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環(huán)境容量的千河寶雞段水污染防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4 10:23
水環(huán)境容量是科學制定水污染防治對策,維持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量化指標。開展河流水環(huán)境容量研究,提出污染源總量控制對策,不僅為流域污染物控制定量提供理論依據,而且為區(qū)域發(fā)展規(guī)劃與流域水環(huán)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撐。本文選擇千河寶雞段作為研究對象,分區(qū)段應用一維、二維水質模型方法,采用同步水質監(jiān)測數據推求各控制單元的水質綜合衰減系數,研究計算水環(huán)境容量,結合歷年斷面監(jiān)測數據,分析水質變化情況及污染演變趨勢。結果表明:(1)選用偏枯頻率年P=75%,分別對千河寶雞千陽段采用二維水質模型,千河寶雞隴縣段、鳳翔段采用一維水質模型計算。2015-2017年千河寶雞段水環(huán)境容量平均為COD 3561噸/年,NH3-N 280噸/年。(2)現狀年(2017年)千河寶雞段僅點源污染物排放COD 572.7噸/年,NH3-N 75.92噸/年,面源污染物排放估算COD 2603.85噸/年,NH3-N 258.68噸/年,經測算千河寶雞段剩余環(huán)境容量:COD 384.45噸/年,NH3-N-54.54噸...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2.1 區(qū)域概況2.1.1 自然環(huán)境狀況千河屬于渭河一級支流,同時也屬于黃河二級支流。千河發(fā)源于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唐冒山南麓石廟梁,自西向東南,主要流經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華亭縣、陜西寶雞隴縣、千陽縣、鳳翔縣、陳倉區(qū)、高新區(qū)等 7 個縣(區(qū)),在高新區(qū)千河鎮(zhèn)底店村匯入渭河。干流總長 152.8 km,平均比降 5.9‰,總流域面積 3493.9 km2,在寶雞市境內干流長 129.6 km,其中隴縣段 68.75 km,千陽段 36 km,鳳翔段(含陳倉、高新)段 24.9 km,流域面積 3282.9 km2,占總流域面積的 94%。千河的主要支流中,有 37 條流域面積在 100 km2以上,河道左岸 21 條,右岸 16 條,最長支流咸宜河長 39.3 km,峽口河,流域面積為 414.3 km2,流域面積最大、流量最大,多年平均徑流量為 0.51 m3/s(見圖 2)。
第二章 研究區(qū)域概況千河干流建有段家峽、馮家山和王家崖 3 座水庫。目前馮家山水庫是寶雞市最重用水水源地,位于千河下游,建于 1982 年,大壩設在千河下游鳳翔、陳倉區(qū)交家山山谷,庫尾止于千陽縣城千河大橋,長約 20 km,有效庫容 2.88×108m3,最 17.75 km2。千河上游屬于土石山區(qū),森林覆蓋率較好,中游屬于黃土高原溝壑表植被覆蓋較差,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是千河河流泥砂的主要來源。千河下游土川臺地區(qū),水土流失較小。流域中上游呈扇形,中下游略呈東西窄南北長的矩形流呈羽形狀分布。流域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上游分水嶺分布于海拔 2500-1500 ,中游分水嶺分布于海拔 1500-100 m 之間,千陽縣以下流域分水嶺分布于海拔 10下,高度基本在 500 m 左右(見圖 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渾太河流域水環(huán)境容量分配研究[J]. 聞建偉,楊春生,付意成. 水利水電技術. 2017(11)
[2]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現狀分析及發(fā)展前景探討[J]. 吳繼強,張紀哲,李曉輝,史方方,張萍. 水資源研究. 2017(05)
[3]基于EFDC模型的阿什河水環(huán)境容量季節(jié)性分析[J]. 陶亞,陳宇軒,趙喜亮,楊麗標,雷坤,周剛. 環(huán)境工程. 2017(07)
[4]基于二維水動力水質模擬下水環(huán)境容量的求解研究[J]. 吳俊鋒,高巖,謝飛,陳麗娜.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4)
[5]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態(tài)修復探討[J]. 張鵬飛. 山東工業(yè)技術. 2017(03)
[6]涇河流域陜西段水環(huán)境容量估算和分配模型研究[J]. 王菊翠,陳書中,胡安焱,霍艾迪,仵彥卿.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6)
[7]北方河流生態(tài)修復模式研究[J]. 賈艾晨,王旭旭.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16(12)
[8]我國設施農業(yè)農膜使用的環(huán)境問題芻議[J]. 汪軍,楊杉,陳剛才,滕應,劉坤. 土壤. 2016(05)
[9]水質模型研究發(fā)展綜述[J]. 陸莎莎,時連強. 環(huán)境工程. 2016(S1)
