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微生物法浸出廢舊線路板中銅和金的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7 12:24
  電子廢棄物中除了含有多種污染物質(zhì)以外,還含有許多可供回收利用的金屬,如大量的銅和高價值的金等,其品位遠高于原生礦產(chǎn),從中提取回收這些有價金屬,不僅可以節(jié)省有限的自然礦產(chǎn)資源,還能獲取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由于微生物法處理電子廢棄物具有成本低和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而備受關(guān)注,為實現(xiàn)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積極開展微生物法浸出電子廢棄物中銅和金的工藝研究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本論文以廢舊線路板為待處理的電子廢棄物材料,以實驗室保藏的氧化亞鐵硫桿菌和土壤中分離的紫色色桿菌為實驗菌種,通過菌種馴化培養(yǎng)后,分別探討了氧化亞鐵硫桿菌和紫色色桿菌浸出廢舊線路板中金屬的工藝,研究了利用兩步生物浸出法對廢舊線路板中銅和金浸出的工藝,并在第二步浸出中通過響應面法優(yōu)化了浸金條件。本論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和結(jié)論如下:(1)氧化亞鐵硫桿菌浸出廢舊線路板中金屬的工藝研究。通過對細菌在9K培養(yǎng)基中的活化和在含有廢舊線路板顆粒的培養(yǎng)基中馴化培養(yǎng),使細菌對亞鐵離子的氧化活性不斷提高,對廢舊線路板耐受性不斷加強。結(jié)果顯示,經(jīng)活化馴化后,氧化亞鐵硫桿菌對亞鐵氧化率達98.9%,能耐受15 g/L的廢舊線路板顆粒,在初始pH為2.0...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微生物法浸出廢舊線路板中銅和金的工藝研究


浸出常涉及到的細菌Figure1-1Bacteriumofteninvolvedinleaching

變化圖,氧化率,亞鐵離子,次數(shù)


亞鐵離子氧化率隨活化次數(shù)變化圖

生長曲線,氧化亞鐵硫桿菌,培養(yǎng)液,調(diào)整期


圖 2-3 氧化亞鐵硫桿菌培養(yǎng)液顏色的變化hange in the colour of Thiobacillus ferrooxid得的氧化亞鐵硫桿菌生長曲線如圖 2坐標為菌液的吸光度(OD420)。從氧培養(yǎng) 20 h 內(nèi)生長較為緩慢,調(diào)整期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紫色色桿菌從廢舊電子線路板中浸出金的研究[J]. 葛忠英,李晶瑩,安妮,那紅.  貴金屬. 2017(01)
[2]微生物浸出技術(shù)及其在尾礦開發(fā)中的應用[J]. 馮光志,石玉,舒玉鳳.  生物學雜志. 2016(01)
[3]固體廢物浸出液中氰化物測定方法的探討[J]. 徐榮,陸喜紅,楊麗莉.  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shù). 2014(04)
[4]不同初始條件對細菌浸出電子線路板中銅的影響[J]. 周培國,鄭正,張齊生,彭曉成.  濕法冶金. 2010(03)
[5]廢舊印刷電路板資源化技術(shù)及無害化對策評述[J]. 龍來壽,孫水裕,鐘勝,劉敬勇,鄧豐,李紅軍.  化工進展. 2009(06)
[6]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相關(guān)法律問題探討[J]. 幸紅.  法律適用. 2007(08)
[7]電子廢棄物拆解業(yè)對周邊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以臺州路橋下谷岙村為例[J]. 潘虹梅,李鳳全,葉瑋,王俊荊.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1)
[8]印刷線路板回收工藝與方法研究[J]. 劉志峰,胡張喜,李輝,潘君齊,張洪潮.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07(02)
[9]國內(nèi)外電子廢棄物處置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 周全法.  江蘇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 2006(02)
[10]國內(nèi)電子廢棄物的處理現(xiàn)狀[J]. 邱勝鵬.  能源與環(huán)境. 2006(01)

碩士論文
[1]熒光假單胞菌從廢棄線路板中浸金的實驗研究[D]. 葛忠英.青島科技大學 2017
[2]氧化亞鐵硫桿菌對原生碲礦的浸出工藝及機理初探[D]. 楊開智.成都理工大學 2017
[3]微生物法浸提廢棄線路板中金的實驗研究[D]. 劉仁杰.青島科技大學 2016
[4]嗜酸菌胞外聚合物促進線路板浸出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楊崇.華南理工大學 2015
[5]氧化亞鐵硫桿菌浸提廢舊印刷線路板銅的研究[D]. 楊遠坤.西南科技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2203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2203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b01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