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識的航天典型結構件加工工藝智能設計方法研究
【學位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V46
【部分圖文】:
圖 1-1 傳統(tǒng)航天產品工藝設計流程Fig.1-1 Process desig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space products如圖 1-1 所示,工藝設計人員完全依靠自身經驗,參考以往的設計實例及工藝設計相關標準,完成整個工藝設計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 對于工藝設計人員經驗依賴過大,新的工藝人員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夠勝任工藝設計工作;2. 航天產品的工藝設計知識體系相對比較復雜,工藝設計人員很難完全掌握;3. 對于同一類型的零件工藝,本身結構特征相似,其工藝文件差別不大,但也需要重新編寫,存在大量低級重復性勞動。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圖 2-5 基于 XML 的零件特征及工藝信息模型顯示Fig.2-5 Part features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model display based on XML按該模型格式將框環(huán)類所有歷史工藝文件進行結構化并存入數(shù)據庫中,形成工藝實例庫,便于后續(xù)研究的調用。2.5 本章小結目前,XML 的建模標準在各個工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運用,本章結合航天典型結構件特征及工藝信息的特點,充分考慮模型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完整全面地描述了零件特征及工藝的各方面信息,使得系統(tǒng)可以方便的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為后續(xù)的數(shù)據分析和推理奠定了基礎。
圖 3-2:某框環(huán)零件工藝路線結構化Fig.3-2 Structured process route of a frame ring首先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典型的工藝序列。比如“來料檢驗-探傷-預處理”和“來料檢驗-預處理”這里是準備階段的兩種典型工藝,由材料的性質來決定是否需要加入探傷。再如“鉗工-表面處理-檢驗-入庫”為主要加工完成后典型工藝序列,幾乎每個框環(huán)類產品都是采用該序列。對于中間加工部分車削、銑削、檢驗和熱處理之間的規(guī)則,我們通過采用 Apriori 算法進行發(fā)掘,取初始支持度和置信度閾值都為 0.3,支持度每次調整量為 0.01,共得到 2147 條規(guī)則,由于篇幅限制,只顯示部分挖掘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丹晨;;基于粒計算面向工藝實例檢索的材料相似度算法[J];機械工程學報;2014年13期
2 孫立民;;改進的粗糙集屬性權重確定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4年05期
3 李露;李斌;杜艷玲;謝一民;;幾種改進BP神經網絡算法預測飛灰含碳質量分數(shù)效果的比較[J];發(fā)電設備;2012年06期
4 吳立云;楊玉中;;基于粗糙集-熵理論的綠色供應商選擇模型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1年02期
5 吳巍;周孝德;王新宏;程文;;基于自適應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神經網絡的多沙水庫沖淤預測模型研究及應用[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李紅;楊劍鋒;;基于改進的BP神經網絡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7 王玫;王卓;王杰;;回轉類零件的人工神經網絡工序選擇方法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8 陳樺;唐春艷;;基于XML建模的研究及其在CAPP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06年30期
9 李治;金先龍;賈懷玉;朱曉魏;;產品設計知識的表示與重用技術[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10 王忠浩,邵新宇,張國軍,李培根;基于擴展粗糙集的工藝偏好知識發(fā)現(xiàn)[J];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煒;飛機自動化裝配工業(yè)機器人精度補償方法與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2 張格偉;基于工藝知識網格的可重構CAPP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新坤;飛機裝配大數(shù)據挖掘技術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2 馬進;基于知識的集成電路光刻工藝設計系統(tǒng)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林豐藝;機械工藝知識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曾科;基于知識的面向棉紡企業(yè)的工藝設計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101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81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