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熒光試劑的開發(fā)及其在食品中氨基化合物分析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05:58
氨基酸作為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zhì),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nèi),同時氨基酸還是各種食品中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影響著這些產(chǎn)品的味道、香氣和顏色,并且具有很復雜的生物學功能,然而,一些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以及食品包裝材料的使用導致了在食品中出現(xiàn)了多種具有致癌性質(zhì)的氨基污染物,因此開發(fā)高靈敏度且高選擇性的分析方法監(jiān)測這些物質(zhì)對于研究食品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guān)系是至關(guān)重要的。高效液相色譜技術(shù)因其分辨率高,靈敏度高,通用性強和樣品處理簡單的優(yōu)點一直是食品與衛(wèi)生安全領(lǐng)域分析中最常用的檢測技術(shù)之一,而受限于多數(shù)氨基化合物沒有發(fā)光性質(zhì),開發(fā)高靈敏度的標記試劑一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另外,食品中氨基化合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對不同氨基化合物的選擇性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的重點在于設(shè)計與合成新型的熒光試劑用于標記氨基化合物并開發(fā)選擇性強,靈敏度高的分析方法用于食品中不同氨基化合物的檢測,具體內(nèi)容如下:第一章:簡述了食品中常見的氨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常用的分析技術(shù),用于標記氨基的衍生化試劑的研究現(xiàn)狀,選題意義及本論文主要工作。第二章:設(shè)計與合成了新型的熒光標記試劑4-(咔唑-9-基)-芐基氯甲酸酯(CBBC-Cl)并進行了結(jié)...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咔唑-9-基)-芐基氯甲酸酯(CBBC-Cl)的合成路線圖
第2章新型熒光標記試劑CBBC-Cl用于茶葉中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硼酸鹽緩沖液中,并通過0.45μm尼龍過濾器過濾,最后用硼酸鹽緩沖液將濃度稀釋至1.0μg/mL,并將其置于4°C的冰箱中以待分析。2.2.6衍生化反應衍生化反應如圖2-2所示,反應在乙腈/水(1:1)堿性介質(zhì)溶液中進行,簡而言之,將20μL氨基酸標準溶液,200μL硼酸鹽緩沖液,50μL衍生試劑溶液和200μL乙腈依次加入2mL安瓿瓶中,將小瓶密封并振蕩30s,以使混合物在室溫下反應6min,最后通過添加30μL淬滅劑終止衍生化反應,在通過0.45μm尼龍膜過濾后,將樣品直接(10μL)注入儀器中進行HPLC-FLD分析。圖2-2CBBC-Cl與氨基酸的衍生化程序:(a)單取代;(b)雙取代2.2.7色譜質(zhì)譜參數(shù)表2-1流動相組成及梯度洗脫程序時間流動相A%流動相B%流動相C%流動相D%065350010604000204555002817830028.51708303600100037009010420080205000010055000100流動相A為ACN/H2O(35/65)含有20mmol醋酸鹽緩沖液(pH3.7)流動相A為ACN/H2O(60/40)含有20mmol醋酸鹽緩沖液(pH3.7)流動相C為ACN/H2O(60/40);流動相D為100%ACN在反相HypersilBDS-C18色譜柱(250×4.6mm,5μm,Agilent)上于30°C以1.0mL/min的流速進行色譜分離,流動相和梯度洗脫程序見表2-1,熒光波長設(shè)置為λex/λem10
第2章新型熒光標記試劑CBBC-Cl用于茶葉中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292/370nm。MS參數(shù)如下:霧化器壓力:60psi,干氣溫度:350°C,干氣流:5.0L/min,ESI蒸氣溫度:350°C,電暈電流:4000nA,毛細電壓:3500V。2.3結(jié)果與討論2.3.14-(咔唑-9-基)-芐醇(CBBC-OH)的紫外吸收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實驗室合成了用于制備CBBC-Cl的中間產(chǎn)物4-(咔唑-9-基)-芐醇(CBBC-OH),其結(jié)構(gòu)與芐基咔唑衍生物非常相似。在200-600nm的掃描范圍內(nèi),在乙腈,乙醇,甲醇和1,4-二惡烷等不同溶劑中測定了CBBC-OH溶液(1.5×10-5mol/L)的最大吸收波長,吸光度(A)和摩爾吸收系數(shù)()。如表2-2所示,在乙腈溶液中觀察到最大吸收波長為292nm,相應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為2.04×104L/mol/cm,與文獻報道的FMOC衍生物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1.7×104L/mol/cm)相比,CBBC-OH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約強1.2倍[51]。