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金屬Cu參與的芳基羧酸脫羧官能團化反應研究
本文關鍵詞:過渡金屬Cu參與的芳基羧酸脫羧官能團化反應研究
【摘要】:羧酸類化合物具有廉價易得、種類繁多、穩(wěn)定無毒等優(yōu)點,最近十來年,過渡金屬催化的羧酸脫羧偶聯反應得到廣泛的研究和發(fā)展。與傳統(tǒng)的金屬有機試劑相比,羧酸在過渡金屬催化下脫羧得到的有機金屬中間體與所用的過渡金屬有關,既可能作為親電試劑又可能作為親核試劑。此外,脫羧偶聯反應通常只產生沒有污染的二氧化碳,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因此,過渡金屬催化羧酸脫羧的偶聯反應成為了構建碳-碳鍵、碳-雜原子鍵的重要手段。過渡金屬催化羧酸脫羧常用的催化劑有Pd、Ag、Rh、Au等貴金屬催化劑。這些貴金屬催化劑價格昂貴,造成了相關的催化脫羧反應成本高,因此很有必要發(fā)展廉價金屬實現的羧酸脫羧偶聯反應。過渡金屬Cu廉價易得,我們希望發(fā)展一系列廉價Cu參與的芳基羧酸脫羧官能團化反應。本論文主要研究工作為:1)在較為溫和的條件下,廉價Cu催化芳基(雜環(huán))羧酸脫羧質子化反應;2)廉價Cu催化鄰硝基芳基羧酸脫羧自偶聯,生成聯苯類化合物反應;3)Pd/Cu雙金屬催化芳基羧酸脫羧與DMSO反應生成芳基甲硫醚類化合物反應;4)Cu促進缺電子芳基羧酸脫羧和Pd/Cu催化富電子芳基羧酸脫羧的鹵化和氰化反應。
【關鍵詞】:Cu 羧酸脫羧 官能團化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21.25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緒論7-34
- 1.1 前言7-8
- 1.2 過渡金屬催化羧酸脫羧反應綜述8-31
- 1.2.1 Pd參與的羧酸脫羧反應8-17
- 1.2.2 Ag參與的羧酸脫羧反應17-23
- 1.2.3 Rh催化羧酸脫羧反應23-24
- 1.2.4 Au催化羧酸脫羧反應24-25
- 1.2.5 Fe催化羧酸脫羧反應25-26
- 1.2.6 Cu催化羧酸脫羧反應26-31
- 1.3 本論文的選題依據及意義31-32
- 1.4 本論文的研究內容32-34
- 第二章 Cu催化芳基羧酸脫羧質子化反應34-43
- 2.1 引言34
- 2.2 實驗34-38
- 2.2.1 儀器34-35
- 2.2.2 藥品試劑35-36
- 2.2.3 基本實驗操作36
- 2.2.4 最優(yōu)反應條件的篩選36-38
- 2.2.5 反應底物的拓展38
- 2.3 機理的討論38-39
- 2.4 本章小結39
- 2.5 產物的表征(核磁數據和分析)39-43
- 第三章 Cu催化芳基羧酸脫羧自聚合成聯苯類化合物反應43-49
- 3.1 引言43
- 3.2 實驗43-46
- 3.2.1 儀器和藥品試劑43-44
- 3.2.2 基本實驗操作44
- 3.2.3 最優(yōu)反應條件的篩選44-46
- 3.2.4 反應底物的拓展46
- 3.3 本章小結46
- 3.4 產物的表征(核磁數據和分析)46-49
- 第四章 Cu參與的芳基羧酸脫羧與DMSO作用生成芳基甲硫醚的反應49-56
- 4.1 引言49
- 4.2 實驗49-53
- 4.2.1 儀器和藥品試劑49-50
- 4.2.2 基本實驗操作50
- 4.2.3 最優(yōu)反應條件的篩選50-52
- 4.2.4 反應底物的拓展52-53
- 4.3 本章小結53
- 4.4 產物的表征(核磁數據和分析)53-56
- 第五章 Cu參與的芳基羧酸脫羧鹵化及氰基化反應56-72
- 5.1 引言56-57
- 5.2 實驗57-61
- 5.2.1 儀器和藥品試劑57
- 5.2.2 基本實驗操作57
- 5.2.3 最優(yōu)反應條件的篩選57-60
- 5.2.4 反應底物的拓展60-61
- 5.3 本章小結61
- 5.4 產物的表征(核磁數據和分析)61-72
- 第七章 全文總結72-73
- 致謝73-74
- 引用文獻74-81
- 附錄 核磁譜圖81-169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1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婁玲珠;王詠;;酸性脫羧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研究[J];廣東科技;2012年11期
2 趙廣樂;于亮;閆喜龍;王東華;陳立功;;1-(2-氰乙基)-2-氧代環(huán)戊基甲酸甲酯的選擇性水解脫羧[J];有機化學;2009年09期
3 李召好;陳靜;蘇偉平;洪茂椿;;Pd/MgO:一種基于芳香羧酸脫羧與鹵代芳烴的交叉偶聯反應體系的可循環(huán)的多相催化劑(英文)[J];化學學報;2014年05期
4 陳建海;四氟苯菊酯的合成[J];農藥;2005年07期
5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磊;含水體系中銀催化的脂肪族羧酸脫羧烯丙基化反應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2 吳江華;脂肪酸催化脫羧制備長鏈烷烴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3 李兆杰;過渡金屬Cu參與的芳基羧酸脫羧官能團化反應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4 莊燦波;乙酰乳酸脫羧酶催化機制的QM/MM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沈永亞;銀催化芳基羧酸的脫羧硝化反應和鈀催化芳基羧的脫羧Hiyama偶聯反應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王居亮;水分子對乳清酸核苷單磷酸鹽催化脫羧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殷軍;銅催化脫羧三氟甲基化反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8 何潤田;含有P-N混合配體的鈀配合物在C-C脫羧偶聯催化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4年
9 袁海娜;手性硫脲催化下β-羰基羧酸與三氟甲基環(huán)酮亞胺不對稱脫羧Mannich反應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10 柳杰元;基于Pd催化的不對稱脫羧質子化反應:(-)-Aspidofractinine的全合成研究[D];云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440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84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