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在水環(huán)境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復合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在水環(huán)境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了功能化納米材料對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該論文分為五個章節(jié)。論文的第一章節(jié)是緒論,主要介紹的是當今水體環(huán)境中各種污染物的種類及其危害性、功能化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在水中及環(huán)境分析中的應用。第二章介紹的是通過簡單綠色的方法制備出新型的金屬有機框架Zr-GA,并且對其結構進行了一系列表征,包括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掃描電鏡(SEM)、紅外光譜(FTIR)、拉曼光譜和X射線粉末衍射(XRD)和氮氣吸附脫附等,通過表征可以推斷出該物質(zhì)的大致結構組成。將合成出來的Zr金屬有機框架運用于吸附處理水中的2,4,6-三氯酚(2,4,6-TCP),通過改變和控制吸附的條件,找到最佳的吸附條件組合。實驗結果表明,pH、溫度、離子強度和污染物質(zhì)的初始濃度是影響吸附效果的重要的因素,吸附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pH為4時,吸附效果較好,離子強度相對其他因素來說影響最小,但是高離子強度將會抑制吸附效果。第三章主要介紹的是用沒食子酸和Cu鹽制備的Cu金屬有機框架的制備方法和表征,經(jīng)過500℃碳化之后,Cu變成Cu2O和CuO,利用負載在碳層上的Cu/Cu2O/CuO粒子具有的催化效果催化還原廢水中的苯酚物質(zhì)和苯胺類物質(zhì),將此類污染物質(zhì)轉化為無毒或者毒性更小的物質(zhì)。催化實驗結果表明,該催化劑的催化速率較快,能在4min左右將污染物質(zhì)催化還原,且催化還原的污染物質(zhì)的轉化率較高,能達到99%以上。文章的第四章是利用Zr-MOF@Au作為基質(zhì),以全氟辛烷磺酸(PFOS)作為目標物,考察了Zr-MOF@Au在負離子模式下進行基質(zhì)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zhì)譜(MALDI-TOF-MS)分析時的基質(zhì)輔助功能,該物質(zhì)與傳統(tǒng)基質(zhì)相比,信號強度響應靈敏,而且無碎片離子峰干擾,即使在目標物濃度很低時,也有相對應的離子峰出現(xiàn)。因此,Zr-MOF@Au可以作為基質(zhì)進行MALDI-TOF-MS檢測小分子物質(zhì)。文章的第五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并對納米材料的運用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水體污染物 納米材料 金屬有機框架 環(huán)境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703;TB383.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緒論9-19
- 1.1 水環(huán)境中各種污染物的種類及危害性9
- 1.2 納米材料的特性9-10
- 1.3 納米材料的功能化修飾10-13
- 1.3.1 金屬材料修飾納米材料10-11
- 1.3.2 聚合物修飾金屬納米材料11
- 1.3.3 生物分子修飾金屬納米材料11-12
- 1.3.4 金屬有機框架修飾金屬納米材料12-13
- 1.4 納米材料在環(huán)境領域的應用13-16
- 1.4.1 處理無機污染廢水13
- 1.4.2 處理有機污染廢水13
- 1.4.3 處理自來水13-14
- 1.4.4 納米材料在環(huán)境污染物吸附中的運用14
- 1.4.5 納米材料在環(huán)境污染物催化降解中的運用14-15
- 1.4.6 納米材料在構建新型分析方法中的運用15
- 1.4.7 納米材料在其他方面的運用15-16
- 1.5 納米材料的合成方法16-17
- 1.6 納米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17-19
- 第二章 ZrO_2-C的制備及對TCP的吸附去除19-33
- 2.1 引言19-20
- 2.2 實驗部分20-21
- 2.2.1 化學試劑和材料20
- 2.2.2 ZrO_2-C的合成及結構20
- 2.2.3 ZrO_2-C的表征20
- 2.2.4 批量吸附實驗20-21
- 2.3 實驗結果討論21-32
- 2.3.1 吸附劑的特征和特性21-26
- 2.3.2 吸附動力學26-27
- 2.3.3 pH的影響27-29
- 2.3.4 吸附等溫線29-31
- 2.3.5 吸附熱力學31
- 2.3.6 離子強度的影響31-32
- 2.4 結論32-33
- 第三章 Cu/Cu_2O/CuO@C的制備及對 4-NP的降解33-45
- 3.1 引言33-34
- 3.2 實驗部分34-36
- 3.2.1 化學試劑和材料34
- 3.2.2 ZrO_2-C的合成及結構34-35
- 3.2.3 材料表征35
- 3.2.4 催化還原降解 4-NP35-36
- 3.3 實驗結果與討論36-43
- 3.3.1 材料的特征和特性36-40
- 3.3.2 催化實驗結果40-43
- 3.4 結論43-45
- 第四章 Zr-MOF@Au的制備及其作為基質(zhì)MALDI-TOF-MS分析檢測小分子污染物45-56
- 4.1 引言45
- 4.2 實驗部分45-47
- 4.2.1 化學試劑和材料45-46
- 4.2.2 Zr-MOF@Au的合成及結構46-47
- 4.3 結果討論47-55
- 4.3.1 材料的特征和特性47-50
- 4.3.2 不同基質(zhì)濃度對基質(zhì)輔助功能的影響50
- 4.3.3 不同基質(zhì)對基質(zhì)輔助功能的影響50-52
- 4.3.4 富集對基質(zhì)輔助功能的影響52-53
- 4.3.5 Zr-MOF@Au在負離子模式下的基質(zhì)輔助功能53-55
- 4.4 結論55-56
- 第五章 結論56-57
- 致謝57-58
- 參考文獻58-63
-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仕國,施冬梅,鄧輝;納米材料的特異效應及其應用[J];自然雜志;2000年02期
2 ;納米材料 新世紀的黃金材料[J];城市技術監(jiān)督;2000年10期
3 ;什么是納米材料[J];中國粉體技術;2000年05期
4 鄒超賢;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J];廣西化纖通訊;2000年01期
5 吳祖其;納米材料[J];光源與照明;2000年03期
6 ;納米材料的特性與應用方向[J];河北陶瓷;2000年04期
7 沈青;納米材料的性能[J];江蘇陶瓷;2000年01期
8 李良訓;納米材料的特性及應用[J];金山油化纖;2000年01期
