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2019年南極威德爾冰間湖以及莫德高地冰間湖的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16 14:02
基于美國冰雪中心以及AMSR-2海冰密集度產(chǎn)品,分析了1972—2019年在威德爾海域發(fā)生的莫德高地冰間湖(1973、1980—2017年)以及威德爾冰間湖(1974—1976年)的時空變化特征,從而為研究冰間湖的形成和長期變化機制提供依據(jù)。選用40%海冰密集度閾值識別冰間湖,發(fā)現(xiàn)威德爾冰間湖(平均面積為250 000 km2)從結冰期至融冰期一直存在,而莫德高地冰間湖(面積從1980年的1 350 km2至2017年的53 180 km2)則出現(xiàn)日期晚(晚于7月18日)且持續(xù)時間短(除2017年長達90 d以上,一般在3~23 d內(nèi))。這些時空特征差異反映了與威德爾冰間湖和莫德高地冰間湖相關的海洋對流活動的巨大差異;谄鞲藬(shù)據(jù)評估了2016—2017年莫德高地冰間湖出現(xiàn)前中后區(qū)域的溫鹽變化特征,發(fā)現(xiàn)2016年夏季表層水鹽度升高,且在2017年變得更暖更咸,但在2 018年卻變淡。這可能與莫德高地冰間湖在2 016年冬出現(xiàn)、2 017年冬面積增大以及2018年冬未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密切相關。此外,2019年在離莫德高地西南方3 000 km的海...
【文章來源】:氣象科學. 2020,40(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利用ETOOP2數(shù)據(jù)繪制的南極海底地形
本文選用南大洋碳和氣候觀測與模擬計劃(Southern Ocean Carbon and Climate Observation Model,SOCCOM)在莫德高地附近布放的其中一個冰下自動浮標(Under-ice Biogeochemical Profiling Floats)(ID-5904471)觀測數(shù)據(jù)研究2016、2017年冰間湖發(fā)生之前、期間和之后的溫鹽變化與冰間湖的關系(圖2)[32]。利用ERA-5的1979—2019年逐日、逐月平均的2 m氣溫、海表面氣壓以及風場再分析數(shù)據(jù)研究2019年冰間湖產(chǎn)生的原因[33],時間范圍為1979年1月至今,空間分辨率為0.25°×0.25°。
(a) 1979—2018年莫德高地區(qū)域(61°~67°S,9°W~10°E)的月平均海冰面積和(b)月平均2 m氣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北極海冰的時空變化特征[J]. 王召民,黃士松. 氣象科學. 1996(04)
[2]極地海冰變化對氣候的影響[J]. 黃士松,楊修群,蔣全榮,湯明敏,王召民,謝倩,朱永春. 氣象科學. 1995(04)
[3]七月大氣環(huán)流對南極海冰異常的響應[J]. 王召民,黃士松. 氣象科學. 1994(04)
[4]北極海冰對大氣環(huán)流與氣候影響的觀測分析和數(shù)值試驗研究[J]. 黃士松,楊修群,謝倩. 海洋學報(中文版). 1992(06)
[5]北半球夏季南極冰氣候效應的數(shù)值試驗[J]. 楊修群,黃士松. 大氣科學. 1992(01)
本文編號:3287151
【文章來源】:氣象科學. 2020,40(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利用ETOOP2數(shù)據(jù)繪制的南極海底地形
本文選用南大洋碳和氣候觀測與模擬計劃(Southern Ocean Carbon and Climate Observation Model,SOCCOM)在莫德高地附近布放的其中一個冰下自動浮標(Under-ice Biogeochemical Profiling Floats)(ID-5904471)觀測數(shù)據(jù)研究2016、2017年冰間湖發(fā)生之前、期間和之后的溫鹽變化與冰間湖的關系(圖2)[32]。利用ERA-5的1979—2019年逐日、逐月平均的2 m氣溫、海表面氣壓以及風場再分析數(shù)據(jù)研究2019年冰間湖產(chǎn)生的原因[33],時間范圍為1979年1月至今,空間分辨率為0.25°×0.25°。
(a) 1979—2018年莫德高地區(qū)域(61°~67°S,9°W~10°E)的月平均海冰面積和(b)月平均2 m氣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北極海冰的時空變化特征[J]. 王召民,黃士松. 氣象科學. 1996(04)
[2]極地海冰變化對氣候的影響[J]. 黃士松,楊修群,蔣全榮,湯明敏,王召民,謝倩,朱永春. 氣象科學. 1995(04)
[3]七月大氣環(huán)流對南極海冰異常的響應[J]. 王召民,黃士松. 氣象科學. 1994(04)
[4]北極海冰對大氣環(huán)流與氣候影響的觀測分析和數(shù)值試驗研究[J]. 黃士松,楊修群,謝倩. 海洋學報(中文版). 1992(06)
[5]北半球夏季南極冰氣候效應的數(shù)值試驗[J]. 楊修群,黃士松. 大氣科學. 1992(01)
本文編號:32871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2871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