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維擾動力模擬器結構設計及仿真實驗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V41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戚心源,謝楠,孫伯起;淺海底座的波浪擾動力[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1989年01期
2 高放;;彈性防振隔墊材料選擇[J];飼料工業(yè);1989年Z1期
3 М.Д.Хаскинд;高德PI;;船舶在波浪上運動時的擾動力和浸濕[J];力學季刊;1964年02期
4 吉桂明;;渦輪級內擾動力的試驗測定[J];熱能動力工程;2011年05期
5 高行素;羅文波;劉國青;梁東平;孫維;關新;;控制力矩陀螺柔性安裝界面擾動力分析方法[J];航天器工程;2015年05期
6 ;高、低能擾動力函數對葉輪機陣發(fā)非定常氣動力的影響(英文)[J];航空動力學報;1991年01期
7 竺宗文;;車舵效應[J];武漢造船;1980年03期
8 孫靜娜;肖勇;葛曉宇;潘佩琦;;永磁直線電機擾動力的在線辨識與補償[J];沈陽化工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9 孫靜娜;肖勇;葛曉宇;潘佩琦;;永磁直線電機擾動力的在線辨識與補償[J];測控技術;2013年11期
10 唐強森;劉濤;;近距離上層隧道施工對下層隧道的擾動影響[J];地震工程學報;201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袁立平;王建華;逯清江;;汽輪發(fā)電機基座平臺振動的分析治理研究[A];設備監(jiān)測與診斷技術及其應用——第十二屆全國設備監(jiān)測與診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楊瓊梁;盛敏健;龍新軍;柳征勇;;空間柔性結構熱致振動仿真分析[A];中國力學大會-2015論文摘要集[C];2015年
3 唐慧妍;彭秀艷;于秀萍;陳虹麗;;船舶橫向受擾力的周期圖建模預測[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馮立敏;劉林軍;;波浪條件下船用吊艇動力學建模與仿真[A];2014年第三屆中國海洋工程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5 孫伯起;繆泉明;楊顯成;益其樂;;船舶在規(guī)則波中航行時附加阻力計算的數值方法[A];第十八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4年
6 邸鵬;葉紅玲;張洋;;局部點凹缺陷對簧片單元屈曲力學性能的影響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二十三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夏明一;空間微振動多維擾動力測試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張志衛(wèi);無居民海島生態(tài)化開發(fā)監(jiān)管技術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3 周偉勇;航天器飛輪動力學建模與振動控制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4 孫宏放;具有斜舵的船舶綜合減搖控制及預報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吳艷紅;旋轉葉片剛柔耦合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諾;六維擾動力模擬器結構設計及仿真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鄭威;二維轉向機構擾動力測試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3 朱仕堯;某型衛(wèi)星定向驅動系統(tǒng)微振動分析[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魏展基;衛(wèi)星飛輪微振動隔離方法與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5 張忠寶;基于斜舵的船舶減搖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高揚;船舶舵阻搖系統(tǒng)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7 劉松;導管架式海洋平臺的主動控制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陽劍;針對飛輪擾動的衛(wèi)星減振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朱曉禹;擾動力自感知型超磁致伸縮微位移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張苗爽;起重船模型預測動力定位控制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170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81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