9 劉冰,任蘭亭;21世紀材料發(fā)展的方向—納米材料[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劉憶,劉衛(wèi)華,訾樹燕,王彥芳;納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及其應用[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少強;邱化玉;;納米材料在造紙領域中的應用[A];'2006(第十三屆)全國造紙化學品開發(fā)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宋云揚;余濤;李艷軍;;納米材料的毒理學安全性研究進展[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1年
4 鐘家湘;葛雄章;劉景春;;納米材料改造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的實踐與建議[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孫樹聲;;納米材料的應用及科研開發(fā)[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孫鵬;張穎花;;納米材料的潛在性危害問題[A];中國毒理學通訊[C];2001年
8 張一方;呂毓松;任德華;陳永康;;納米材料的二種制備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納米材料產(chǎn)業(yè)化重大問題及共性問題[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三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馬玉寶;任憲福;;納米科技與納米材料[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三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周建人;我國出臺首批納米材料國家標準[N];中國建材報;2005年
2 記者 王陽;上海形成納米材料測試服務體系[N];上?萍紙;2004年
3 ;納米材料七項標準出臺[N];世界金屬導報;2005年
4 通訊員 韋承金邋記者 馮國梧;納米材料也可污染環(huán)境[N];科技日報;2008年
5 廖聯(lián)明;納米材料 利弊皆因個頭小[N];健康報;2009年
6 盧水平;院士建議開展納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國化工報;2009年
7 郭良宏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江桂斌 中國科學院院士;納米材料的環(huán)境應用與毒性效應[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記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納米材料產(chǎn)業(yè)園落戶佛山[N];佛山日報;2011年
9 實習生 高敏;納米材料:小身材涵蓋多領域[N];科技日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李軍;納米材料加速傳統(tǒng)行業(yè)升級[N];中國化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楊;功能化稀土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2 王艷麗;基于氧化鈦和氧化錫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3 吳勇權;含銪稀土納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鎢(WS_2)納米材料的水熱合成與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納米材料的電化學催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6 胥明;一維氧化物、硫化物納米材料的制備,功能化與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7 李淑煥;納米材料親疏水性的實驗測定與計算預測[D];山東大學;2015年
8 范艷斌;亞細胞水平靶向的納米材料的設計、制備與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9 丁泓銘;納米粒子與細胞相互作用的理論模擬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10 駱凱;基于金和石墨烯納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學發(fā)光新方法及其應用[D];西北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蕓頡;卟啉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張潔;ZnO基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質(zhì)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3 溫俊濤;磷化鈷納微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4 張洲;電荷轉移鹽雜化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和性質(zhì)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5 韓林;鉑基異質(zhì)結構納米材料及其電催化性能[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6 程莎;可控形貌氧化鋁的制備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7 陳中輝;聚合物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對有機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8 宋懿朋;一種多功能聚合物納米材料的生物學效應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15年
9 張文濤;食品功能因子/二維納米材料復合物的制備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10 萬丹;基于功能性納米材料的肽組學富集及蛋白質(zhì)高效酶解的新方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復合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在水環(huán)境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04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0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