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河口三角洲地貌演變動力機制綜述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05:40
河口三角洲是世界人口集中、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數(shù)十年來廣泛出現(xiàn)海岸侵蝕的地貌退化現(xiàn)象,導致世界三角洲城市受到潛在安全威脅,也使得三角洲地貌演變的動力機制研究成為國際熱點。以往的大量研究揭示了三角洲地貌演變受到氣候條件、底質沉積物、三角洲形態(tài)、河口工程甚至化學沉積等眾多因素的控制,在三角洲主導動力機制和發(fā)展趨勢上出現(xiàn)了激烈爭論,長江河口三角洲情況尤其突出。這凸顯了河口三角洲地貌控制因素的復雜性,也為三角洲城市未來的生態(tài)安全帶來不確定性。建議未來加強河口地貌監(jiān)測和不同控制因素間反饋機制的研究,并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中著重強調能夠適應多重極端環(huán)境的"韌性"。
【文章來源】:上海國土資源. 2020,41(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三角洲地貌演變動力機制的復雜性
1.1 氣候條件
1.2 底質沉積物
1.3 三角洲形態(tài)與河口工程
1.4 入海泥沙減少的爭議
1.5 三角洲地貌演變趨勢的爭議
2 長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變的主導機制
2.1 長江河口的復雜動力條件
2.2 地貌演變的主導機制
3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40年崇明島周圍灘涂濕地的變化及未來趨勢展望[J]. 楊世倫,吳秋原,黃遠光. 上海國土資源. 2019(01)
[2]長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控制工程對北港河勢的影響[J]. 孫弋,黎兵,嚴學新,李勇. 泥沙研究. 2018(05)
[3]海岸帶地質工作中陸海統(tǒng)籌的方法論探討[J]. 黎兵,王寒梅,史玉金. 中國地質調查. 2018(04)
[4]Impact of anthropogenic drivers on subaqueous topographical change in the Datong to Xuliuji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J]. Shuwei ZHENG,Heqin CHENG,Shengyu SHI,Wei XU,Quanping ZHOU,Yuehua JIANG,Fengnian ZHOU,Minxiong CAO.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8(07)
[5]1958—2015年長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形演變特征及趨勢[J]. 陳勇,王寒梅,史玉金,黎兵. 水科學進展. 2018(03)
[6]上海海岸帶地質工作主要成果與應用[J]. 黎兵,嚴學新,何中發(fā),史玉金. 上海國土資源. 2018(01)
[7]長江口深水航道及橫沙東灘促淤圈圍對滯流點的影響[J]. 匡翠萍,董智超,陳括,劉旭.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11)
[8]流域減沙對長江口典型河槽及鄰近海域演變的影響[J]. 劉杰,程海峰,韓露,王珍珍. 水科學進展. 2017(02)
[9]1982-2010年長江口水下三角洲沖淤時空演變及其成因探析(英文)[J]. 宋城城,孫小靜,王軍,李夢雅,鄭璐.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08)
[10]長江口水下地形演變對三峽水庫蓄水的響應[J]. 黎兵,嚴學新,何中發(fā),陳勇,張金華. 科學通報. 2015(18)
本文編號:3215981
【文章來源】:上海國土資源. 2020,41(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三角洲地貌演變動力機制的復雜性
1.1 氣候條件
1.2 底質沉積物
1.3 三角洲形態(tài)與河口工程
1.4 入海泥沙減少的爭議
1.5 三角洲地貌演變趨勢的爭議
2 長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變的主導機制
2.1 長江河口的復雜動力條件
2.2 地貌演變的主導機制
3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40年崇明島周圍灘涂濕地的變化及未來趨勢展望[J]. 楊世倫,吳秋原,黃遠光. 上海國土資源. 2019(01)
[2]長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控制工程對北港河勢的影響[J]. 孫弋,黎兵,嚴學新,李勇. 泥沙研究. 2018(05)
[3]海岸帶地質工作中陸海統(tǒng)籌的方法論探討[J]. 黎兵,王寒梅,史玉金. 中國地質調查. 2018(04)
[4]Impact of anthropogenic drivers on subaqueous topographical change in the Datong to Xuliuji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J]. Shuwei ZHENG,Heqin CHENG,Shengyu SHI,Wei XU,Quanping ZHOU,Yuehua JIANG,Fengnian ZHOU,Minxiong CAO.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8(07)
[5]1958—2015年長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形演變特征及趨勢[J]. 陳勇,王寒梅,史玉金,黎兵. 水科學進展. 2018(03)
[6]上海海岸帶地質工作主要成果與應用[J]. 黎兵,嚴學新,何中發(fā),史玉金. 上海國土資源. 2018(01)
[7]長江口深水航道及橫沙東灘促淤圈圍對滯流點的影響[J]. 匡翠萍,董智超,陳括,劉旭.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11)
[8]流域減沙對長江口典型河槽及鄰近海域演變的影響[J]. 劉杰,程海峰,韓露,王珍珍. 水科學進展. 2017(02)
[9]1982-2010年長江口水下三角洲沖淤時空演變及其成因探析(英文)[J]. 宋城城,孫小靜,王軍,李夢雅,鄭璐.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08)
[10]長江口水下地形演變對三峽水庫蓄水的響應[J]. 黎兵,嚴學新,何中發(fā),陳勇,張金華. 科學通報. 2015(18)
本文編號:32159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2159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