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CuFe_2O_4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8 19:04
本文關鍵詞:改性CuFe_2O_4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尖晶石型鐵氧體是一種最近受到重視的半導體類材料,當處于可光激發(fā)的狀態(tài)下,它能夠對有機污染物進行催化降解。但是作為單獨的催化劑來降解有機污染物其效率很低。因此,為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本文采用摻雜以及復合半導體的方法來提高鐵氧體的光催化性能。 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CuFe2O4、CaxCu1-xFe2O4(x=0.1-0.5)的系列樣品。通過XRD進行表征,結果顯示Ca2+摻雜后的樣品與標準卡片PDF34-425的對比是一致的,這說明樣品的晶體結構并沒有隨著Ca2+的加入而改變。通過SEM的表征,可以看到隨著Ca2+摻雜含量的增多將會使得CuFe2O4的形貌由顆粒狀向多片層而改變;光催化實驗結果顯示,所有的摻雜樣品的光催化性能均大于未摻雜的CuFe2O4的純樣品,當Ca2+的摻雜量為0.5時,酸性品紅的脫色率最高可超過60%。 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出不同復合比例的TiO2/CuFe2O4復合光催化劑,XRD研究表明:樣品的衍射峰與與標準PDF卡片34-425以及標準PDF卡片21-1272對比一致。SEM觀察顯示:TiO2顆粒與鐵氧體顆粒均勻地分布在一起,,且隨著TiO2復合比列的升高,TiO2顆粒相對應的在SEM圖上會增多。隨后測試了不同復合比例的TiO2/CuFe2O4光催化活性,發(fā)現(xiàn):當TiO2的質量分數(shù)占整個催化劑質量的40%的時候,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達到了一個最高值(其值可達89.16%)。運用響應曲面法對選擇出的TiO2/CuFe2O4復合光催化劑進行了光催化性能的綜合研究,最后得到光催化體系下的各個因素的最優(yōu)值:酸性品紅濃度為15mg/L,光照時間為130min,催化劑用量為330mg,pH為3.7。 通過水熱法制備出不同復合比例的FeS2/CuFe2O4復合光催化劑,XRD研究表明:樣品的衍射峰與標準PDF卡片34-425以及標準PDF卡片42-1340對比一致,可知實驗中制得FeS2為黃鐵礦型結構。SEM觀察顯示:FeS2顆粒與鐵氧體顆粒均勻地分布在一起,在SEM圖上FeS2顆粒會隨著復合含量的升高而增多。隨后測試了不同復合比例的FeS2/CuFe2O4光催化活性。從實驗結果中可得如下結論:當FeS2的質量分數(shù)占整個催化劑質量的30%的時候,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達到了一個最高值(其值可達90.25%)。運用響應曲面法對選擇出的FeS2/CuFe2O4復合光催化劑進行了光催化性能的綜合研究,最后得到光催化體系下的各個因素的最優(yōu)值:酸性品紅濃度為12mg/L,光照時間為43min,催化劑用量為280mg,pH為6.4。
【關鍵詞】:鐵氧體 摻雜 光催化 復合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O643.36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緒論12-17
-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12
- 1.2 光催化的發(fā)展12-13
- 1.3 尖晶石型鐵氧體13-15
- 1.3.1 尖晶石型鐵氧體的結構13-15
- 1.3.2 尖晶石型鐵氧體材料15
- 1.4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與研究內容15-17
- 1.4.1 研究意義15-16
- 1.4.2 研究內容16-17
- 第2章 實驗方法與樣品表征17-24
- 2.1 實驗原料與儀器設備17-18
- 2.1.1 實驗主要原料17-18
- 2.1.2 實驗主要的儀器設備18
- 2.2 銅鐵氧體及其摻雜樣品的制備18-20
- 2.3 復合光催化劑材料的制備20-21
- 2.3.1 溶膠-凝膠法制備 TiO_2/CuFe_2O_4復合光催化劑20
