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基于機器視覺檢測的非球面膠滴微透鏡制造系統(tǒ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1 05:17
   面向空天應用的微生物熒光檢測要求設備達到全自動檢測、結(jié)構(gòu)縮微和功能集成的標準。該系統(tǒng)中多使用通用的光電檢測器件進行熒光檢測,由于被激發(fā)熒光信號微弱,光電傳感器采樣值變化微小,因此可在光電轉(zhuǎn)換之前,使用特定曲面形狀的非球面微透鏡可增大檢測裝置的光子采集總量,從而使得整個熒光檢測系統(tǒng)響應更為靈敏。針對非球面微透鏡這一特殊應用場景,本文提出一種新的非球面膠滴微透鏡制造系統(tǒng)和實時擬合匹配方法。目的在于能夠根據(jù)給定的非球面微透鏡方程,利用該系統(tǒng)和方法將所需要的面形微透鏡直接制作出來。本文根據(jù)高壓電場控制液滴面形原理,設計了一個基于機器視覺檢測的非球面膠滴微透鏡制造系統(tǒng)。論文詳細介紹了該系統(tǒng)的整體方案,完成了實驗平臺的結(jié)構(gòu)設計和軟硬件搭建,該系統(tǒng)主要三部分構(gòu)成:面形及運動控制單元、紫外固化單元和圖像采集處理單元。面形控制及運動單元主要提供壓控電場,利用電場控制光學膠滴的面形,步進電機驅(qū)動實現(xiàn)電極間的位移調(diào)整以及紫外LED固化光源的位置調(diào)整。紫外固化單元主要實現(xiàn)光源的開啟關(guān)斷、出光功率調(diào)節(jié)和膠滴固化功能。圖像采集處理單元由變倍鏡頭和CMOS相機構(gòu)成,該單元通過面形捕捉、濾波降噪、二值化圖像后,能夠得到動態(tài)膠滴輪廓并將該膠滴輪廓以Freeman鏈碼形式存儲。本文利用非球面膠滴微透鏡制造系統(tǒng)展開研究工作,選用NOA61型紫外光固化膠作為透鏡制備材料,該類膠體對波長為350nm-380nm的紫外光較為敏感。探究了電場電壓和電極形狀對膠滴面形的影響和變化規(guī)律,在掌握制備工藝的基礎(chǔ)上,展開了橢圓面、拋物面、雙曲面透鏡的制備實驗。結(jié)合基于Freeman碼的輪廓擬合度評判算法得到了面形擬合度較高的透鏡輪廓,并在最佳擬合度狀態(tài)下,對膠滴進行固化,最終制備出了橢圓面、拋物面,雙曲面微透鏡。
【學位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V444.3;TP391.4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
    1.2 非球面微透鏡制造現(xiàn)狀
        1.2.1 微注塑成型法
        1.2.2 超精密車削法
        1.2.3 3D打印法
        1.2.4 電場液滴法
    1.3 本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及主要結(jié)構(gòu)
第2章 非球面膠滴微透鏡制造系統(tǒng)
    2.1 設計理論與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
    2.2 面形控制及運動單元
        2.2.1 電場設計
        2.2.2 運動控制模組
    2.3 紫外固化單元
        2.3.1 紫外固化燈
        2.3.2 Buck型結(jié)構(gòu)恒流源
        2.3.3 基于LT3743芯片的LED恒流驅(qū)動
    2.4 圖像采集處理單元
    2.5 PCB設計
    2.6 軟件設計
    2.7 本章小結(jié)
第3章 圖像處理與面形輪廓檢測
    3.1 圖像的顏色模型選擇
    3.2 圖像的濾波
        3.2.1 圖像噪聲的來源
        3.2.2 圖像頻域低通濾波降噪
        3.2.3 圖像空間域濾波降噪
    3.3 輪廓的檢測
        3.3.1 圖像二值化
        3.3.2 膠滴輪廓提取
        3.3.3 輪廓的鏈編碼
    3.4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三種典型的非球面微透鏡制作實驗
    4.1 光學膠材料準備
    4.2 膠滴面形變化規(guī)律研究
        4.2.1 電場電壓影響
        4.2.2 上電極形狀影響
    4.3 三種面形微透鏡制備
        4.3.1 參數(shù)計算及電極選取
        4.3.2 基于Freeman碼的輪廓擬合率評判
        4.3.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4.4 本章小結(jié)
總結(jié)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主要學術(shù)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校軍;陳廣學;羅世永;;卷對卷制備微透鏡陣列防偽膜[J];包裝工程;2018年05期

2 謝洪波;王瑤;毛晨盛;蘇永鵬;楊磊;;一種可實現(xiàn)收發(fā)一體連續(xù)掃描的微透鏡陣列[J];應用光學;2018年05期

3 向鵬飛;李貝;袁安波;;一種新的微透鏡陣列制作技術(shù)[J];半導體光電;2012年02期

4 張宇明;李毅;孫若曦;周晟;朱慧群;方寶英;;紫外衍射微透鏡陣列的設計與制備[J];光學技術(shù);2012年03期

5 吳非;;淺析折射型微透鏡陣列制作方法[J];現(xiàn)代顯示;2009年09期

6 張玉虹;劉寶元;;聚合物微透鏡陣列的光學性能測試[J];中國西部科技;2008年27期

7 張新宇,湯慶樂,張智,易新建,裴先登;凹折射微透鏡陣列的離子束刻蝕制作[J];光學學報;2001年04期

8 陳四海,易新建,劉魯勤,何苗,孔令斌;小F數(shù)衍射微透鏡陣列光學性能研究[J];光子學報;2001年05期

9 何苗,易新建,程祖海,陳四海,程志軍;128×128凹型GaAs微透鏡陣列器件的制作研究[J];中國激光;2001年06期

10 李光曉;微透鏡陣列[J];光電子技術(shù)與信息;1998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帆;基于光場成像原理的微納結(jié)構(gòu)檢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shù)研究所);2019年

2 邱金峰;連續(xù)無掩膜光刻與一種新型的熱回流技術(shù)用于微透鏡陣列成型[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9年

3 左海杰;硅基中紅外亞波長平面光學透鏡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4 劉嘉楠;微透鏡陣列積分視場成像光譜儀的研究與設計[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9年

5 羅家賽;多焦距仿生復眼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6 雷宇;液晶基電調(diào)光場成像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7 李夢瑤;適應于QWIP-LED的近紅外光讀出效率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shù)物理研究所);2016年

8 謝恒;微注壓成型表面仿生蟬翼納米結(jié)構(gòu)的設計及潤濕和陷光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9 朱曉陽;基于微流體脈沖噴射的微透鏡陣列制備技術(shù)及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10 任智斌;折射型微透鏡及微透鏡陣列光學性質(zhì)與制作技術(shù)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睿;基于微透鏡的三維成像防偽技術(shù)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9年

2 王玉蓮;光纖微透鏡的制作及其特性研究[D];安徽大學;2019年

3 楊文;硅基微納器件加工技術(shù)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4 趙麗媛;光纖積分視場單元微透鏡端的設計與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年

5 胡玥;基于熱膨脹的可控長焦距微透鏡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8年

6 鄭三超;基于方形孔徑微透鏡陣列二維疊柵條紋的微小角度測量理論和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8年

7 王灝;基于車削掩模的非球面微透鏡陣列制作技術(shù)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8年

8 胡瑤;基于PIN探測器的InP微透鏡陣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9 張鳳芝;基于微透鏡陣列的手臂模型重建及形變技術(sh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8年

10 樊迪;基于雙模一體化液晶微透鏡陣列的光控陣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787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8787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a07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