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提取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胞外聚合物的比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2-18 19:10
本文關鍵詞:不同方法提取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胞外聚合物的比較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電子廢棄物 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 胞外聚合物 提取
【摘要】:從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菌)中提取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loymeric Substances,EPS)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同方法提取的EPS成分及含量都有較大區(qū)別。通過對比Na OH法、EDTA法、超聲法、離心法提取A.f菌EPS的研究,分析高效提取A.f菌EPS方法的同時,得到EPS成分及含量在不同提取方法下的變化情況。實驗結(jié)果表明,對于未馴化和馴化處理的實驗組,超聲法提取的EPS最多,分別達到37.1 mg·g~(-1)、55.3 mg·g~(-1);同時其對細菌自身的破壞最小,測得的核酸占比分別為8.7%、8.1%。4種提取方法在A.f菌馴化前后,提取的EPS中多糖與蛋白質(zhì)的比例范圍分別為2.71~3.49和3.24~5.58。該實驗結(jié)果可為模擬EPS來探索EPS對A.f菌浸出電子廢棄物中金屬的影響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電子廢棄物研究中心;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307080)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XXKZD1602);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痦椖(EGD16XQD09)資助
【分類號】:TF18;X705
【正文快照】: 0引言EPS(Extracellular Ploymeric Substances,胞外聚合物)指的是細菌或真菌在一定條件下分泌于細胞外的一些高分子有機物,主要包括蛋白質(zhì)、多糖、核酸[1-2]。A.f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是一種化能自養(yǎng)菌,專性好氧,革蘭氏陰性,最佳生長p H值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白建峰;顧衛(wèi)華;張承龍;關杰;王景偉;戴玨;;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研究及在電子廢棄物中應用進展[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4年04期
2 蔣R仔,
本文編號:13052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052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