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溢油風化過程中油指紋變化規(guī)律
發(fā)布時間:2022-02-20 20:25
石油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主要能源,對其需求量逐年增加,伴隨著海上石油勘探規(guī)模和海上石油運輸量增長,溢油事故頻繁發(fā)生,嚴重污染和危害海洋生態(tài)及沿岸環(huán)境。以油指紋鑒別作為溢油鑒別中的重要技術手段,通過利用不同檢測技術獲取原油中各種化合物的不同信息;谟推分讣y會受到風化作用,主要包括揮發(fā)、溶解、分散、乳化、光化學氧化、微生物降解和吸附沉降等影響而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通過對溢油和可疑溢油源油樣的“油指紋”進行對比,從而實現(xiàn)溢油源的排查和確認,為事故調(diào)查、制定應急措施、確定責任歸屬及賠償?shù)确矫嫣峁┛茖W依據(jù)。本文通過模擬不同原油在室內(nèi)和室外的夏、冬兩季的風化實驗,運用熒光光譜法,對未風化油品和不同風化時間的油品(科威特原油和沙特阿拉伯輕質原油)進行譜圖對比分析,鑒別兩種相似油種,在不考慮生物降解、風速以及海浪等因素的影響,找出油指紋隨風化影響因素(溫度、紫外線光照強度)的變化規(guī)律。本文研究結果表明:(1)通過選用同步熒光光譜法,再結合同步熒光譜圖上主峰的相對強度和峰強度比率共同進行鑒別兩種相似油種。在風化過程中,無論是模擬室內(nèi)夏、冬季風化還是模擬室外風化時,兩種原油特征峰所對應的熒光強度隨著風化時間的...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2002~2005年石油進口量變化
2.2.2實驗裝置(l)室內(nèi)模擬夏、冬季風化實驗裝置室內(nèi)模擬夏季風化實驗:風化裝置見圖2.1,平行實驗,取6個100mL燒杯2),內(nèi)盛loomL已經(jīng)去除去微生物的海水,再向每3個燒杯中加入同一種原油3mL,使其在水面形成約1.5~厚的油膜。根據(jù)大連地區(qū)年均夏季溫度26℃,將燒杯放于已加入自來水的溫度為26℃的恒溫水槽4)中,密閉風化槽1)中用紫外線燈3)照射,根據(jù)大連地區(qū)年均夏季紫外線輻射強度26000w/c討
圖2.3激發(fā)波長分別為250nm、270nm、290nm、310nm、330nm的熒光發(fā)射光譜圖Fig·2·3Fhiore~印“如moferude011(Ex二250nm、27orun、290nm、310.叮、330IU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洋溢油的風化過程研究[J]. 王傳遠,杜建國,賀世杰. 海洋湖沼通報. 2008(03)
[2]利用GC和GC/MS對溢油風化的鑒定[J]. 倪張林,馬啟敏,富麗錕,程海鷗. 環(huán)境化學. 2008(02)
[3]渤海海上原油油指紋庫建設[J]. 高振會,崔文林,周青,孫培艷,王鑫平.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6(S1)
[4]國內(nèi)外溢油鑒別及油指紋庫建設現(xiàn)狀及應用[J]. 孫培艷,包木太,王鑫平,趙蓓,高振會,王修林.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5)
[5]我國沿海海域面臨船舶溢油污染高風險[J]. 馮亦珍,林紅梅. 中國減災. 2005(08)
[6]日本準軍事力量——海上保安廳[J]. 蔡文鵬,方新洲. 現(xiàn)代艦船. 2005(02)
[7]南海區(qū)平臺石油的特征熒光光譜分析[J]. 何曉媛,石金輝,辛海虹.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4(04)
[8]船舶油污損害的賠償范圍[J]. 吳曉敏.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3)
[9]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主成分聚類分析判別海面溢油種類[J]. 王麗,何鷹,王顏萍,趙英,李偉,王小如,Frank Lee.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4(02)
[10]化學與穩(wěn)定同位素指紋示蹤原油類污染:以廣東南海兩次小型溢油事件為例[J]. 彭先芝,劉向,葉兆賢,吳建勛,張干. 地球化學. 2004(03)
博士論文
[1]海水—沙灘界面石油污染與凈化過程研究[D]. 夏文香.中國海洋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海面溢油風化與鑒定研究[D]. 倪張林.中國海洋大學 2008
[2]用于石油錄井的原油同步熒光光譜分析技術研究[D]. 王春艷.中國海洋大學 2005
[3]海洋中重度風化溢油指紋鑒別技術的研究[D]. 呂馨.大連海事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35753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2002~2005年石油進口量變化
2.2.2實驗裝置(l)室內(nèi)模擬夏、冬季風化實驗裝置室內(nèi)模擬夏季風化實驗:風化裝置見圖2.1,平行實驗,取6個100mL燒杯2),內(nèi)盛loomL已經(jīng)去除去微生物的海水,再向每3個燒杯中加入同一種原油3mL,使其在水面形成約1.5~厚的油膜。根據(jù)大連地區(qū)年均夏季溫度26℃,將燒杯放于已加入自來水的溫度為26℃的恒溫水槽4)中,密閉風化槽1)中用紫外線燈3)照射,根據(jù)大連地區(qū)年均夏季紫外線輻射強度26000w/c討
圖2.3激發(fā)波長分別為250nm、270nm、290nm、310nm、330nm的熒光發(fā)射光譜圖Fig·2·3Fhiore~印“如moferude011(Ex二250nm、27orun、290nm、310.叮、330IU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洋溢油的風化過程研究[J]. 王傳遠,杜建國,賀世杰. 海洋湖沼通報. 2008(03)
[2]利用GC和GC/MS對溢油風化的鑒定[J]. 倪張林,馬啟敏,富麗錕,程海鷗. 環(huán)境化學. 2008(02)
[3]渤海海上原油油指紋庫建設[J]. 高振會,崔文林,周青,孫培艷,王鑫平.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6(S1)
[4]國內(nèi)外溢油鑒別及油指紋庫建設現(xiàn)狀及應用[J]. 孫培艷,包木太,王鑫平,趙蓓,高振會,王修林.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5)
[5]我國沿海海域面臨船舶溢油污染高風險[J]. 馮亦珍,林紅梅. 中國減災. 2005(08)
[6]日本準軍事力量——海上保安廳[J]. 蔡文鵬,方新洲. 現(xiàn)代艦船. 2005(02)
[7]南海區(qū)平臺石油的特征熒光光譜分析[J]. 何曉媛,石金輝,辛海虹.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4(04)
[8]船舶油污損害的賠償范圍[J]. 吳曉敏.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3)
[9]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主成分聚類分析判別海面溢油種類[J]. 王麗,何鷹,王顏萍,趙英,李偉,王小如,Frank Lee.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4(02)
[10]化學與穩(wěn)定同位素指紋示蹤原油類污染:以廣東南海兩次小型溢油事件為例[J]. 彭先芝,劉向,葉兆賢,吳建勛,張干. 地球化學. 2004(03)
博士論文
[1]海水—沙灘界面石油污染與凈化過程研究[D]. 夏文香.中國海洋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海面溢油風化與鑒定研究[D]. 倪張林.中國海洋大學 2008
[2]用于石油錄井的原油同步熒光光譜分析技術研究[D]. 王春艷.中國海洋大學 2005
[3]海洋中重度風化溢油指紋鑒別技術的研究[D]. 呂馨.大連海事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357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6357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