我們認為這是由于在CBBC-Cl分子的核心結(jié)構(gòu)上加入了一個叔氮原子連接的苯環(huán),這進一步增強了整個分子的共軛結(jié)構(gòu)。表2-24-(咔唑-9-基)-芐醇(CBBC-OH)的紫外吸收溶劑吸光度(A)摩爾吸收系數(shù)()337nm326nm292nm229nmA(×104)A(×104)A(×104)A(×104)乙腈0.2961.480.3011.500.4092.040.2911.45乙醇0.2741.370.2791.390.4002.000.2831.41甲醇0.2521.260.2671.330.3611.800.2471.231,4-二惡烷0.2411.200.2561.280.2841.422.3.24-(咔唑-9-基)-芐醇(CBBC-OH)的熒光性質(zhì)圖2-3CBBC-OH的最大發(fā)射波長1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普洱茶發(fā)酵過程中不同添加物對茶褐素及其形成機制的影響[J]. 龔加順,陳一江,彭春秀,周紅杰. 茶葉科學. 2010(02)
本文編號:3594175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咔唑-9-基)-芐基氯甲酸酯(CBBC-Cl)的合成路線圖
第2章新型熒光標記試劑CBBC-Cl用于茶葉中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硼酸鹽緩沖液中,并通過0.45μm尼龍過濾器過濾,最后用硼酸鹽緩沖液將濃度稀釋至1.0μg/mL,并將其置于4°C的冰箱中以待分析。2.2.6衍生化反應衍生化反應如圖2-2所示,反應在乙腈/水(1:1)堿性介質(zhì)溶液中進行,簡而言之,將20μL氨基酸標準溶液,200μL硼酸鹽緩沖液,50μL衍生試劑溶液和200μL乙腈依次加入2mL安瓿瓶中,將小瓶密封并振蕩30s,以使混合物在室溫下反應6min,最后通過添加30μL淬滅劑終止衍生化反應,在通過0.45μm尼龍膜過濾后,將樣品直接(10μL)注入儀器中進行HPLC-FLD分析。圖2-2CBBC-Cl與氨基酸的衍生化程序:(a)單取代;(b)雙取代2.2.7色譜質(zhì)譜參數(shù)表2-1流動相組成及梯度洗脫程序時間流動相A%流動相B%流動相C%流動相D%065350010604000204555002817830028.51708303600100037009010420080205000010055000100流動相A為ACN/H2O(35/65)含有20mmol醋酸鹽緩沖液(pH3.7)流動相A為ACN/H2O(60/40)含有20mmol醋酸鹽緩沖液(pH3.7)流動相C為ACN/H2O(60/40);流動相D為100%ACN在反相HypersilBDS-C18色譜柱(250×4.6mm,5μm,Agilent)上于30°C以1.0mL/min的流速進行色譜分離,流動相和梯度洗脫程序見表2-1,熒光波長設(shè)置為λex/λem10
第2章新型熒光標記試劑CBBC-Cl用于茶葉中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292/370nm。MS參數(shù)如下:霧化器壓力:60psi,干氣溫度:350°C,干氣流:5.0L/min,ESI蒸氣溫度:350°C,電暈電流:4000nA,毛細電壓:3500V。2.3結(jié)果與討論2.3.14-(咔唑-9-基)-芐醇(CBBC-OH)的紫外吸收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實驗室合成了用于制備CBBC-Cl的中間產(chǎn)物4-(咔唑-9-基)-芐醇(CBBC-OH),其結(jié)構(gòu)與芐基咔唑衍生物非常相似。在200-600nm的掃描范圍內(nèi),在乙腈,乙醇,甲醇和1,4-二惡烷等不同溶劑中測定了CBBC-OH溶液(1.5×10-5mol/L)的最大吸收波長,吸光度(A)和摩爾吸收系數(shù)()。如表2-2所示,在乙腈溶液中觀察到最大吸收波長為292nm,相應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為2.04×104L/mol/cm,與文獻報道的FMOC衍生物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1.7×104L/mol/cm)相比,CBBC-OH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約強1.2倍[51]。我們認為這是由于在CBBC-Cl分子的核心結(jié)構(gòu)上加入了一個叔氮原子連接的苯環(huán),這進一步增強了整個分子的共軛結(jié)構(gòu)。表2-24-(咔唑-9-基)-芐醇(CBBC-OH)的紫外吸收溶劑吸光度(A)摩爾吸收系數(shù)()337nm326nm292nm229nmA(×104)A(×104)A(×104)A(×104)乙腈0.2961.480.3011.500.4092.040.2911.45乙醇0.2741.370.2791.390.4002.000.2831.41甲醇0.2521.260.2671.330.3611.800.2471.231,4-二惡烷0.2411.200.2561.280.2841.422.3.24-(咔唑-9-基)-芐醇(CBBC-OH)的熒光性質(zhì)圖2-3CBBC-OH的最大發(fā)射波長1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普洱茶發(fā)酵過程中不同添加物對茶褐素及其形成機制的影響[J]. 龔加順,陳一江,彭春秀,周紅杰. 茶葉科學. 2010(02)
本文編號:35941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5941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