02期

4 王四巍;于懷昌;高丹盈;趙利梅;;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室內試驗研究[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1年03期

5 張金喜;陳煒林;楊榮俊;;煤矸石集料基本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0年06期

6 王立鋼;施惠生;羅德龍;王迎飛;;北方微凍地區(qū)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0年03期

7 高丹盈;趙利梅;王四巍;;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計算方法[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年04期

8 顧榮軍;袁江;耿歐;高飛劍;;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9年09期

9 金珊珊;張金喜;張江;王德志;;水在混凝土中擴散系數(shù)測定方法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16期

10 張君;祁錕;侯東偉;;基于絕熱溫升試驗的早齡期混凝土溫度場的計算[J];工程力學;2009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建軍;呂建平;吳智敏;;考慮不均勻界面時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J];復合材料學報;2008年05期

2 張英姿;趙穎華;范穎芳;;受酸雨侵蝕混凝土彈性模量研究[J];工程力學;2011年02期

3 顧章川;陳夢成;許開成;;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試驗研究[J];混凝土;2011年05期

4 王偉成;高利甲;;幾種混凝土彈性模量理論計算方法精度比較[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5 曹茂柏;;對混凝土彈性模量影響因素的探討[J];科技通報;2012年12期

6 李楊;;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計算方法[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7 楊成學;楊文禮;楊露;;現(xiàn)場測試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方法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8 朱興一;陳偉球;趙興剛;陳龍;;基于快速多極邊界元法的瀝青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J];計算機輔助工程;2011年01期

9 王四巍;于懷昌;高丹盈;趙利梅;;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室內試驗研究[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1年03期

10 李朝紅;徐光興;;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的混合夾雜模型[J];低溫建筑技術;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高丹盈;趙軍;湯寄予;;纖維高強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試驗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朱興一;黃志義;陳偉球;;基于快速多極邊界元法的瀝青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模型研究[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3 王中華;張偉;吳剛;呂鋒;;混凝土彈性模量與混凝土配合比相關性探討[A];第三屆全國商品混凝土信息技術交流大會暨2006全國商品混凝土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高丹盈;趙軍;湯寄予;;纖維高強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試驗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下冊)[C];2003年

5 鄭建軍;姜璐;周欣竹;;界面對纖維混凝土彈性模量的影響[A];先進纖維混凝土 試驗·理論·實踐——第十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李麗;陸作海;范佳;王彥波;;對防滲墻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討論[A];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2009年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劉立;趙順增;曹淑萍;吳勇;;輕集料混凝土彈性模量的研究[A];建設工程混凝土應用新技術[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甘yN毓;考慮界面裂縫時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2 姜璐;界面結構特性及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5年

3 王鵬;塑性混凝土彈性模量測試及力學性能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043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3043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e0d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