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選擇性的有機合成新反應與新策略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不對稱催化 切入點:手性配體 出處:《中國科學基金》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高選擇性的有機合成新反應與新策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部分研究成果,系統(tǒng)綜述了在不對稱催化合成新催化劑和新機制、有機合成新試劑及天然產(chǎn)物全合成等方面的研究進展。本研究群體發(fā)展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新型"優(yōu)勢"手性雙氮氧酰胺—金屬配合物催化劑和新型開鏈胍類催化劑,在新反應和有重要用途的手性化合物的高選擇性合成方面取得了優(yōu)秀的結(jié)果;發(fā)展了手性有機胺類小分子的三烯胺催化新模式,實現(xiàn)了遠程手性控制;诖(lián)反應策略、仿生策略及匯聚合成策略等,完成了多個復雜結(jié)構(gòu)和重要活性天然產(chǎn)物的高效全合成,發(fā)展了一些有重要用途的藥物分子的合成新途徑。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New reac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highly selective Organic Synthe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new catalysts and mechanisms for asymmetric catalytic synthesis has been made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is research group has developed a new "dominant" chiral diazoxamide metal complex catalyst and a new open-chain guanidine catalyst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xcellent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new reactions and the highly selective synthesis of chiral compounds with important applications. A new model of trienamine catalysis for small chiral organic amines has been developed to achieve remote chiral control. Biomimetic strategies and aggregation synthesis strategies have been used to complete the highly efficient synthesis of many complex structures and important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and some new approaches to the synthesis of some important drug molecules have been developed.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高選擇性的有機合成新反應和新策略”(項目批準號:21021001)、第一次延續(xù)資助(項目批準號:21321061)的連續(xù)支持
【分類號】:O621.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秋安,麻秋娟,湯建國;不對稱催化合成技術(shù)及其最新進展[J];工業(yè)催化;2003年05期
2 ;不對稱催化研究獲新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0年04期
3 李小永,聶進;1,1′-聯(lián)-2-萘酚在不對稱催化中的應用新進展[J];有機化學;2002年11期
4 野依良治;不對稱催化:科學與機遇[J];化學通報;2002年06期
5 ;中科院蘭化所不對稱催化研究獲新進展[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10年04期
6 楊世琰;;不對稱催化的現(xiàn)狀和前景[J];化學進展;1990年03期
7 劉全杰,趙茜,翁文,邱東方,呂士杰;手性與不對稱催化進展[J];南都學壇;1999年03期
8 吳祺;不對稱催化合成—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簡介[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2年03期
9 劉豐良,王文革,黃可龍,周康根;手性氨基酚配體及其衍生物在不對稱催化中的應用[J];有機化學;2005年09期
10 李劍,王述彬,劉均洪;不對稱催化技術(shù)在復雜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應用[J];化工科技市場;2005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立信;丁奎嶺;;不對稱催化發(fā)展中的一些問題[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四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施敏;;不對稱催化的Morita-Baylis-Hillman反應中的一些探索[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不對稱催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3 何建;何靜;;酸性介孔材料負載手性有機堿分子酸堿協(xié)同不對稱催化[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0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丁奎嶺;;不對稱催化研究的一些新方法:從“組合”到“組裝”[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孫蒙;周文U,
本文編號:15933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59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