[10]基于種養(yǎng)平衡的杭州市畜禽養(yǎng)殖環(huán)境承載力研究[J]. 邱樂豐,龍文莉,方豪,胡偉. 自然資源學報. 2016(08)
碩士論文
[1]非點源污染河流的水環(huán)境容量動態(tài)分析與定量研究[D]. 謝潤婷.浙江大學 2017
[2]基于MIKE11水質模型的水環(huán)境容量計算研究[D]. 張斯思.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7
[3]彎曲河流水環(huán)境容量研究[D]. 周凌.西南交通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83953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2.1 區(qū)域概況2.1.1 自然環(huán)境狀況千河屬于渭河一級支流,同時也屬于黃河二級支流。千河發(fā)源于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唐冒山南麓石廟梁,自西向東南,主要流經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華亭縣、陜西寶雞隴縣、千陽縣、鳳翔縣、陳倉區(qū)、高新區(qū)等 7 個縣(區(qū)),在高新區(qū)千河鎮(zhèn)底店村匯入渭河。干流總長 152.8 km,平均比降 5.9‰,總流域面積 3493.9 km2,在寶雞市境內干流長 129.6 km,其中隴縣段 68.75 km,千陽段 36 km,鳳翔段(含陳倉、高新)段 24.9 km,流域面積 3282.9 km2,占總流域面積的 94%。千河的主要支流中,有 37 條流域面積在 100 km2以上,河道左岸 21 條,右岸 16 條,最長支流咸宜河長 39.3 km,峽口河,流域面積為 414.3 km2,流域面積最大、流量最大,多年平均徑流量為 0.51 m3/s(見圖 2)。
第二章 研究區(qū)域概況千河干流建有段家峽、馮家山和王家崖 3 座水庫。目前馮家山水庫是寶雞市最重用水水源地,位于千河下游,建于 1982 年,大壩設在千河下游鳳翔、陳倉區(qū)交家山山谷,庫尾止于千陽縣城千河大橋,長約 20 km,有效庫容 2.88×108m3,最 17.75 km2。千河上游屬于土石山區(qū),森林覆蓋率較好,中游屬于黃土高原溝壑表植被覆蓋較差,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是千河河流泥砂的主要來源。千河下游土川臺地區(qū),水土流失較小。流域中上游呈扇形,中下游略呈東西窄南北長的矩形流呈羽形狀分布。流域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上游分水嶺分布于海拔 2500-1500 ,中游分水嶺分布于海拔 1500-100 m 之間,千陽縣以下流域分水嶺分布于海拔 10下,高度基本在 500 m 左右(見圖 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渾太河流域水環(huán)境容量分配研究[J]. 聞建偉,楊春生,付意成. 水利水電技術. 2017(11)
[2]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現狀分析及發(fā)展前景探討[J]. 吳繼強,張紀哲,李曉輝,史方方,張萍. 水資源研究. 2017(05)
[3]基于EFDC模型的阿什河水環(huán)境容量季節(jié)性分析[J]. 陶亞,陳宇軒,趙喜亮,楊麗標,雷坤,周剛. 環(huán)境工程. 2017(07)
[4]基于二維水動力水質模擬下水環(huán)境容量的求解研究[J]. 吳俊鋒,高巖,謝飛,陳麗娜.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4)
[5]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態(tài)修復探討[J]. 張鵬飛. 山東工業(yè)技術. 2017(03)
[6]涇河流域陜西段水環(huán)境容量估算和分配模型研究[J]. 王菊翠,陳書中,胡安焱,霍艾迪,仵彥卿.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6)
[7]北方河流生態(tài)修復模式研究[J]. 賈艾晨,王旭旭.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16(12)
[8]我國設施農業(yè)農膜使用的環(huán)境問題芻議[J]. 汪軍,楊杉,陳剛才,滕應,劉坤. 土壤. 2016(05)
[9]水質模型研究發(fā)展綜述[J]. 陸莎莎,時連強. 環(huán)境工程. 2016(S1)
[10]基于種養(yǎng)平衡的杭州市畜禽養(yǎng)殖環(huán)境承載力研究[J]. 邱樂豐,龍文莉,方豪,胡偉. 自然資源學報. 2016(08)
碩士論文
[1]非點源污染河流的水環(huán)境容量動態(tài)分析與定量研究[D]. 謝潤婷.浙江大學 2017
[2]基于MIKE11水質模型的水環(huán)境容量計算研究[D]. 張斯思.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7
[3]彎曲河流水環(huán)境容量研究[D]. 周凌.西南交通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839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839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