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海洋學論文 >

基于Argo資料的全球海溫多時間尺度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7 06:49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對2003年至2008年的周平均的Argo(地轉海洋學實時觀測陣)海溫資料進行了分析,給出了全球海洋上500m海溫年(327-389天)和半年周期(164-195天)振蕩以及上2000m海溫季節(jié)內(14-97天)振蕩的空間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討了這3種周期海溫振蕩的形成機制,這些結果可為全球海洋觀測場的設計提供有用的參考信息。對于海溫的年和半年周期振蕩的研究表明:南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以表層海溫的年周期變化為主,在低緯度地區(qū),表層海溫以半年周期為主,而溫躍層附近海溫既有年周期也有半年周期(赤道太平洋、東南印度洋和赤道西大西洋以年周期為主,赤道東、西印度洋以半年周期為主)。南北半球中高緯的年周期海溫和北半球中緯度的半年周期海溫在表層范圍最大、顯著性最高、強度最強、位相最前,隨深度的增加,范圍減小、顯著性降低、強度減弱、位相滯后,信號主要集中在水深50m以內,影響深度在150m以淺;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和熱帶東南印度洋的年周期海溫以及赤道東、西印度洋的半年周期海溫在水深100m范圍最大、顯著性最高、強度最強、位相最前,信號主要集中在溫躍層附近,影響深度均可達500m。而關于海溫季節(jié)...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資料和方法
    2.1 資料介紹
    2.2 研究方法介紹
3 全球上層海溫年和半年周期振蕩的空間分布特征
    3.1 全球上層海溫年變化顯著性的水平分布
    3.2 全球上層海溫年變化強度的水平分布
    3.3 全球上層海溫年變化顯著性和強度的垂直分布
    3.4 全球上層海溫最高值與最低值出現(xiàn)月份的空間分布
    3.5 機制初探
4 全球海溫季節(jié)內振蕩的空間分布特征
    4.1 全球海溫季節(jié)內振蕩顯著周期的空間分布
    4.2 全球海溫季節(jié)內振蕩強度的空間分布
    4.3 個例研究
    4.4 全球海溫季節(jié)內振蕩的機制
5 結論和展望
    5.1 全篇結論
    5.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Effect of low-frequency Rossby wave on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upper southwestern tropical Indian Ocean[J]. 馮俊喬,白學志,陳永利,胡敦欣.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0(02)
[2]全球實時海洋觀測網(wǎng)(Argo)與上層海洋結構、變異及預測研究[J]. 陳大可,許建平,馬繼瑞,陳顯堯,王桂華,王偉,韓桂軍,張啟龍,袁耀初,周偉東.  地球科學進展. 2008(01)
[3]熱帶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變化與季節(jié)內變化特征[J]. 胡瑞金,劉秦玉.  海洋與湖沼. 2002(03)
[4]Argo—認識和預測氣候變化的全球海洋觀測計劃[J]. 朱伯康,許建平.  海洋技術. 2001(03)
[5]大氣中的季節(jié)內振蕩[J]. 李崇銀.  大氣科學. 1990(01)



本文編號:352176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52176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b2d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