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沉積非晶態(tài)Co-W合金鍍層在堿性溶液中的電催化析氫研究
本文選題:金屬材料電沉積 + Co-W合金鍍層。 參考:《材料研究學報》2017年10期
【摘要】:利用恒電流直流電沉積方法在Cu基底表面制備了Co-W合金鍍層,當鍍液中WO_4~(2-)濃度≥0.075 mol/L時鍍層為非晶態(tài)結(jié)構(gòu)。電化學研究表明,非晶態(tài)Co-W合金鍍層在1 mol/L NaOH溶液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電催化析氫活性,過程受Volmer-Heyrovsky路徑控制。W含量約為40.1%(質(zhì)量分數(shù))的Co-W合金鍍層析氫活性最強,其表觀交換電流密度j_0為3.17×10~(-5)A/cm~2;當電位負于-1.464 V(相對于飽和甘汞電極電位)后該Co-W合金鍍層的陰極電流密度超越了商用Pt片。結(jié)合電化學阻抗分析獲知,由于鍍層本征催化活性和比表面積(或電化學活性面積)均得到提升,使得非晶態(tài)Co-W合金鍍層析氫活性獲得提高。
[Abstract]:Co-W alloy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Cu substrate by constant current direct current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WO _ 4N _ 2 ~ (2) in the bath is more than 0.075 mol/L, the coating is amorphous. Electrochemical study showed that amorphous Co-W alloy coating exhibited good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in 1 mol/L NaOH solution, and the Co-W alloy with 40.1% (mass fraction) of Co-W alloy,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Volmer-Heyrovsky path, had the strongest catalytic hydrogen deposition activity. The apparent exchange current density (j0) is 3.17 脳 10 ~ (-5) A / cm ~ (2). The cathodic current density of the Co-W alloy coat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ercial Pt film when the potential is negative to -1.464 V (relative to the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potential). Combined with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r electrochemical active area) of the amorphous Co-W alloy were improved due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ntrinsic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oating.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沙鋼鋼鐵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04115)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41193,BK20151221)~~
【分類號】:TG174.44;TQ116.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冶鑫 ,李廣齡;確認一種新型合金鍍層的依據(jù)是什么[J];金屬制品;2002年04期
2 繆娟,符德學;鋅錳合金鍍層鈍化條件研究[J];表面技術(shù);2005年04期
3 戴永盛;裴如俊;戴慧;;銅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銅在電鍍中的應用(Ⅲ)——合金鍍層中銅的測定[J];電鍍與精飾;2008年03期
4 丁曉峰;;鋅系合金鍍層[J];電子工藝技術(shù);1987年06期
5 何敬欣;;鎳-鎢合金鍍層中鎢含量的測定[J];電鍍與精飾;1990年04期
6 李亭舉;電鍍新技術(shù)發(fā)展十例[J];航天工藝;1991年01期
7 李青;合金鍍層的開發(fā)及用途的擴展[J];電鍍與環(huán)保;1996年03期
8 牛麗媛;鋅鎳合金鍍層分析及現(xiàn)場故障的排除[J];汽車工藝與材料;2000年09期
9 舒余德,謝勤;分光光度法測定Zn-Ni-P合金鍍層及鍍液中的磷[J];電鍍與精飾;2001年01期
10 江鎮(zhèn)海;緊固件高耐蝕鋅鎳合金鍍層[J];化工設備與防腐蝕;200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薛雷剛;呂春雷;印仁和;郁祖湛;王衛(wèi)江;楊立紅;;鋼板上鋅鎂合金鍍層的耐腐蝕機理[A];2009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月順;;鋅鎳合金鍍層含量的測定[A];2005'(貴陽)表面工程技術(shù)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薛雷剛;印仁和;王衛(wèi)江;郁祖湛;;鋼板上鋅鎂合金鍍層的制備方法及耐蝕機理的研究進展[A];2007年上海市電子電鍍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柳長福;郭玉華;王志義;涂元強;曹全禹;;在合金化熱鍍鋅鋼板上電鍍鐵鋅合金鍍層的研究[A];200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卷)[C];2001年
5 張俊彥;王立平;薛群基;;電沉積替代硬鉻抗磨耐蝕功能防護合金鍍層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暨首屆青年表面工程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邵光杰;秦秀娟;李慧;荊天輔;姚枚;;電沉積Ni-P合金鍍層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A];2001年全國電子電鍍年會論文集[C];2001年
7 邵光杰;秦秀娟;于升學;李慧;姚枚;;電沉積Ni-P合金鍍層在酸性介質(zhì)中耐蝕性能的研究[A];2001年全國電子電鍍年會論文集[C];2001年
8 莊瑞舫;徐問文;;電子能譜法研究錫鉛合金鍍層的表面狀態(tài)及其與可焊性的關(guān)系[A];表面處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9 周育紅;黎德育;杜明華;李寧;;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赫爾槽鈷鎳合金鍍層中的鈷含量[A];2002年全國電子電鍍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張寶根;;錫及其合金鍍層的氧化腐蝕變色與防護[A];2007(第13屆)全國電子電鍍學術(shù)年會暨綠色電子制造技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錦秋;錫銀銅合金的電沉積工藝與沉積機制及其焊接性能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潘劍靈;無氰共沉積電鍍Au-Sn共晶合金工藝及其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吁艷林;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在Ni基析氫電極研究中的應用[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7年
4 曹寅亮;高活性鎳基析氫電極的制備及其在堿性條件下析氫行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5 張衛(wèi)國;催化析氫活性陰極設計、制備與表征[D];天津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心悅;脈沖電鍍Zn-Mn-Ni合金鍍層工藝及性能的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2 方晨旭;銅表面鎳基多元合金鍍層的制備與耐蝕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3 肖澤澤;噴射電沉積制備Ni-Fe-W三元合金鍍層工藝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4 王寶華;錫鎳合金鍍層薄膜的制備及其耐腐蝕性能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5 李良;熱浸鍍鋅鎳合金鍍層工藝及其耐蝕機理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張玉;熱浸鍍鋅及鋅基合金鍍層工藝及其耐蝕機理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1年
7 張智賢;電鍍Ni-Sn-P合金鍍層的腐蝕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曹旭;電流及電場對結(jié)晶器銅板上電鍍鎳及其合金鍍層性能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李燕;電化學沉積鎳鈷鉻防護涂層的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2年
10 余細波;電沉積制備Cu-Co合金鍍層的工藝研究及性能表征[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605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186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