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波段SMAP衛(wèi)星數(shù)據(jù)平靜海面亮溫信息提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5 08:17
風致海表粗糙度是微波輻射計接收亮溫的主要誤差來源,通過建立亮溫增益模型對海面亮溫進行修正是獲取平靜海面亮溫信息的一項關(guān)鍵工作。基于SMAP衛(wèi)星L2C海面亮溫數(shù)據(jù)和10 m風速數(shù)據(jù),分析了亮溫增益與風速之間的相關(guān)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據(jù)不同風速區(qū)間建立L波段下的粗糙海面亮溫增益模型,在考慮白冠對亮溫影響的情況下,輸入Argo浮標插值得到的溫、鹽數(shù)據(jù)集,使用Meissner-Wentz介電常數(shù)模型計算得到參考亮溫,與亮溫增益模型修正得到的平靜海面亮溫進行回歸分析,定量評價了該模型在該海域的適用性。研究表明,風速與亮溫增益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0~3 m/s風速區(qū)間的水平極化亮溫靈敏度比垂直極化方式高0.25 K/(m/s),3~12 m/s風速區(qū)間的前者比后者高0.02 K/(m/s),大于12 m/s風速區(qū)間的前者比后者高0.01 K/(m/s);在靠近陸域的海面亮溫偏差比較大,在開闊海域大部分極化亮溫誤差均能控制在0.2 K以內(nèi);模型亮溫與參考亮溫回歸分析的決定系數(shù)均在0.5以上,均方根誤差均可以控制在0.2 K以內(nèi)。
【文章來源】: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20,39(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參數(shù)對L波段鹽度計觀測亮溫的影響研究[J]. 王迎強,嚴明,嚴衛(wèi),張銳,李萍. 海洋技術(shù)學報. 2017(06)
[2]亮溫擬合模型在南海海表鹽度反演中的應用[J]. 鄧廣,李洪平. 地理空間信息. 2017(07)
[3]渤、黃、東海泡沫厚度的分布及對亮溫的修正[J]. 石永芳,趙紅,楊永增. 海洋科學進展. 2016(04)
[4]海面粗糙度引起的SMOS衛(wèi)星亮溫增益研究[J]. 李化良,韓震,張宜振. 遙感信息. 2016(05)
[5]海洋鹽度的主被動微波遙感探測技術(shù)研究[J]. 王叢叢. 空間電子技術(shù). 2015(04)
[6]Brightness Temperature Model of Sea Foam Layer at L-band[J]. LIU Shubo,JIA Yanxia,QI Zhen,WEI Enb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5(01)
[7]用于海洋鹽度觀測的主被動聯(lián)合遙感器[J]. 楊斌利. 空間電子技術(shù). 2010(02)
本文編號:3064881
【文章來源】: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20,39(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參數(shù)對L波段鹽度計觀測亮溫的影響研究[J]. 王迎強,嚴明,嚴衛(wèi),張銳,李萍. 海洋技術(shù)學報. 2017(06)
[2]亮溫擬合模型在南海海表鹽度反演中的應用[J]. 鄧廣,李洪平. 地理空間信息. 2017(07)
[3]渤、黃、東海泡沫厚度的分布及對亮溫的修正[J]. 石永芳,趙紅,楊永增. 海洋科學進展. 2016(04)
[4]海面粗糙度引起的SMOS衛(wèi)星亮溫增益研究[J]. 李化良,韓震,張宜振. 遙感信息. 2016(05)
[5]海洋鹽度的主被動微波遙感探測技術(shù)研究[J]. 王叢叢. 空間電子技術(shù). 2015(04)
[6]Brightness Temperature Model of Sea Foam Layer at L-band[J]. LIU Shubo,JIA Yanxia,QI Zhen,WEI Enb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5(01)
[7]用于海洋鹽度觀測的主被動聯(lián)合遙感器[J]. 楊斌利. 空間電子技術(shù). 2010(02)
本文編號:30648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0648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