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模型對數(shù)值模擬等離子體流動的影響研究
本文選題:化學模型 + 等離子體流動; 參考:《宇航學報》2016年10期
【摘要】:針對典型再入飛行試驗條件,基于求解化學非平衡N-S方程的數(shù)值方法,對再入體非平衡等離子體繞流進行數(shù)值模擬,比較分析了兩種典型化學模型對電子數(shù)密度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7組分化學模型的電子數(shù)密度模擬結(jié)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而11組分化學模型的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則存在較大差異,產(chǎn)生差異的主要機制在于不同模型中氧原子的電離效應(yīng),總體上Park模型的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與飛行測量結(jié)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numerica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chemical nonequilibrium N-S equatio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eentry non-equilibrium plasma flow around a typical reentry flight test is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two typical chemical models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of the chemical model are consistent, whi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11 component chemical models are quite different. The main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ce lies in the ionization effect of oxygen atoms in different models. In genera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Park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light measurements.
【作者單位】: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計算空氣動力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1216204)
【分類號】:V41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朝松;任兆杏;;等離子體流注入實驗[J];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1988年01期
2 車學科;聶萬勝;豐松江;何博;馮必鳴;;等離子體放電過程數(shù)值模擬[J];裝備指揮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李玉同;;實驗室和天體中的等離子體-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實驗研究[J];量子電子學報;2014年01期
4 李應(yīng)紅;吳云;;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技術(shù)研究進展[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5 吳云;李應(yīng)紅;;等離子體流動控制與點火助燃研究進展[J];高電壓技術(shù);2014年07期
6 楊波;白敏兟;薛曉紅;白希堯;;等離子體流動控制研究進展[J];科技導報;2009年24期
7 李鋼;黃衛(wèi)兵;朱俊強;聶超群;;平板附面層等離子體流動控制的數(shù)值模擬[J];航空動力學報;2007年12期
8 張百靈;李灝;;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改善推進系統(tǒng)氣動性能的研究現(xiàn)狀[J];航空維修與工程;2010年04期
9 程鈺鋒;聶萬勝;車學科;;等離子體流動控制在乘波體前體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J];飛機設(shè)計;2012年05期
10 洪文玉,王恩躍,潘宇東,王明旭,張映林;HL-1M裝置邊緣等離子體測量[J];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199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毅人;馬錦秀;王道泳;張文貴;鄭堯邦;;柵網(wǎng)在非均勻等離子體中所形成的鞘和預(yù)鞘的特性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shù)會議暨第五屆中國電推進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09年
2 牛中國;李周復(fù);張國友;范興瑞;林麒;;飛機模型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技術(shù)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玉同;;等離子體--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實驗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shù)會議暨第一屆全國等離子體醫(yī)學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13年
4 程賢德;朱崗昆;;太陽風磁場與等離子體流耦合的探討[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5 杜海;史志偉;王海洋;倪芳原;戴新喜;;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技術(shù)在MAV中的應(yīng)用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馬玉端;曹晉濱;H.Reme;I.Dandouras;M.Dunlop;E.Lucek;;MHD和動力學下聯(lián)合分析一個亞暴膨脹相期間的等離子體流[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物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研討會摘要集[C];2013年
7 涂傳詒;;太陽風中阿爾芬脈動的串級理論[A];地球物理與中國建設(shè)——慶祝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駐美國記者 毛黎;高天勁吹太陽風[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崔少燕;等離子體流驅(qū)動的電阻壁模式的數(shù)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2 李鋼;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機理及其應(yīng)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海;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技術(shù)及其在飛行器上的應(yīng)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533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85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