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雙殼型MOFs微球負載鈀納米粒子結構的設計、合成及其催化加氫研究
[Abstract]:Metal nanoparticles @ organometallic skeleton compound (MNPs@MOFs) composit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atalysis, sensing, gas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due to their diversity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have been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single MOFs or MNPs. Up to now, more and more MNPs@MOFs structure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particle size, position, synthesis method and overall morphology of MNPs in MOF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disperse type", "Core-shell", "Yolk-shell" and "Reverse bumpy ball". Structural diversity can often lead to diversity in performance or application value. Therefore,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a new "hollow double shell" MOFs supported metal nanoparticles MNPs@MOFs structure (Void@MOF/MNPs@MOF) based on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Two cases of this structure, Void@HKUST-1/Pd@ZIF-8 type and Void@ZIF-8/Pd@ZIF-8 type,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the hydrogenation of olefins in liquid phase. The main work of the graduate school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HKUST-1 crystals were grown on the surface of sulfonated polystyrene spheres as template, and used as inner shell to load metal Pd nanoparticles. Then, a layer of ZIF-8 crystals with special pores was grown on the HKUST-1 shell loaded with Pd nanoparticles. Finally, Void@HKUST-1/Pd@ZIF-8 microspheres with cavity structure were obtained by removing template SPS,. It was used to catalyze liquid phas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olefins. The second part: continuation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synthesis ideas, the synthesis of relatively time-consuming HKUST-1 inner shell crystal was successfully replaced with the synthesis of more convenient, stable and shell homocrystalline ZIF-8 crystal, and finally Void@ZIF-8/Pd@ZIF-8 microspheres. It was used to catalyze the hydrogenation of styrene.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B383.1;O643.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洋;彭紅;袁林;劉玉環(huán);阮榕生;;利用多糖合成貴金屬納米粒子材料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化工;2018年01期
2 馬新福;郭清泉;馬海翔;陸瑤;郭秋蘭;;生物法制備各向異性貴金屬納米粒子的研究進展[J];應用化學;2015年10期
3 李昌峰;杜丹丹;洪昕;邊琰;張國雄;;金屬納米粒子膜制備技術和方法研究[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7年04期
4 耀星;韓國開發(fā)出大量生產(chǎn)金屬納米粒子的新技術[J];粉末冶金工業(yè);2005年03期
5 魏建紅,官建國,袁潤章;金屬納米粒子的制備與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6 黃運龍;汪竹青;汪德進;;基于貴金屬納米粒子比色檢測法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J];廣東化工;2018年09期
7 ;新型貴金屬納米粒子組裝研究取得新進展[J];黃金科學技術;2016年03期
8 沈宇;雷衛(wèi)寧;錢海峰;張桂尚;;石墨烯基金屬納米粒子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5年08期
9 陶凱;王繼乾;夏道宏;徐海;呂建仁;山紅紅;;多肽在貴金屬納米粒子制備中的應用[J];化學進展;2012年07期
10 夏文健;孟令杰;劉麗;路慶華;;貴金屬納米粒子修飾碳納米管的研究[J];化學進展;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萍萍;林曉東;段賽;李劍鋒;吳德印;任斌;田中群;;金核鈀殼鉑島三金屬納米粒子的合成及電催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0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王翔;楊志林;任斌;田中群;;表面等離子體激元介導金屬納米粒子的長程電磁場耦合[A];第十六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楊蘇東;林少雄;田園;申承民;高鴻鈞;;石墨烯負載金屬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電催化特性[A];中國真空學會2014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4 舒國偉;陳合;呂嘉櫪;;微生物合成金屬納米粒子研究進展[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6)[C];2007年
5 唐智勇;;貴金屬納米粒子的電催化性質(zhì)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電分析化學會議論文摘要(2)[C];2011年
6 謝超;許發(fā)功;黃香宜;任吉存;;單個金屬納米粒子計數(shù)方法及其均相生物分析中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3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鄧意達;;空心結構金屬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形態(tài)結構控制[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姜丹;唐彬;郭洪云;徐蔚青;徐抒平;;貴金屬納米粒子的晶面選擇性刻蝕及其傳感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1分會:表面界面與納米結構材料[C];2013年
9 李子洋;鐘留彪;江林;;大面積二維復合型金屬納米粒子且具有可控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性質(zhì)的模板[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三十六分會:納米材料合成與組裝[C];2016年
10 劉航宇;董琳琳;何玲;陶國宏;;介孔結構硅氧化物保護的釕金屬納米粒子的制備[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通訊員 鐘晨洲 記者 吳苡婷;復旦新成果有望推動廉價制氫[N];上海科技報;2018年
2 記者 郭岸英;滇南發(fā)現(xiàn)特大稀土金屬風化殼型礦床[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7年
3 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 黃釗;新型園林覆蓋材料——核鱗(硬殼型)[N];中國花卉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鮑洪亮;雙金屬納米粒子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2 楊清彪;高分子微/納米纖維和金屬納米粒子/高分子復合纖維的制備與表征[D];吉林大學;2004年
3 周民;貴金屬納米粒子的可控合成與表征[D];山東大學;2006年
4 楊志林;金屬納米粒子的光學性質(zhì)及過渡金屬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電磁場機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郭吉兆;貴金屬納米粒子參與的化學發(fā)光[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6 劉淑霞;薄膜及其它固相介質(zhì)中金屬納米粒子的原位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理化技術研究所);2007年
7 田春貴;核殼結構的貴金屬復合納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光學性質(zhì)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徐淼;表面活性劑/多金屬氧簇靜電復合薄膜[D];吉林大學;2008年
9 鄒志宇;貴金屬納米粒子復合玻璃的制備及光電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薛柏吉;真菌介導的金屬納米粒子的生物合成及其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明明;空心雙殼型MOFs微球負載鈀納米粒子結構的設計、合成及其催化加氫研究[D];南昌大學;2017年
2 周潔;金納米棒的制備、修飾及其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8年
3 王爽;催化及分離耦合膜的制備及性能[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8年
4 申曉華;基于金屬納米粒子的復合材料的研究與應用[D];湖南大學;2017年
5 陳菲;光焊接制備自支撐、高導電金屬納米粒子薄膜及其應用[D];湖南大學;2017年
6 ?;分級中空二氧化硅限域金屬納米粒子的構建及其選擇性催化研究[D];江蘇大學;2017年
7 魏文靜;仿生聚合物反應器的設計及自導向催化作用研究[D];江蘇大學;2017年
8 林霞;基于貴金屬納米粒子的天然織物染色與功能性整理[D];武漢紡織大學;2017年
9 張星;基于Pd@Pt雙金屬納米粒子催化特性用于腫瘤標記物LMP-1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7年
10 包成鈞;量子點—金屬納米粒子復合系統(tǒng)中光學雙穩(wěn)態(tài)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2769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27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