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雜環(huán)類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26 18:53
液晶分子致晶單元中雜原子的引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修飾和改變液晶化合物的性能,從而備受研究者的關注。如在化合物的致晶單元中引入氧原子和氮原子的苯并噁唑類液晶及苯并咪唑類液晶等。在苯并咪唑化合物中,氮原子具有較大的電負性,咪唑結構間易形成氫鍵,從而增加穩(wěn)定性,但導致化合物熔點升高。同時氟取代液晶由于其低粘度、低熔點的性能而被廣泛的應用在液晶顯示領域。為了進一步探究分子間氫鍵對苯并咪唑化合物液晶性能的影響以及將烯丙氧基作為末端取代基時對苯并噁唑化合物性能的影響,本文設計并合成了甲基取代的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及引入烯丙氧基的苯并噁唑類化合物,具體研究內容如下:(1)設計并合成了一系列甲基取代的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其中碳鏈長度為4-14,末端取代基分別為甲基、硝基和氫。在合成過程中以對碘苯酚為原料,通過四步反應(醚化反應、偶聯(lián)反應、親核反應、醛胺縮合及親核反應)得到目標產(chǎn)物。通過DSC和POM對目標產(chǎn)物的相變溫度和液晶相織構進行了測試,得到結果如下:當化合物末端基團為H和CH3時,化合物在升降溫過程可以觀察到近晶相的焦錐織構,且液晶相區(qū)較寬。當末端取代基為硝基時,且烷氧基鏈碳數(shù)較少(4-8)時,化合物在...
【文章頁數(shù)】:11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
論文中的化合物及其代號
第1章 緒論
1.1 液晶
1.1.1 液晶的分類
1.2 雜環(huán)液晶
1.2.1 香豆素雜環(huán)類液晶
1.2.2 苯并噁唑類液晶
1.2.3 苯并咪唑類液晶
1.2.4 噻吩類液晶
1.3 含氟液晶
1.4 課題的意義和研究內容
1.4.1 課題的意義
1.4.2 研究內容
1.4.3 創(chuàng)新性
第2章 1-甲基化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反應方程式
2.2.2 儀器與試劑
2.2.3 試劑預處理
2.2.4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2.2.5 結構表征
2.3 結果與討論
2.3.1 液晶性能
2.3.1.1 化合物nPPMH-M的液晶性能
2.3.1.2 化合物nPPMM-M的液晶性能
2.3.1.3 化合物nPPMN-M的液晶性能
2.3.1.4 末端取代基對nPPMx-M性能的影響
2.3.2 化合物nPPMx-M的熱穩(wěn)定性
2.3.3 化合物nPPMx-M的光譜性能
2.3.4 性能比較
2.4 結論
第3章 烯丙氧甲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制備與性能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反應方程式
3.2.2 試劑與儀器
3.2.3 試劑預處理
3.2.4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3.2.5 結構表征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化合物nPPF(2)BP的液晶性能
3.3.2 化合物nPPF(2)BP的熱穩(wěn)定性
3.3.3 化合物nPPF(2)BP的光譜性能
3.3.4 性能比較
3.4 結論
第4章 烯丙氧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制備與性能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反應方程式
4.2.2 試劑與儀器
4.2.3 試劑預處理
4.2.4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4.2.5 結構表征
4.3 結果與討論
4.3.1 化合物LOPPBX的液晶性能
4.3.2 化合物LOPPBX的熱穩(wěn)定性
4.3.3 化合物LOPPBX的光譜性能
4.4 結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771513
【文章頁數(shù)】:11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
論文中的化合物及其代號
第1章 緒論
1.1 液晶
1.1.1 液晶的分類
1.2 雜環(huán)液晶
1.2.1 香豆素雜環(huán)類液晶
1.2.2 苯并噁唑類液晶
1.2.3 苯并咪唑類液晶
1.2.4 噻吩類液晶
1.3 含氟液晶
1.4 課題的意義和研究內容
1.4.1 課題的意義
1.4.2 研究內容
1.4.3 創(chuàng)新性
第2章 1-甲基化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反應方程式
2.2.2 儀器與試劑
2.2.3 試劑預處理
2.2.4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2.2.5 結構表征
2.3 結果與討論
2.3.1 液晶性能
2.3.1.1 化合物nPPMH-M的液晶性能
2.3.1.2 化合物nPPMM-M的液晶性能
2.3.1.3 化合物nPPMN-M的液晶性能
2.3.1.4 末端取代基對nPPMx-M性能的影響
2.3.2 化合物nPPMx-M的熱穩(wěn)定性
2.3.3 化合物nPPMx-M的光譜性能
2.3.4 性能比較
2.4 結論
第3章 烯丙氧甲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制備與性能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反應方程式
3.2.2 試劑與儀器
3.2.3 試劑預處理
3.2.4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3.2.5 結構表征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化合物nPPF(2)BP的液晶性能
3.3.2 化合物nPPF(2)BP的熱穩(wěn)定性
3.3.3 化合物nPPF(2)BP的光譜性能
3.3.4 性能比較
3.4 結論
第4章 烯丙氧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制備與性能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反應方程式
4.2.2 試劑與儀器
4.2.3 試劑預處理
4.2.4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4.2.5 結構表征
4.3 結果與討論
4.3.1 化合物LOPPBX的液晶性能
4.3.2 化合物LOPPBX的熱穩(wěn)定性
4.3.3 化合物LOPPBX的光譜性能
4.4 結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7715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77151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