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海洋學論文 >

利用gPhone重力儀數(shù)據研究中國沿海海潮負荷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0-07-15 09:58
【摘要】:隨著“中國大陸構造環(huán)境監(jiān)測網絡”項目開展,中國地震局布設了覆蓋全國的重力監(jiān)測網絡,為研究地球潮汐提供了大量的重力觀測數(shù)據。本文選擇中國沿海區(qū)域7個臺站的gPhone重力儀觀測資料研究沿海海潮負荷特征。首先采用國際地潮中心推薦的Tsoft數(shù)據預處理軟件,對觀測資料中由地震、尖峰、階躍以及漂移引起的干擾信號進行修正。然后利用Eterna軟件對預處理好的觀測數(shù)據進行調和分析,得到主要周日和半日潮波的重力潮汐參數(shù)。結果表明:調和分析的標準偏差全部在16 nm/s~2以內,達到較高精度。選用國內外最常用全球海潮模型FES2004、EOT11a、DTU10、HAMTIDE11a、NAO99b、GOT4.7、TPXO7.2和TPXO7.2atlas對重力潮汐參數(shù)進行海潮負荷改正。結果表明:(1)經過海潮負荷改正后觀測殘差有所降低,且改正后的重力潮汐參數(shù)具有良好的區(qū)域一致性(個別臺站個別潮波除外)。對于近海岸線臺站,M_2潮波負荷改正后的重力潮汐參數(shù)一致性相對較差。這可能和近海區(qū)域海潮模型精度較差有關;(2)海潮模型有明顯的區(qū)域適用性,海潮負荷改正效果還與潮波分量有關;(3)從中國沿海區(qū)域整體改正效果來看,不同海潮模型對周日潮波O1、K1的改正效果相差不大;對于半日潮波M_2,TPXO7.2atlas、GOT4.7相對于其他6個模型改正效果相對較好。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714.1
【圖文】:

臺站分布,重力,重力負荷,潮波


圖 2-1 重力臺站分布圖在分析不同全球海潮模型改正之前,先了解中國沿海區(qū)域主要周日、半日潮波重力負荷振幅特征,各周日、半日潮波重力負荷振幅分布類似,但各潮波重力振幅值相差稍大。本文僅以 O1、K1、M2潮波振幅圖研究沿海重力負荷特征。從“陸態(tài)網”選擇的 7 個重力儀臺站在中國大陸近海岸線區(qū)域,沿途海岸線變化曲折,使得潮流相對較強且變化復雜。從圖 2-2、2-3 中的等值線表示了中國沿海區(qū)域周日潮波 O1、K1海潮負荷振幅的變化特征,在天津渤海區(qū)域、山東黃海海域及浙江東海區(qū)域的 O1、K1潮波振幅分布在 2.0-3.0μgal;在南海海域西沙群島范圍內達到 3.0-4.0μgal;在日本海海域重力負荷振幅呈現(xiàn)減小趨勢,分布在 0.5-1.5μgal。M2潮波相對于 O1、K1潮波受海潮負荷影響變更大且變化也更為復雜,從等值線劃分來看,在渤海海域的海潮負荷振幅跨度達到 2.0-6.0μgal,區(qū)域振幅差異很大;在山東和浙江的黃海海域振幅大致分布在 2.0-6.0 μgal,由北到南,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在浙江溫州東海海域內達到最大,振幅范圍為 6.0-8.0μgal;從浙江的東海海域到海南島的南海海域自北向南振幅逐漸遞

海潮負荷,中國沿海,潮波,模型計算


中國沿海O1潮波海潮負荷振幅圖(等值線表示用GOT4.7模型計算的海潮負荷)

海潮負荷,中國沿海,潮波,模型計算


中國沿海K1潮波海潮負荷振幅圖(等值線表示用GOT4.7模型計算的海潮負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清超;孫和平;徐建橋;陳曉東;張苗苗;賀前錢;;南極中山與昭和站重力海潮負荷效應及背景噪聲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6年08期

2 楊錦玲;關玉梅;鐘繼茂;洪旭瑜;;廈門重力固體潮海潮負荷改正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6年03期

3 張勝凱;雷錦韜;李斐;;全球海潮模型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15年05期

4 徐建橋;周江存;陳曉東;孫和平;;武漢臺重力潮汐長期觀測結果[J];地球物理學報;2014年10期

5 徐建橋;陳曉東;周江存;孫和平;;拉薩重力潮汐變化特征[J];科學通報;2012年22期

6 韋進;李輝;劉子維;康開軒;郝洪濤;;武漢九峰地震臺超導重力儀觀測分析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06期

7 袁林果;丁曉利;孫和平;鐘萍;陳武;;利用GPS技術精密測定香港海潮負荷位移[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0年06期

8 徐建橋;周江存;羅少聰;孫和平;;武漢臺重力長期變化特征研究[J];科學通報;2008年05期

9 雷湘鄂;孫和平;許厚澤;石耀霖;;蘇門達臘大地震激發(fā)的地球自由振蕩及其譜線分裂的檢測與討論[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7年04期

10 周江存;孫和平;;海潮對衛(wèi)星重力場恢復的影響[J];地球物理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徐偉民;陳石;盧紅艷;;基于Tsoft系統(tǒng)提取中國大陸重力臺站非潮汐分量的初步結果[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曉彤;gPhone重力儀格值因子變化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4年

2 徐偉民;中國大陸連續(xù)重力數(shù)據非潮汐量的獲取與初步分析[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陳曉東;武漢九峰臺超導重力儀固體潮觀測資料的預處理和分析結果[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本文編號:275634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75634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8f7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