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氫銨和過氧化氫消解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的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多金屬結核 + 富鈷結殼; 參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海洋中的多金屬結核和富鉆結殼富含大量有價值的元素,其中錳、鈷、鎳、銅等金屬元素的儲量,相當于陸地儲量的幾十至幾千倍,因此成為目前的一個研究熱點。目前所使用的大洋多金屬結核化學分析方法較為復雜,需進行大量實驗才可獲得結核中各元素的含量。本論文針對結核和結殼的消解方法進行研究,使用氟化氫銨或過氧化氫作為主要消解試劑,電烘箱、微波消解儀、電熱板等儀器作為加熱手段,所得樣品采用ICP-MS和ICP-OES聯(lián)機檢測,考察其消解效果,最終為找到一種高效的多元素同時分析方法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氟化氫銨消解-鹽酸提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光譜聯(lián)機檢測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的方法。此方法整個流程時間大大縮短,Mn、Fe、Co、 Ni、HREE等元素的回收率能夠達到90%以上;Ti、Cr、Mn、Ni、Cu、Zn、Mo的測定下限為2.15-47.4μg·gl,其它元素為0.003-0.881μg·g-1,精密度(RSD, n=3)5%。2、使用硝酸-鹽酸-過氧化氫消解結核和結殼,不經趕酸、復溶,直接定容上機檢測,結果顯示部分元素(Mn、Fe、Ni、Cd、HREE、Bi、U)的回收率達到90%。此方法Ti、Mn、Ni、Cu、Zn、Sr、Sn、Sb、Ba的測定下限為1.067~29.53μg·g-1,其它元素為0.010-0.621μg·g-1,精密度(RSD, n=3)除Cr、Ga、Nb、Sb、W高于10%外其它元素均低于10%。3、對ICP-MS檢測結果中出現(xiàn)的內標下降結果隨之上升、ICP-OES檢測結果中空白值為負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對樣品溶液進行稀釋、減少單次測量樣品數(shù)量、進行校準計算、選用更加合理的標準溶液等手段能夠改善這些問題。4、微波消解速度較快,但結果不穩(wěn)定,尚不能作為準確檢測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的加熱手段。
[Abstract]: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rich drilling crusts in the ocean are rich in a large number of valuable elements, of which manganese, cobalt, nickel, copper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which are tens to thousands of times the reserves on land, hav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at present. The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oceanic polymetallic nodules used at present are more complicat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are needed to obtain the contents of various elements in nodules. In this paper, the digestion methods of nodules and crusts were studied. Ammonium bicarbonate or hydrogen peroxide was used as the main digestion reagent, electric oven, microwave digestion instrument and electric heating plate were used as heating means. Th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ICP-MS and ICP-OES on-line. Finally, it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finding an efficient multielement simultaneous analysis method.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balt-rich crust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with ammonium hydrofluoride digestion, hydrochloric acid extraction, and cobalt-rich crust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whole process time of this method is greatly shortened. The recovery rate of NiHREE and other elements can reach more than 90%. The lower limit of determination of TiCrCr-MnMn-NiCuOZZN Mo is 2.15-47.4 渭 g gl.Other elements are 0.003-0.881 渭 g g-1, precision (RSD-N3) 5..2, using nitric acid hydrochloric acid-hydrogen peroxide to dissolve nodule and crust, without acid catching, redissolving, and so on, the recovery rate of RSD-HREE and so on can reach 90%, and the determination limit is 2.15-47.4 渭 g / g 路g ~ (-1), and the precision (RSD, n _ 3) _ 5 路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very rate of some elements (MnOFeFeHREEU) was 90%. In this method, the lower limit of determination is 1.067 ~ (29.53) 渭 g g ~ (-1), other elements are 0.010 ~ (-0.621) 渭 g / g ~ (-1), the precision (RSD, n ~ (3) is lower than 10.3 except for CrGaGaNbSbN _ W > 10%, and the decrease of internal standard in ICP-MS is increased. The blank value of ICP-OES is negative. The problem is studied. Diluting the sample solutio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amples measured at a single time, calibrating calculation, selecting more reasonable standard solution can improve these problems. The microwave digestion speed is faster, but the results are unstable. It can not be used as a heating method for accurate detection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balt-rich crusts.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7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永樣,段威武;太平洋中部多金屬結核生物地層學研究[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1994年02期
