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氬離子與CO分子的電荷交換反應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3 08:52
離子-分子碰撞反應是重要的化學反應過程,其中對于氣相反應動力學的研究,揭示了眾多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有效推動了反應動力學的發(fā)展。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離子與分子的反應已成為當今化學和物理領域主要研究的課題之一。相對于中性分子或者原子而言,由于離子帶有電荷,所以更容易被操控和檢測。此外,離子與分子的碰撞截面通常遠大于兩個質量相似的中性粒子的碰撞截面,即使在反應物濃度非常稀少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反應研究。對化學反應而言,在低碰撞能量區(qū)間(20eV以下)的離子-分子反應更為重要。氣相分子或原子與離子的碰撞反應動力學過程涉及到了化學反應的本質特質,如電荷傳遞、能量轉移以及分子鍵的斷裂和重組等化學過程。我們實驗組自主研制的交叉束低能量離子-分子反應速度成像裝置,可以測量得到產物離子二維空間的影像分布,進而得到在三維空間的動能和角度分布信息,從而揭示電荷交換過程的本質。在本論文工作中,我們利用實驗室自主研制的交叉束低能量離子-分子反應速度成像裝置,對Ar++CO→CO++Ar在相對碰撞能4.44、6.40和8.39 eV下的電荷交換(轉移)反應開展了實驗研究。對實驗獲得的產物離子CO+的時間切...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垂直型串聯質譜儀的基本結構[?6]
?第1章???¥lr?I? ̄ ̄??l?i?JI? ̄ ̄u?i?J=kd,??A?’?i??圖1.2?Ar++02離子-分子反應中導向束技術結構示意圖PI。這里,1:光電離區(qū)域,??2:?nozzle,3、5、10、12、21:擴散栗,4:反應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uadrupole?mass??filter,?QMF),?6:反應物QMF室,7: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8:?—級反應氣室,9:??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1:中部QMF室,13:二級反應氣室,14: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5: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16:產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MF),?17:探測??室,18:塑料閃爍體觀察窗,19:光電倍增管,20:鋁離子靶??隨著大量先進的儀器和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離子速度成像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為我們獲得清晰的產物離子態(tài)分辨的二維速度圖像提供了可能,在離子-分子反??應研宄方向得到了廣泛應用。如Wester教授研宄組將離子速度切片成像技術和??交叉束技術相結合[22],開展了大量低能交叉束離子-分子碰撞反應動力學的研宄,??為理解化學反應,特別是其速率和機理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還存在著單位時間??內碰撞頻率低、在線尋找牛頓球過程等問題。??'Cm??CCD? ̄?camera??photomultiplier??MCP?*?phosophorscre?n??velocity?map?趁知??imaging?W?■#??spectrometer?漏■國愛??8-poie??rf?ion?trap?f??100?—?400?K?麵??electron?〇un??^,#ns#??Wil
?第1章???¥lr?I? ̄ ̄??l?i?JI? ̄ ̄u?i?J=kd,??A?’?i??圖1.2?Ar++02離子-分子反應中導向束技術結構示意圖PI。這里,1:光電離區(qū)域,??2:?nozzle,3、5、10、12、21:擴散栗,4:反應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uadrupole?mass??filter,?QMF),?6:反應物QMF室,7: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8:?—級反應氣室,9:??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1:中部QMF室,13:二級反應氣室,14: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5: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16:產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MF),?17:探測??室,18:塑料閃爍體觀察窗,19:光電倍增管,20:鋁離子靶??隨著大量先進的儀器和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離子速度成像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為我們獲得清晰的產物離子態(tài)分辨的二維速度圖像提供了可能,在離子-分子反??應研宄方向得到了廣泛應用。如Wester教授研宄組將離子速度切片成像技術和??交叉束技術相結合[22],開展了大量低能交叉束離子-分子碰撞反應動力學的研宄,??為理解化學反應,特別是其速率和機理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還存在著單位時間??內碰撞頻率低、在線尋找牛頓球過程等問題。??'Cm??CCD? ̄?camera??photomultiplier??MCP?*?phosophorscre?n??velocity?map?趁知??imaging?W?■#??spectrometer?漏■國愛??8-poie??rf?ion?trap?f??100?—?400?K?麵??electron?〇un??^,#ns#??Wil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延遲線陽極微通道板兩維成像探測器[J]. 朱小龍,馬新文,沙杉,劉惠萍,魏寶仁,汪正林,曹士娉,錢東斌. 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 2004(03)