- 2.3.2 水熱法制備 FeS_2/CuFe_2O_4復合光催化劑20-21
- 2.4 樣品表征21-23
- 2.4.1 X 射線衍射(XRD)21
- 2.4.2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21-22
- 2.4.3 光催化活性分析22-23
- 2.4.4 RSM 優(yōu)化實驗設計23
- 2.5 本章小結23-24
- 第3章 CuFe_2O_4及 Ca_xCu_(1-x)Fe_2O_4(x=0.1-0.5)的光催化性能研究24-34
- 3.1 引言24
- 3.2 尖晶石型鐵氧體的表征24-27
- 3.2.1 物相分析24-26
- 3.2.2 形貌分析26
- 3.2.3 光催化活性分析26-27
- 3.3 Ca2+摻雜對尖晶石型 CuFe_2O_4光催化性能的影響27-33
- 3.3.1 物相分析27-28
- 3.3.2 形貌分析28-30
- 3.3.3 光催化活性分析30-33
- 3.4 本章小結33-34
- 第4章 TiO_2/CuFe_2O_4復合材料表征及光催化體系的 RSM 優(yōu)化34-51
- 4.1 引言34
- 4.2 TiO_2/CuFe_2O_4復合光催化劑表征34-38
- 4.2.1 物相分析34-35
- 4.2.2 SEM-EDS 分析35-37
- 4.2.3 光催化活性分析37-38
- 4.3 TiO_2/CuFe_2O_4復合光催化劑光催化體系的 RSM 優(yōu)化38-42
- 4.3.1 實驗設計38
- 4.3.2 單因素實驗結果與討論38-42
- 4.4 響應曲面的設計與結果討論42-50
- 4.4.1 RSM 實驗設計42-45
- 4.4.2 RSM 優(yōu)化的顯著性分析45-46
- 4.4.3 響應曲面分析優(yōu)化46-50
- 4.4.4 驗證實驗50
- 4.5 本章小結50-51
- 第5章 FeS_2/CuFe_2O_4復合材料表征及光催化體系的 RSM 優(yōu)化51-71
- 5.1 引言51
- 5.2 FeS_2的表征51-53
- 5.2.1 物相分析51-52
- 5.2.2 SEM-EDS52-53
- 5.3 FeS_2/CuFe_2O_4復合材料的表征53-58
- 5.3.1 物相分析53-54
- 5.3.2 SEM-EDS 分析54-57
- 5.3.3 光催化活性分析57-58
- 5.4 FeS_2/CuFe_2O_4復合光催化劑光催化體系的 RSM 優(yōu)化58-62
- 5.4.1 實驗設計58-59
- 5.4.2 單因素實驗結果與討論59-62
- 5.5 響應曲面法設計結果與討論62-70
- 5.5.1 RSM 實驗設計62-64
- 5.5.2 RSM 優(yōu)化的顯著性分析64-66
- 5.5.3 響應曲面分析優(yōu)化66-70
- 5.5.4 驗證實驗70
- 5.6 本章小結70-71
- 結論71-73
- 參考文獻73-7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8-79
- 致謝7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林家敏;謝吉民;呂曉萌;朱建軍;張明;;CuFe_2O_4納米粉體的制備及其可見光催化性能[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8年11期
2 孫藝飛;李小波;關建建;周矛峰;王同華;;TiO_2/ACFs催化劑光催化降解染料廢水活性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2年05期
3 任南琪;周顯嬌;郭婉茜;楊珊珊;;染料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化工學報;2013年01期
4 張月萍;宋平新;宋小會;米振宇;安璐璐;張迎九;;CoFe_2O_4納米顆粒的制備及其磁學性能[J];人工晶體學報;2014年12期
5 段鶴,鄭毓峰,張校剛,孫言飛,董有忠;水熱法合成FeS_2粉晶及其生長熱動力學的研究[J];物理學報;2005年04期
本文關鍵詞:改性CuFe_2O_4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33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3336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