2 陶春輝,陳建林,張金輝,周懷陽;多金屬結核粒徑分形特征初步研究[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0年01期
3 王英,李家彪,韓喜球,吳自銀;地形坡度對多金屬結核分布的控制作用[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1年01期
4 韓喜球,李家彪,王英,金翔龍,李樹鋒;分形理論在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分布研究中的應用[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1年03期
5 包更生,王洪法,申屠海港,呂文正;中國開辟區(qū)多金屬結核覆蓋率分布特征[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2年04期
6 梁楚進,侯一筠,陳琪,董如洲,董禮先;中國多金屬結核開辟區(qū)近底低頻流動特征[J];科學通報;2004年11期
7 程永壽;陳奎英;;深!岸嘟饘俳Y核富礦區(qū)”的喧囂[J];海洋世界;2007年01期
8 張振國;高蓮鳳;沈鵬飛;王瑜;史國媛;;南海西北陸緣新型多金屬結核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J];海洋地質動態(tài);2010年04期
9 付毅飛;;“蛟龍”下潛勘探合同區(qū)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多金屬結核覆蓋率約五成[J];科技傳播;2013年15期
10 孔祥瑞;試論大洋多金屬結核的金屬物質來源[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198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喜球;李家彪;王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分布的分形特征[A];第七屆全國海洋湖沼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2 王英;呂文正;何擁華;;多金屬結核分布與海底地形坡度的關系[A];200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六屆年會論文集[C];2000年
3 孫進忠;田小甫;陳祥;祁生文;;海底多金屬結核分布對聲散射影響的超聲模擬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江嘉濟;黎玉娥;;利用穆譜方法對多金屬結核進行相變分析[A];第九屆全國相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5 王英;呂文正;何擁華;;利用深拖調查結果研究多金屬結核覆蓋率與地形的關系[A];1999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6 何高文;張富元;殷汝廣;章偉艷;程永壽;趙祖斌;;中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區(qū)資源動態(tài)評價研究[A];“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C];2000年
7 尹飛;江培海;王成彥;王振文;;一種處理多金屬結核的新工藝[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郭世勤;吳必豪;李松筠;;太平洋中部多金屬結核和沉積物的地球化學研究[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95中英文合訂本)[C];1995年
9 朱克超;;東太平洋CC區(qū)西部中國開辟區(qū)多金屬結核分布變化及與地形地貌的關系[A];海洋地質環(huán)境與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10 李延河;李金城;宋鶴彬;姚曉梅;;海底多金屬結核的~3He/~4He比值異常及成因[A];第四屆全國青年地質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陳惠玲;“海洋六號”完成第一航段任務[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2 朝勝 惠林;海洋六號船完成第一航段任務[N];科技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余建斌 吳月輝 新華社記者 余曉潔;海底多金屬結核密密麻麻[N];人民日報;2013年
4 特派記者 付毅飛;“蛟龍”下潛勘探合同區(qū)[N];科技日報;2013年
5 郭偉;蛟龍深探 多金屬元素超預期[N];中國黃金報;2013年
6 特派記者 左朝勝 通訊員 陳惠玲;“海洋六號”勝利完成第二航段任務靠泊關島[N];科技日報;2011年
7 記者 趙建東;“蛟龍”號應用下潛成果豐碩[N];中國海洋報;2013年
8 特派記者 付毅飛;“蛟龍”歸來“寶滿倉”[N];科技日報;2013年
9 特派記者 付毅飛;“蛟龍”計劃在環(huán)境特別受關注區(qū)下潛[N];科技日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陳惠玲 本報通訊員 左朝勝;大洋,我們來了![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長航;南海北部陸緣大型多金屬結核的生長及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2 劉新波;太平洋中部多金屬結核礦物地球化學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3 張振國;南海北部陸緣多金屬結核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盧曉虎;氟化氫銨和過氧化氫消解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的方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2 屠霄霞;東太平洋中國多金屬結核開辟區(qū)營養(yǎng)鹽動力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6年
3 趙國磊;基于ARCGIS、PYTHON的證據(jù)加權回歸模型及其海底資源評價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4 鄧大偉;多金屬結核和結殼的相態(tài)分析研究及其應用[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606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060600.html