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聚電解質水凝膠在酸—鹽溶液中溶脹釋藥的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1-04-19 20:48
凝膠體系內部含有大量的溶劑分子,其具有三維交聯(lián)結構能保證凝膠在溶劑中能夠吸收大量溶劑分子進行溶脹但卻不溶解,也可失溶劑發(fā)生塌縮。弱聚電解質水凝膠能夠根據(jù)外界pH值的變化迅速做出響應,主要作用機理是這類水凝膠中含有酸性基團羧基(-COOH),在周圍溶液中的pH值發(fā)生改變時,這些基團會迅速進行電離或者重新結合體系內的氫離子,造成內部大分子鏈之間的排斥或吸引,最終表現(xiàn)為凝膠的體積變化。藥物在生物體內的傳遞,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較低毒性且較高療效的藥物作用效果,即藥物能盡可能地集中在生物體的靶部位,定量且能在一定時間內進行藥物釋放。其可以在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微小改變時,做出更加迅速且靈敏的響應。與此同時,由于弱聚電解質水凝膠獨特的生物相容性、透氧性和柔軟舒適性等優(yōu)點,可將弱聚電解質水凝膠用作藥物釋放的載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凝膠溶脹釋藥過程開展計算機模擬,可明顯減少藥物研發(fā)過程中的實驗研究步驟、減少研發(fā)的成本及縮短藥物研發(fā)周期。此外,在釋藥進程中,基于模擬所得的結果,還可定量分析部分生物體內潛在的現(xiàn)象,從而可將分析結果反饋于藥物的釋放過程,闡明潛在的藥物釋放機制。因此,有必要對弱聚電解質水...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凝膠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凝膠定義和分類
1.1.3 凝膠的用途
1.2 藥物緩控釋系統(tǒng)概述
1.2.1 研究背景
1.2.2 擴散控釋機理
1.2.3 溶脹控釋機理
1.2.4 溶蝕控釋機理
1.3 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內容
1.4 本工作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弱聚電解質水凝膠溶脹釋藥的理論基礎
2.1 水凝膠溶脹平衡
2.1.1 水凝膠溶脹平衡條件
2.1.2 熱力學函數(shù)的推導
2.2 水凝膠溶脹的多相模型
2.2.1 本構關系分析
2.2.2 質量守恒分析
2.2.3 動量守恒分析
2.3 藥物釋放方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弱聚電解質水凝膠均勻載藥的數(shù)學建模和模擬
3.1 有限元方法和軟件平臺簡介
3.1.1 有限元方法簡介
3.1.2 有限元軟件平臺簡介
3.2 問題背景
3.3 數(shù)學建模
3.3.1 模型假設
3.3.2 三相模型
3.3.3 藥物釋放方程
3.3.4 邊界條件
3.3.5 初始條件
3.4 結果與討論
3.4.1 水體積分數(shù)及藥物濃度的演變
3.4.2 聚合物-溶劑摩擦系數(shù)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3 聚合物密度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4 彈性模量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5 剪切模量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6 藥物擴散系數(shù)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7 藥物濃度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8 溶脹控制與擴散控制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弱聚電解質水凝膠不均勻載藥的數(shù)學建模和模擬
4.1 問題背景
4.2 數(shù)學建模
4.3 邊界條件
4.4 初始條件
4.5 結果與討論
4.5.1 不均勻分布條件下的藥物釋放情況
4.5.2 釋藥機理的探究
4.5.3 模型驗證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論文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獎情況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弱聚電解質水凝膠溶脹釋藥的數(shù)值模擬[J]. 葉慧,劉亞博,賈玉璽. 高等學;瘜W學報. 2018(04)
[2]水凝膠的制備研究進展[J]. 楊猛. 化學工程師. 2013(05)
[3]正向滲透工藝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J]. 羅南,王捷,張宏偉,張燕,何玉倩. 工業(yè)水處理. 2010(10)
[4]水凝膠的研究進展及發(fā)展新動向[J]. 楊振,楊連利. 化工中間體. 2007(01)
[5]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 張小親.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04(10)
[6]擴散型膜控制釋放技術的進展[J]. 徐銅文,何炳林.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2000(01)
碩士論文
[1]弱聚電解質水凝膠載藥體的溶脹及其釋藥行為的有限元模擬[D]. 劉亞博.山東大學 2016
[2]智能水凝膠載藥體的溶脹及其藥物釋放的有限元模擬[D]. 徐一涵.山東大學 2014
[3]高/等滲溶液減少中藥成分流失的研究[D]. 黃義娜.西南交通大學 2013
[4]基于分子識別的宏觀自組裝水凝膠的環(huán)境響應性研究[D]. 張菁菁.浙江大學 2013
[5]緩釋微丸的釋放動力學及固定式緩釋飲料的研發(fā)[D]. 郭蕾.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0
[6]抗凍水膠炸藥的研究與設計[D]. 周永濤.南京理工大學 2009
[7]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特殊結構性能的凝膠[D]. 趙瑋杰.復旦大學 2008