[2]超聲分子束在HL-1M托卡馬克等離子體中的消融和穿透[J]. 焦一鳴,周艷,姚良驊,董家齊. 物理學報. 2004(04)
博士論文
[1]低能量離子—分子反應的離子速度成像裝置研制[D]. 胡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80811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垂直型串聯質譜儀的基本結構[?6]
?第1章???¥lr?I? ̄ ̄??l?i?JI? ̄ ̄u?i?J=kd,??A?’?i??圖1.2?Ar++02離子-分子反應中導向束技術結構示意圖PI。這里,1:光電離區(qū)域,??2:?nozzle,3、5、10、12、21:擴散栗,4:反應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uadrupole?mass??filter,?QMF),?6:反應物QMF室,7: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8:?—級反應氣室,9:??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1:中部QMF室,13:二級反應氣室,14: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5: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16:產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MF),?17:探測??室,18:塑料閃爍體觀察窗,19:光電倍增管,20:鋁離子靶??隨著大量先進的儀器和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離子速度成像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為我們獲得清晰的產物離子態(tài)分辨的二維速度圖像提供了可能,在離子-分子反??應研宄方向得到了廣泛應用。如Wester教授研宄組將離子速度切片成像技術和??交叉束技術相結合[22],開展了大量低能交叉束離子-分子碰撞反應動力學的研宄,??為理解化學反應,特別是其速率和機理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還存在著單位時間??內碰撞頻率低、在線尋找牛頓球過程等問題。??'Cm??CCD? ̄?camera??photomultiplier??MCP?*?phosophorscre?n??velocity?map?趁知??imaging?W?■#??spectrometer?漏■國愛??8-poie??rf?ion?trap?f??100?—?400?K?麵??electron?〇un??^,#ns#??Wil
?第1章???¥lr?I? ̄ ̄??l?i?JI? ̄ ̄u?i?J=kd,??A?’?i??圖1.2?Ar++02離子-分子反應中導向束技術結構示意圖PI。這里,1:光電離區(qū)域,??2:?nozzle,3、5、10、12、21:擴散栗,4:反應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uadrupole?mass??filter,?QMF),?6:反應物QMF室,7: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8:?—級反應氣室,9:??低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1:中部QMF室,13:二級反應氣室,14: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15:高射頻八極桿離子導向室,16:產物四極質量過濾器(QMF),?17:探測??室,18:塑料閃爍體觀察窗,19:光電倍增管,20:鋁離子靶??隨著大量先進的儀器和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離子速度成像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為我們獲得清晰的產物離子態(tài)分辨的二維速度圖像提供了可能,在離子-分子反??應研宄方向得到了廣泛應用。如Wester教授研宄組將離子速度切片成像技術和??交叉束技術相結合[22],開展了大量低能交叉束離子-分子碰撞反應動力學的研宄,??為理解化學反應,特別是其速率和機理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還存在著單位時間??內碰撞頻率低、在線尋找牛頓球過程等問題。??'Cm??CCD? ̄?camera??photomultiplier??MCP?*?phosophorscre?n??velocity?map?趁知??imaging?W?■#??spectrometer?漏■國愛??8-poie??rf?ion?trap?f??100?—?400?K?麵??electron?〇un??^,#ns#??Wil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延遲線陽極微通道板兩維成像探測器[J]. 朱小龍,馬新文,沙杉,劉惠萍,魏寶仁,汪正林,曹士娉,錢東斌. 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 2004(03)
[2]超聲分子束在HL-1M托卡馬克等離子體中的消融和穿透[J]. 焦一鳴,周艷,姚良驊,董家齊. 物理學報. 2004(04)
博士論文
[1]低能量離子—分子反應的離子速度成像裝置研制[D]. 胡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808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3808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