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聯合折射、繞射與反射數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5-05-08 02:54
波浪是主要的海洋動力條件之一。外海波浪傳入近岸淺水區(qū)受水深、地形、底摩擦、障礙物以及水流等因素的影響,會發(fā)生變形、折射、繞射、反射和破碎等各種現象,然而大部分海洋及海岸工程位于近岸地區(qū),該地區(qū)的波浪要素將是確定工程造價、建筑物型式等最基本的參數,因此研究近岸地區(qū)波浪的變化規(guī)律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表明,在諸多方法中應用數學模型來模擬波浪在近岸地區(qū)的傳播變形是經濟的、可行的。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實用性較強、適合工程廣泛應用、較為簡便模擬聯合折射、繞射和反射的數值模式。 本文基于綜合考慮底摩阻、風能輸入及非線性影響的推廣雙曲型緩坡方程,將其進行轉換,產生一個演變方程,其復振幅控制方程為拋物線性,并采用ADI差分格式、改進的Crank-Nicholson格式及相應的物理和虛擬(開)邊界條件進行求解,以提高數值模擬的適用性、數值計算的穩(wěn)定性、收斂速度及精度。 針對多個典型地形按本文研制出的數學模式進行了波浪折射、繞射和反射的驗證計算,數學計算結果和理論解或實驗值吻合程度良好,說明本文的模式能很好地反映波浪的折射、繞射和反射現象。在此基礎上,應用此模...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緩坡方程簡介
1.3 緩坡方程的數值解法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
第二章 數學模型的建立
2.1 基本控制方程
2.2 緩坡方程的等價控制方程
2.3 理論模式
2.3.1 基本方程
2.3.2 非線性彌散關系
第三章 數學模型的數值解法
3.1 差分格式的建立
3.1.1 經典的ADI法求解
3.1.2 改進的C-N法求解
3.2 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3.2.1 初始條件
3.2.2 入射邊界條件
3.2.3 反射邊界條件
3.2.4 開(虛擬)邊界條件
3.3 網格扁平率(Δy/Δx)
3.4 計算流程
第四章 數學模型的驗證
4.1 Berkhoff試驗地形上波浪變形驗證
4.2 Edward.K.Noda塑造地形上的波浪變形計算
4.3 半無限長防波堤周圍的波浪繞射計算
4.4 雙突堤的波浪繞射計算
第五章 工程應用實例
5.1 某港大修工程
5.2 某縣人工島工程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本文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44207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緩坡方程簡介
1.3 緩坡方程的數值解法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
第二章 數學模型的建立
2.1 基本控制方程
2.2 緩坡方程的等價控制方程
2.3 理論模式
2.3.1 基本方程
2.3.2 非線性彌散關系
第三章 數學模型的數值解法
3.1 差分格式的建立
3.1.1 經典的ADI法求解
3.1.2 改進的C-N法求解
3.2 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3.2.1 初始條件
3.2.2 入射邊界條件
3.2.3 反射邊界條件
3.2.4 開(虛擬)邊界條件
3.3 網格扁平率(Δy/Δx)
3.4 計算流程
第四章 數學模型的驗證
4.1 Berkhoff試驗地形上波浪變形驗證
4.2 Edward.K.Noda塑造地形上的波浪變形計算
4.3 半無限長防波堤周圍的波浪繞射計算
4.4 雙突堤的波浪繞射計算
第五章 工程應用實例
5.1 某港大修工程
5.2 某縣人工島工程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本文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442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40442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