[8]新型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類共聚及互穿網(wǎng)絡聚合物水凝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肖順立.東華大學 2008
[9]有機酸鋁交聯(lián)聚合物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D]. 毛宏志.山東大學 2007
[10]聚丙烯酰胺/木質素磺酸鹽水凝膠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曾少娟.東華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48281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凝膠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凝膠定義和分類
1.1.3 凝膠的用途
1.2 藥物緩控釋系統(tǒng)概述
1.2.1 研究背景
1.2.2 擴散控釋機理
1.2.3 溶脹控釋機理
1.2.4 溶蝕控釋機理
1.3 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內容
1.4 本工作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弱聚電解質水凝膠溶脹釋藥的理論基礎
2.1 水凝膠溶脹平衡
2.1.1 水凝膠溶脹平衡條件
2.1.2 熱力學函數(shù)的推導
2.2 水凝膠溶脹的多相模型
2.2.1 本構關系分析
2.2.2 質量守恒分析
2.2.3 動量守恒分析
2.3 藥物釋放方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弱聚電解質水凝膠均勻載藥的數(shù)學建模和模擬
3.1 有限元方法和軟件平臺簡介
3.1.1 有限元方法簡介
3.1.2 有限元軟件平臺簡介
3.2 問題背景
3.3 數(shù)學建模
3.3.1 模型假設
3.3.2 三相模型
3.3.3 藥物釋放方程
3.3.4 邊界條件
3.3.5 初始條件
3.4 結果與討論
3.4.1 水體積分數(shù)及藥物濃度的演變
3.4.2 聚合物-溶劑摩擦系數(shù)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3 聚合物密度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4 彈性模量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5 剪切模量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6 藥物擴散系數(shù)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7 藥物濃度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4.8 溶脹控制與擴散控制對凝膠溶脹及釋藥的影響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弱聚電解質水凝膠不均勻載藥的數(shù)學建模和模擬
4.1 問題背景
4.2 數(shù)學建模
4.3 邊界條件
4.4 初始條件
4.5 結果與討論
4.5.1 不均勻分布條件下的藥物釋放情況
4.5.2 釋藥機理的探究
4.5.3 模型驗證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論文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獎情況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弱聚電解質水凝膠溶脹釋藥的數(shù)值模擬[J]. 葉慧,劉亞博,賈玉璽. 高等學;瘜W學報. 2018(04)
[2]水凝膠的制備研究進展[J]. 楊猛. 化學工程師. 2013(05)
[3]正向滲透工藝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J]. 羅南,王捷,張宏偉,張燕,何玉倩. 工業(yè)水處理. 2010(10)
[4]水凝膠的研究進展及發(fā)展新動向[J]. 楊振,楊連利. 化工中間體. 2007(01)
[5]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 張小親.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04(10)
[6]擴散型膜控制釋放技術的進展[J]. 徐銅文,何炳林.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2000(01)
碩士論文
[1]弱聚電解質水凝膠載藥體的溶脹及其釋藥行為的有限元模擬[D]. 劉亞博.山東大學 2016
[2]智能水凝膠載藥體的溶脹及其藥物釋放的有限元模擬[D]. 徐一涵.山東大學 2014
[3]高/等滲溶液減少中藥成分流失的研究[D]. 黃義娜.西南交通大學 2013
[4]基于分子識別的宏觀自組裝水凝膠的環(huán)境響應性研究[D]. 張菁菁.浙江大學 2013
[5]緩釋微丸的釋放動力學及固定式緩釋飲料的研發(fā)[D]. 郭蕾.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0
[6]抗凍水膠炸藥的研究與設計[D]. 周永濤.南京理工大學 2009
[7]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特殊結構性能的凝膠[D]. 趙瑋杰.復旦大學 2008
[8]新型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類共聚及互穿網(wǎng)絡聚合物水凝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肖順立.東華大學 2008
[9]有機酸鋁交聯(lián)聚合物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D]. 毛宏志.山東大學 2007
[10]聚丙烯酰胺/木質素磺酸鹽水凝膠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曾少娟.東華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482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1482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