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米重力活塞取樣器設計及仿真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H766.7
【圖文】:
青 島 理 工 大 學 工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3圖1-1 重力活塞取樣器組成圖Figure 1-1 composition of the gravity piston corer1.3 取樣作業(yè)的技術(shù)關鍵各種類型的取樣器工作過程基本相同,因為取樣器體積較大,存放時一般需要拆分開,以部件的形式存放。取樣作業(yè)時,首先在甲板上對取樣器進行組裝,然后讓考察船處于漂泊狀態(tài),開啟門吊和絞車,掛上取樣器,門吊吊臂探出船外,操縱絞車,施放鋼纜將取樣器放置海底,待取樣器貫入海底后,回收鋼纜,收回取樣器,得到樣品。取樣過程遇到的幾個關鍵技術(shù)如下:(1)海流對取樣作業(yè)的影響海流分為表層海流和中層海流,在接近海底的一定深度范圍內(nèi),海流很小或近似為零。而海流對取樣作業(yè)的影響主要發(fā)生在取樣器觸底之后,因此海流對取樣器本身影響不大
力活塞取樣器貫入過程進行了實驗驗證。首先對重力室內(nèi)模擬實驗,重點是對重力活塞取樣器的工作過程然后利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進行的 20m 重力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推導的取樣器貫入深度理論貫入過程的室內(nèi)模擬實驗活塞取樣器一般在遠洋深海使用,深海沉積物的獲取動,實驗周期長、難度大、費用高。因此設計 40m 重行的實地取樣試驗是依托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樣器的工作過程及取樣原理有直觀的認識,按比例縮模型。配置了飽和水黏土來模擬海底沉積物。模擬重行了室內(nèi)貫入實驗。制作的取樣器模型如圖 3-1 所示。
(c)取樣器貫入黏土中 (d)回收取樣器圖 3-2 室內(nèi)模擬實驗過程Figure 3-2 process of indoor simulate experiment室內(nèi)模擬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 3-1 所示。表 3-1 室內(nèi)模擬實驗數(shù)據(jù)Table 3-1 data of indoor simulate experiment配重質(zhì)量(kg) 釋放高度(m) 貫入深度(mm) 末速度(m/s)鋼制取樣管外徑 34mm,內(nèi)徑 28.5mm,長 212mm3.496 400 92 2.83.496 600 107 3.429285643.496 800 112 3.9597979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志才;孫士祥;陳艷;王強;章玉齋;;碳纖維復合材料薄壁管的制備及其軸向壓縮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08年04期
2 戴洪軍;任治軍;陳念軍;許崧;;基于土塞松弛效應的PHC管樁承載力修正公式[J];電力勘測設計;2008年01期
3 鄢泰寧,補家武,李邵軍;淺析國外海底取樣技術(shù)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海底取樣技術(shù)介紹之一[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00年02期
4 補家武,鄢泰寧,付先成;非可控制式海底取樣器的結(jié)構(gòu)及工作原理——海底取樣技術(shù)介紹之二[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00年03期
5 補家武,鄢泰寧,補生蓉;可控式海底取樣器的結(jié)構(gòu)及工作原理——海底取樣技術(shù)介紹之三[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00年04期
6 補家武,鄢泰寧,陳漢中;浮球式海底取樣器的結(jié)構(gòu)及工作原理——海底取樣技術(shù)介紹之四[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01年01期
7 鄢泰寧,補家武,陳漢中;海底取樣器的理論探討及參數(shù)計算——海底取樣技術(shù)介紹之五[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01年02期
8 李琪;李嵩;費康;;PHC管樁土塞效應分析[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9年02期
9 蔣邦海,張若棋;動態(tài)壓縮下一種碳纖維織物增強復合材料的各向異性力學性能實驗研究[J];復合材料學報;2005年02期
10 錢鵬,葉列平,翁冠群;CFRP管軸心受力性能的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秦華偉;海底表層樣品低擾動取樣原理及保真技術(shù)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胡士兵;沉樁擠土球孔擴張理論研究和數(shù)值模擬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3 董偉;海洋采油平臺大直徑超長樁動力沉樁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4 彭文韜;超長大直徑鋼管樁豎向承載特性試驗分析與預測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雙豐;海底沉積物靜水壓力驅(qū)動取樣器機理及其效率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孫安;管樁水平承載力可靠度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3 卓建華;軟土中管樁、沉管樁、鉆孔樁承載力的分析[D];浙江大學;2003年
4 石要紅;海底土體靜力觸探關鍵技術(sh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5 鄒構(gòu);東海大橋鋼管樁耐久性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6 何建鋒;軟土地區(qū)靜壓樁沉樁阻力的研究及應用探討[D];同濟大學;2007年
7 李佳;近水面航行潛體若干水動力的數(shù)值模擬[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8 張金成;鋼管樁在大型油品碼頭中的應用與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9 廖從榮;鋼管樁在地基加固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D];中南大學;2006年
10 劉國輝;土塞對管樁單樁豎向承載力計算的影響[D];天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467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74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