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齡期混凝土抗裂性環(huán)形試驗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早齡期混凝土 限制收縮 破壞機理 影響因素 出處:《力學與實踐》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早齡期混凝土極易在限制收縮條件下產生裂縫進而影響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適用性,因此提供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評估早齡期混凝土在限制收縮條件下的抗裂性,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能夠提供一定的約束剛度并易于實驗室操作,限制收縮環(huán)形試驗被廣泛應用到混凝土在限制收縮條件下的抗裂性評估.主要從限制收縮環(huán)形試驗的發(fā)展、破壞機理、影響因素三方面進行闡述.通過限制收縮環(huán)形試驗進行不同目的的混凝土試驗研究,推動了限制收縮環(huán)形試驗的不斷發(fā)展;破壞機理主要有最大拉應力理論以及基于斷裂力學的斷裂能機制預測混凝土的開裂;環(huán)形試驗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試件幾何尺寸,邊界條件,混凝土材料性能以及預制裂縫四個方面.最后介紹了一種橢圓環(huán)試驗方法,可有效評估高約束度下混凝土的抗裂性.
[Abstract]:Early age concrete is easy to produce crack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shrinkage, which will affect the safety, dur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Therefore, it provide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crack resistance of early age concre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shrinkage.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provide certain restraint stiffness and be easy to operate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tricted shrinkage ring test is widely used to evaluate the crack resistance of concre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shrinkage, mainl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mited shrinkage ring test.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expounded in three aspects. The concrete experimental research for different purposes is carried out by limiting shrinkage ring test, which promot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estricted shrinkage ring test. The failure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the theory of maximum tensile stress and the fracture energy mechanism based on fracture mechanics to predict the cracking of concrete. Finally, an elliptical ring test method is introduc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crack resistance of concrete under high constraint degree.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47808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DUT14LK06)資助
【分類號】:TU52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培銘;劉巖;郭延輝;趙霄龍;郭京育;;混凝土早齡期收縮測試電渦流法的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06年06期
2 丁沙;水中和;袁新順;;無損檢測法評判早齡期混凝土內部結構特征的研究[J];混凝土;2010年06期
3 謝軍;;早齡期混凝土強度和變形特性的試驗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6期
4 秦煜;劉來君;支喜蘭;張柳煜;;連續(xù)變溫下早齡期混凝土應變時變規(guī)律試驗研究[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2年02期
5 江晨暉;楊楊;李鵬;王曉棟;馬成暢;;水泥砂漿的早齡期熱膨脹系數(shù)的時變特征[J];硅酸鹽學報;2013年05期
6 朱勁松;葉青;王建東;馬成暢;;海工混凝土早齡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的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06年02期
7 周立欣;賈文亮;王來紅;王立業(yè);;骨料類型對早齡期混凝土常溫下力學性能影響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8 紀洪廣;盧翔;戴志平;;早齡期荷載及低溫作用下的混凝土聲發(fā)射特征試驗研究[J];應用聲學;2014年04期
9 宮經偉;周宜紅;黃耀英;瞿立新;周紹武;李金河;諶東升;湯國慶;付學奎;;考慮溫度歷程的早齡期大壩混凝土自生體積變形分離方法現(xiàn)場試驗[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2年04期
10 黃瑜;祁錕;張君;;早齡期混凝土內部濕度發(fā)展特征[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中和;;輕質骨材吸水特性與混凝土收縮性質之關聯(lián)性探討[A];輕骨料工業(yè)發(fā)展及工程應用——第十一屆全國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會勛;二向應力狀態(tài)下早齡期C20混凝土的破壞準則和本構關系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羅昊;限制收縮下早齡期混凝土破壞機理試驗與數(shù)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2 何振偉;持續(xù)應力下密封早齡期混凝土力學性能依時發(fā)展規(guī)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3 曲蒙;早齡期混凝土損傷斷裂的數(shù)值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4 金臻麗;余震作用對早齡期混凝土強度與損傷影響的試驗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王夢夢;C40早齡期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6 顧文發(fā);C40商品混凝土早齡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7 曹雄;沸石粉摻合料混凝土配制及其早齡期抗裂性能研究[D];海南大學;2014年
8 姚湘杰;混凝土直拉徐變系統(tǒng)設計及在可控溫濕度下的實驗驗證[D];清華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5370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153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